第67章 少女心(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人生不过是个巨型瓜田》最新章节。
城建、城管、消防等等,一堆准许单据等着签字盖章,溜溜跑了两个多月,手续都没能备全,可这不能阻挡我们抱团养老的决心,我们决定,先在手续允许范围之内改造养鸡场。
但很多时候,要将想法付诸行动,总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比如我们决定推掉以前的值班室,先盖两间平房做过渡,这么件小事,就受到了莫大阻碍。
那是夏天的时候,我们联系好的建筑队提前一天将盖房材料拉到了养鸡场,结果隔天动工时,现场装材料的拖拉机上空空如也。
百般打听之下,我们才知道是附近村民将我们的装修材料拖回了自己家里。
我们和金凤两口子找过去,“偷分”了我们材料的那几家无比嚣张,直言材料已经连夜变成了他们的鸡舍和猪圈。
这可把我们气坏了,当即表示要找村干部说理,结果对方竟像听了笑话似的怼我们:“都造孽造得断子绝孙了,还想着占别人的地方呢。”
这话对我们来说无异于剜心刺骨,后来便是一顿争吵和扯皮,最后我们报了警,事情才算平息。
在派出所处理事情时,我们才明白,村民对于我们的怨气,其实从我们盘下这个养鸡场时就已经存在了。
原来,当初养鸡场老板放出消息要不干的时候,村里早早就有人打着小算盘,想要低价接手,可我们和金凤两口子横插一杠子,让他们的想法落空。
后来打听到我们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往事,他们就开始明目张胆偷材料。
从派出所出来,我和金凤红着眼给对方打气:“以后用没有后代来攻击我们的人一定还会有,可我们不能一次次被戳中。”
那一天我们彻底明白过来,决定放弃再生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做好应对一切恶意的准备。
既然想好要连着孩子的那份儿一起活出来,那就必须内心强大。
这个小插曲过后,我和金凤暗暗咬着后槽牙发誓,一定要把晚年生活过出花来。
·【7】
要回装修材料后,我们的推倒重建计划还挺顺利。
“我们都有店面要顾,这个改造就由着你们去盯吧。”老陈和张金林对我们说。
领了重任,我和金凤紧张了好几天,才硬着头皮上阵。
地基用哪种方式更稳固、外墙刷哪种颜色看着舒心、房间如何设计才更加合理……我和金凤在网上查了百余种方案,化身空间改造大师,忙得不亦乐乎。
八月中旬,小屋主体结构基本完成的同时,养鸡场的土地改造也告一段落——从前土鸡到处跑,哪儿哪儿都是尘土飞扬,我们找了工人将地方压平,然后规划了浇筑水泥和柏油路的区块,整个场地都干净清爽起来。
之后的大问题是装修,这方面我肯定不如金凤有经验,所以,我们做了分工,她管装修,我管其他改造,比如圈地养鸡,比如挖一方小池塘养鱼,再比如,腾出一块地方专门点豆种瓜等。
那几个月,我和金凤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即便很累,我俩也整天乐呵呵的,不像从前那样,动不动就唉声叹气地忧虑未来。
十月中旬,房子装修进入收尾阶段,我倒腾的小菜园和家禽小天地也初具雏形。
小院完工保洁那天,空气里漂浮着桂花香,老陈和张金林领着一群人肩扛手提着各种东西走进来,来给我们的小院暖屋。
惊讶之余,我和金凤认出,原来是这些年陆陆续续认识的那帮老伙计们。
有些是老陈他们的象棋搭子,有些是我和金凤的广场舞老姐妹,平均年龄都在60往上,可那一天,他们分明个个都是童心未泯的孩童。
他们在院里架了铁锅,自告奋勇去抓鹅撵鸡,就着热水拔毛的时候,兴奋地说:“这种乡下到处跑的鸡肉鹅肉最香了,还得数老陈老张会折腾。”
得了夸,老陈和张金林搓着各自的衣服下摆,憨笑着红了脸:“嗐,我们是把这个年纪本该盯儿孙的时间用来盯自己了,日子好过难过,得过下去才知道不是。”
金凤撞了撞我的胳膊肘,朝老陈和张金林的背影努嘴:“两个老东西还谦虚上了。”
·【8】
就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时,我看见了独自垂泪的春霞。我挪到她身边,轻声问她是不是在担心孩子。
和我跟金凤的情况一样,春霞也失去了独子,只不过她比我们幸运一点,她自然受孕生下了如今的小儿子。
“看你和金凤现在这样,其实也挺好的,没有孩子,不也过得有滋有味的!你说那时候我怎么就那么固执呢,医生都说那个年龄生孩子,后遗症很多,我就不该把他带到这个世上来,他以后怎么办呢?”
