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历史不容改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民国枭雄的后半生》最新章节。

11月16日清晨。

常驻北京的外国公使团紧急开会,商讨中日战事中的立场,为本国利益计,不能让日本完全控制中国东北,各国大使决定联名照会日本,抗议日本侵略中国,语气比较强硬、似乎有列强介入中日战争的意思。

在这种不关本国利益,却能向中国示好的事情上,列强乐得送个人情给中国。

东京。

原本以为日军能摧枯拉朽的迅速占领整个东北,现在战事诸多不顺,中国已经调集到山东的军队,随时都有可能北上,日军迅速取胜的希望更加渺茫了。

田中义一召开紧急会议,几个师团把仗打成这样、陆军部也不敢再强硬了,海军更是灰头土脸、也不再反对,当然,日本不会马上找中国外交部谈判,还有很多小动作要做。

奉天。

收到日本大本营参谋本部的指令,尾野实信亲自前来求见张学良、“万分真诚”的解释“误会”。

首先,关东军集结起来是准备与南部战场上的第5师团、第12师团“换防”,那些关东军是要撤回国内休整的,由于事先沟通不畅,这才让东北军产生了“误会”。

之所以会派两个师团来换防,主要是预防吴佩孚指使定威军“入侵”东北,日军是想在必要的时候,给东北军助战的。

其次,日本垦殖团发现了深入东北腹地的定威军,侦知他们是想偷袭奉天、进而攻占整个东北,张作霖、张学良都是大日本帝国“最好的朋友”,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为朋友两肋插刀”么,朝鲜驻屯军这才进入东北的。

而事实上,定威军也确实“不怀好意的”出现在了奉天城的北部,“准备偷袭奉天”,但被第8师团、第13师团“阻止”了。

日军所做一切,就是为了帮张学良守住张作霖创下的这份“基业”,关东军、大日本帝国都是张学良的坚强后盾。

要说张学良相信尾野实信的说辞,那是侮辱张学良的智商,但是,张学良偏偏真的认可、接受了尾野实信的这套说辞。

原因很简单,张学良还想继续做“东北王”。

任道远所部出现在距离奉天这么近的地方,事先张学良根本不知道,田维勤通报给张学良的时候,日军尚未进入东北,要不是手上实在没兵,张学良是不会允许定威军留在东北腹地的,任道远确实随时都能攻占奉天。

张学良在把定威军驱离东北这件事情上,与尾野实信的利益一致,他也自信自己将来能完全掌控整个东北,一个秘密协议很快达成:

1. 双方立即停战、脱离接触(这是尾野实信最急迫的,板垣征四郎本人都已断粮了),日军第5师团、第8师团、第12师团、第13师团全部撤出东北,南满铁路仍由关东军负责护路,关东军总兵力不得超过人。

2. 日本保证绝对没有吞并中国东北的企图,只想保护日本的商业利益。

3. 日本放弃之前与张作霖签订的各种密约中的权益。

4. 日本向东北军提供一批先进装备,让东北军成为一支海陆空齐备的现代军队。

5. 定威军必须全部撤出东北,维护东北“完整自治”。

6. 张学良发表通电,解释“误会”。

日本人的条件让张学良无法拒绝,双方很快签署了备忘录,张学良也在当天发表了通电。

只是田维勤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态度,拒绝执行放走关东军的命令,要求在日军第5师团、第12师团离开中国国境前,绝不放走关东军,但是,可以给关东军一定的人道主义援助。

尾野实信无奈同意了。

北京。

日本驻华大使在张学良的通电发表后,拿出跟尾野实信一样的“解释”,但把任道远定性为“擅自发动内战”,要求定威军立即无条件撤出东北,并将任道远撤职查办,日本军部已经将任道远视为吴佩孚之外的最大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

中国政府当然不会同意日本干涉中国内政,断然拒绝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

通化城。

任道远得知情况后,先给田维勤发去一封言辞恳切的电报,内容就一项: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并得到了田维勤的积极响应。

任道远给内阁发去密电:

1. 张学良必须承认中央政府,但政府也可以给予东北一定自治权,所有东北高级官员,必须得到中央政府任命,东北军改称中华民国东北边防军,实现国家的形式统一。

2. 在张学良承认中央政府之前,日军第8师团、第13师团只能继续留在定威军包围圈内,对人、当然要讲人道主义,可对滥杀无辜的禽兽,定威军没有一颗余粮(这多少有些是在泄私愤,姚忠琪的身负重伤、尚未完全脱离危险,这个仇一定要报)。

3. 前往山东的各支军队,立即做出转道北上的态势,给张学良、日本人施加压力。

4. 以陆军部并未命令任道远领兵深入东北腹地,其属于擅自开展军事行动、涉嫌挑起内争的名义,免去任道远本兼各职,定威军总指挥由参谋长李济臣接任,形式统一也是统一,任道远自愿解甲归田。

中央政府接到任道远的密电后,马上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部分阁员认为决不能向日本示弱,这么免去任道远的职务,不仅在国内不好跟民众交代,国际上也会被人笑话是又一次“打了胜仗、却签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内阁复电任道远:不允辞职!

任道远提出辞职,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直皖战争结束后,定威军异军突起、引起西方列强的注意,培植一个新的傀儡、任道远自然就成了列强的拉拢对象,美、英、法等国就在暗中伸出了“橄榄枝”:

法国允诺帮任道远组建一支“中国最强陆军”。

英国不仅答应要给500万英镑“军援”,还承诺让所有其培植的大小军阀都“效忠”任道远。

美国愿意给任道远2000万美元无息贷款。

……

欧美列强会那么慷慨?

任道远当然知道欧美列强的心思,他一一婉拒了,当时他的“纸面实力”远低于张作霖、吴佩孚,甚至不如南方军政府,拒绝了、欧美列强还不会太在意。

现在,定威军已经是中华民国无法忽视的一支军事力量了,欧美肯定还会继续拉拢任道远,而他不愿做欧美列强的傀儡,但拒绝他们,依照欧美列强的尿性、必然会被他们视作敌人,那等于是给自己树立了众多强敌。

辞职。

无官一身轻。

欧美列强再来纠缠,推脱起来就容易多了,关键,任道远一心还想在欧美列强中多“交朋友”,中华民国的工业化进程,少不了要“师夷长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