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正轩梵语高僧怯,后赵军崩勒议迁(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最新章节。
在紧张的筹备与对峙期间,大战的阴霾愈发浓重,整个冀州大地都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此时,佛图澄在营帐中辗转难眠,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独自前往广宗城下求见刘正轩。
次日清晨,佛图澄身着一袭僧袍,手持禅杖,独自一人缓缓朝着广宗城行进。城门口的士兵见他形单影只且毫无恶意,便将此事汇报给刘正轩。刘正轩听闻来者是一位西域僧人装扮,心中一动,大脑中瞬间出现的佛图澄信息。
刘正轩登上城头,向下望去,只见佛图澄正站在城下,目光紧紧地盯着他。佛图澄试图洞悉刘正轩的灵魂,探寻他内心的秘密,然而,刘正轩作为穿越之人,灵魂深处有着与这个时代普通人截然不同的气息,佛图澄凝视许久,却毫无所获。
刘正轩望着城下的佛图澄,高声说道:“佛图澄,我知晓你的事迹。你本是有道高僧,却助纣为虐,跟随石勒,令无数百姓深陷战火。”
佛图澄双手合十,平静回应:“施主,乱世之中,众生皆苦,我以己之法,助石勒成就霸业,或可早日终结纷争,迎来太平。”
刘正轩眉头微皱,用梵语回应道:“Sarva? dharmā?ā? anutpāda? ?ūnyatāyā? sthita?.(一切法不生,安住于空性。)你以为助石勒称霸便能平息战火,却不知这一路征伐,增添了多少亡魂。真正的太平,并非依靠武力征伐,而是要以慈悲为怀,放下屠刀。”
佛图澄目光闪动,若有所思:“施主所言佛法,高深精妙,然世间万象,岂是简单的慈悲便能化解?石勒虽手段强硬,但亦有统一天下的志向。”
刘正轩摇了摇头,继续说道:“Na hi sa?sāra? nirvā?āt ki?cid asti, na ca nirvā?āt sa?sārāt.(轮回与涅盘,无有差别。)你将石勒的霸业视为涅盘,却不知这霸业之路,正是无尽的轮回。唯有放下执念,回归佛法正道,方能真正解脱。” 刘正轩顿了顿,用梵语缓缓说道:“Tvam sarva? pa?yasi, anāgatam api vidyasi. mama asti, ?ile nābhāve samrājya? na bhavi?yati. ”(大师能洞悉一切,洞晓未来,应当明白,有我在,石勒就无法称霸天下。)
佛图澄紧盯着城楼上的刘正轩,又看了许久,心中愈发确定眼前之人非同寻常。他思索片刻,也用梵语缓缓说道:“Tvam aparasya uccatasya loka? āgata? mahātmā.(你是从另一个高等世界来的高人。)今日得闻施主教诲,所言或许确有道理,澄受教了。” 说罢,他对着刘正轩双手合十,深深一拜,转身缓缓离去。
回到营帐后,佛图澄闭门不出,日夜禅悟刘正轩所说的佛理。他的徒弟们见他如此,也不敢打扰。到了夜晚,佛图澄带着徒弟悄然离开了军营,消失得无影无踪。佛图澄的离去加速了后赵的灭亡。
从此,佛图澄专心弘扬佛法,推行道化,所经州郡,建立佛寺多达八百九十三所,追随他的弟子常有数百人,前后门徒多达万人,而且门徒中高僧辈出。在后赵建武十四年十二月八日卒,享年一百一十七岁,《高僧传》中对此记载颇多。
次日清晨,石虎得知佛图澄离去,心中大惊,但此时已来不及寻找。而刘正轩这边,想要早日收复两地,于是果断下令主动进攻。
随着刘正轩一声令下,四个炮兵营的火炮率先发出怒吼,一枚枚炮弹如雨点般砸向石虎的军营。紧接着,马克沁重机枪和轻机枪也开始咆哮,密集的子弹如狂风般扫向敌军。
石虎的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士兵们在炮火和枪林弹雨中四处奔逃,哭喊声、惨叫声交织一片。石虎试图组织士兵抵抗,但在刘正轩军队强大的火力面前,一切皆是徒劳。
在激烈的战斗中,刘正轩军队的火力优势愈发显着。马克沁重机枪持续不断地扫射,将敌军的防线彻底粉碎。轻机枪则在各个战斗小组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步兵的冲锋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石虎的军队终究抵挡不住,全面溃败。刘正轩的军队乘胜追击,将石虎的残部彻底击败。
随着石虎军队的溃败,冀州的大部分地区纷纷望风而降。刘正轩站在广宗城的城墙上,望着这片被收复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他知晓,冀州终于重回自己手中,而这只是他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
随着冀州如大厦倾颓般迅速沦陷,石虎狼狈不堪地带着残兵败将逃回襄国。这一消息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在襄国朝堂激起惊涛骇浪。
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石虎单膝跪地,声音低沉沙哑,向石勒禀报着冀州的惨败:“主公,那刘正轩着实厉害非常,他手中持有我们前所未闻的火器、火炮。那火炮轰鸣,地动山摇,我军阵地瞬间被炸得支离破碎。还有那突突作响的武器,千米之外,我军士兵便成片倒下,根本无力抵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石勒眉头紧蹙,脸上的阴霾愈发浓重,他缓缓扫视群臣,沉声道:“诸位,当下局势危急,可有应对之策?”
右长史张宾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主公,依臣之见,当务之急乃是巩固并州及周边区域。并州乃我后赵的重要根基,那里群山环绕,地势险要。吕梁山脉山势雄伟险峻,峭壁高耸,是一道天然的坚固防线,对并州起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我们应当加固城池,增派精锐兵力,强化对地方势力的管控,确保并州安然无虞。如此,即便冀州尽失,我们仍有立足之所。”
话未说完,中垒将军支雄却提出不同见解:“主公,襄国距离冀州甚近,刘正轩若乘胜追击,襄国危在旦夕。臣以为,我们需要迁都,幽州地处北方,地势险要,且有一定军事基础,可将都城迁至幽州,同时收缩兵力,集中力量防守。”
然而,游击将军郭敖立刻站出反对,神色焦急:“不可,万万不可啊主公!冀州乃我军重兵防守之地,尚且如此轻易沦陷,幽州又怎能抵御刘正轩的进攻?一旦迁都幽州,恐怕只是换个地方挨打,届时连退路都将丧失。”
这时,参军夔安站出,神色忧虑:“当下内部人心惶惶,稳定内部局势方为关键。我们要安抚人心,加强对内部的管理和控制,避免内部出现分裂与叛乱。唯有内部安稳,我们才有力量应对外部威胁。”
话题一转,关于扩张方向的讨论也激烈展开。从事中郎刘群建议:“向西拓展,进取关中。关中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若能拿下,我后赵实力必定大增。” 然而,主簿程遐立刻反驳:“关中地区势力错综复杂,前赵在那里经营许久,想要顺利占据,谈何容易?必然会遭遇前赵等势力的顽强抵抗。”
又有牙门将王阳提议:“向南发展,进攻东晋的领土。南方富庶,资源丰富,若能夺得东晋的土地,我们便能获取更多资源和财富,增强国力。”
但将军桃豹却摇头驳斥:“东晋在南方经营已久,有着较为稳固的统治基础和一定的军事防御能力。南征之路,恐怕艰难险阻众多,稍有差池,便会深陷泥潭。”
最后,关于外交策略的调整,也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参军徐光进言:“我们应当寻求与其他势力的联合,共同对抗敌对势力。通过联合其他势力,我们能够增强军事实力,扩大影响力,同时分散其他势力对我们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