春霞哭得稠稠密密,我也心酸不已——她的小儿子被确诊自闭症。
我拉过春霞的手轻轻摩挲:“你不知道,我和金凤那会儿有多魔怔,为了试管成功,我俩都恨不得住在医院里。
你比我们幸运点,孩子一直在天上找你,瞅准了,就安营扎寨。他来了,咱就好好接着,我和金凤是没你有福气。”
我宽慰了春霞很久,直到她唇角绽开笑意,才算放心。
一转头,我对上金凤悄悄竖起的大拇指,我们笑得心照不宣,包裹着一点点无奈,和释怀。
没能再生一个孩子,终究是我们的遗憾,可遗憾之外,我们仍在努力生活,这是我们给孩子们最大的告慰。
·【9】
上个月初,天气转凉,我们计划着要给小院做点防风保暖装置。
张金林说:“到底年纪大了,老胳膊老腿的,受不了寒啦。”我和金凤深以为然,并对这件事情无比上心,当即就在群里吼了一嗓子,想要集思广益。
当初盘下小院的时候,我们四个人只想着将来能有一处养老之所,可暖屋那天的情景让我有了新的想法。
这些年,我们认识了不少像我们一样的家庭,大家最初聚到一起的时候,孩子是唯一的话题,可慢慢的,我们可聊的事情多起来,孩子不再是唯一焦点。
有像春霞那般,求仁得仁生了孩子,却又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囿于当下生活的,也有我和金凤这种,多年求而不得,最后只能遗憾放弃,专注自身的。
不管哪一种,我们这些曾经失去孩子,悲痛欲绝过的家庭,如今都重新活了一遭。
我跟金凤商量:“把咱们的小院改成一个聚会的地儿吧,院儿里扎上帐篷和烤炉,也算是老伙计们的一个放风点。”
我的建议得到了老陈他们的积极响应。
眼下,我们已经联系好了一个专做户外露营的团队,要给小院做一个整改,在我的设想里,整改之后的小院有天幕,能看到星星,有帐篷,能挡住严寒,也有人情,能抵御过去的回忆攻击。
除此之外,我和老陈还在我们的餐厅立了几块“苔花家庭优先”的标语。
“苔花家庭”是我前几年偶然间得知的一个名字,特指失独或者独残家庭,我希望这样的家庭,能被厚待一点。
儿女走了,这世上若再没点温暖,生活就会近乎于无望,我经历过,便想给其他人撑一把伞。
自盘下养鸡场到如今,我和金凤忙活了好几个月,我们惊喜地发现,从前头疼脑热的那些小毛病,已经许久没光顾我们的身体。
金凤笑盈盈地对我说:“曼云,你当初的想法是对的,乡下天高地阔空气好,果然能延缓衰老。”
我们从未想过,没了孩子的我们,此生仅余的愿望是老得慢一点。
·【10】
上个礼拜,小院完工后的第二场聚会完美进行。
依然是之前的那些老朋友过来烧烧煮煮说说笑笑,只不过添了新成员——我们小院不远处承包蟹塘的老沈两口子。
那天湖风凛冽,我们在开了空调的屋里谈笑备餐,老沈两口子提着一网兜螃蟹和两瓶黄酒来敲门,憨笑着问:“自带酒菜,能不能多加两个位置?”
老年人的友情比年轻人更直白,螃蟹下了锅,黄酒满了杯,这情谊就妥了。
席间,我们了解到老沈两口子的无奈。
他们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可如今没有一个在身边。
“大儿子读书好,留在北京当了教授,带项目的时候忙到在实验室睡觉;小儿子脑子灵活,生意做得好,全国各地到处飞;闺女移民去了加拿大,两三年才回来一次。
我们俩老的,守着这么个蟹塘,这时节螃蟹上市,每天有人来拿货,才不那么寂寞……”
几杯酒下肚,我们的养老计划被搬上桌面,老沈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你们这想法绝了啊。但有句话片面了,谁说没孩子的老年堪忧,我们这种有孩子的,也没好到哪去呀,依我看啊,抱团养老,也该把我们这样的给抱进去!”
话音落,满屋子都是笑声。
如今,养老之事安排妥当,我的餐厅红红火火,我和金凤计划着往后定期去看望群里其他的一些家庭,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失去孩子,或是拥有一个无法自理的孩子,对父母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如何从这场灾难里重生,是我们一生的议题。
就在我平静写下这些文字的日子里,金凤也没闲着,她就像蚂蚁搬家似的,今天往小院里搬点花木,明儿又往小院里添点应季水果,一点一点把小院装扮成温馨的样子。
我笑她老了反而多了颗少女心,她眉毛一扬,傲娇道:“你信不信,往后咱这儿可受欢迎了,我不得提前把房子打扮好哇?”
停顿几秒钟后,金凤凑到我身边:“别光说我,我还不知道你?你这见天儿挂着老花镜,写了不少小院儿以后的规划吧?我那天都看到了,说想要定期办沙龙,是不?”
秘密计划被揭穿,我哈哈大笑。一扭脸,看到窗外深秋的阳光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