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妈妈的那些事儿(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顽事》最新章节。
我的妈妈是位漂亮的有气质的女士,从小生长在农村,听妈妈自己说,9岁的时候才上的小学一年级,因为家里孩子众多,妈妈是最小的一个,姥姥生妈妈的时候都已经49岁了,而且家里不富裕,全家能吃饱就是全家人每天为之奋斗的目标,年岁大的孩子都出去工作了,还有早早就嫁人的,所以家里人和姥姥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这个最小的闺女,都各自忙各自的。
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就会跟我聊闲篇儿,有一回我听妈妈说:“你看现在的小孩儿,可了不得,好几个大人围着,有管孩子吃的、有管孩子喝的、有管孩子玩儿的、还有管孩子教育的”,我搭茬道:“您小时候没人管啊?没人管您长这么大,还是人民教师,而且还是高级教师?”我妈听我这么说来劲了,说到:“你还真说对了,还真是没人管,我小时候谁抱我啊?没人抱,就自己躺在大炕上,能干活儿的都到外面干活儿去了,你姥姥在院子里干活儿,还得做全家人的饭”。我当时听着没什么感觉,但现在想来,妈妈小时候也是不容易的,起码没有得到过更多的抱抱。我想我应该更爱妈妈一些的。
妈妈就是在这半独立的状态下长起来,我的妈妈有4个姐姐,1个哥哥,妈妈排行六,是最小的,妈妈和几个姐姐的岁数相差的都比较大,10岁以上,但是和哥哥的岁数相近,但也不是那么近。有一天,我跟我妈看电视剧,剧里面的情节正在演绎一个矮小的小学男孩子正在被同班的高大的男孩子欺负,推搡并嘲笑着,我妈看到这儿,不屑的说道:“你看看现在这孩子,还男孩子呢,就这么被人欺负着也不敢反抗!”“你看他那小体型,打不过啊!”我妈想了想又说:“对,这长得弱小是个劣势,但就算打不过,这气势也不能输啊,”妈妈摇了摇头继续对我说道:“你看你妈小时候,9岁才上小学一年级,个子也比其他人要高出一头来,谁也不敢惹我,我记得有一回,一个男生跟我这人范横,让我一手就把脑袋给他按在桌子上了,他动都动不了,好不容易挣扎着起来了,还要上来打我,我一脚就给他踹坐地上了,打那以后,他再不敢惹我了,知道我的厉害了!”我佩服的说到:“这长得高就是有优势啊,”我妈又说:“光长得高,还得有气势,让他知道你的厉害,害怕你!”我若有所思的点着头说到:“对!是这么回事儿!”
反正我小时候跟人打架就没怕过谁,我想这是天生来的基因吧,我教育我的孩子也是这么教育的,不怕事儿,不惹事儿,所以我让我孩子4岁就开始学搏击,孩子不能那么懦弱,该有自己的风骨。
妈妈虽然开蒙晚,但是头脑灵活啊,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根本就不费劲儿,上了初中后,学习也是轻轻松松的就可以完全搞定,就当妈妈初中要毕业的时候,还没有让妈妈和家里人来得及考虑,妈妈就被省教师职业学校看中了,体检加考试,没有任何的阻碍,妈妈顺利入读了这所学校,毕业后就被分到了临近村里的小学当起了老师,妈妈在村里任教期间也是顺风顺水,如鱼得水,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妈妈年轻的时候身材和样貌都是一等一的,谁见了,都得说妈妈长的好啊!妈妈天生的鹅蛋脸,白净的脸蛋上总有着健康的粉红色,面若桃花,她1米68的修长身材,大长胳膊大长腿,去哪儿都是骑着一辆28自行车,速度老快了,真是风一般的女子。妈妈喜欢吃杏,每每看到我妈在学校办公室的桌子上和抽屉里铺满了硕大的黄灿灿的,红彤彤的大杏子的时候,就知道村里的杏儿成熟了,而且大丰收。妈妈桌子上和抽屉里的杏儿都是学生们和学生家里人给我妈摘的,他们都知道我妈爱吃杏儿。我每次构想出这个画面的时候,我都无比的为我妈感到幸福。于是换算到我身上的感觉就是:“我妈相当牛,我为我妈自豪和骄傲!”我更知道,这是妈妈多年来真心的付出着自己的辛劳和对孩子们的爱,这是学生和老师的双向奔赴,俗话说:“真心换真心”。我很羡慕妈妈生长在那么美好而又充满真情的淳朴年代,并在自己最好的、最朴实的青春年华为自己书写着绚丽的诗章。
妈妈可能觉得自己也就是在村里的学校里就这么过下去了,但是生活给我们的总是不停地转弯儿,不停地选择。在妈妈越来越接近适婚年龄的期间,妈妈的二姐,我的二姨就为我妈妈张罗起来婚姻大事,据我的了解,二姨应该给我妈妈介绍过不下3个,有钢铁工厂的劳模,有年轻的男教师,都是青年才俊,但我妈最后挑选了我爸,一名市政建筑公司的技术工人。我妈跟我爸说话的时候分年龄段,在他们都很年轻的时候,他们说话都是有商有量的,有事妈妈还会有鲜有的温柔,等到了我上初中,他们也都步入中年,我爸妈的谈话就都是,一般都是我妈命令式儿的跟我爸说话,还夹带些不耐烦,随着年龄的增大,不耐烦越发的加大,一直到他们老了,都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然后突然又不吵了,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但有的,比如说夹杂着我的事儿的时候,我妈就会跟我一个阵营对抗我爸,热战、冷战,近身战,就都有,而且有的时候我跟我妈就会一直冷战我爸,直到有什么事儿打破这种气氛,或者我爸极力的讨好我们,其实冷战也不是电视上演的那种,跟个陌生人似的,我们家的冷战是,我妈照样给我爸做好吃的,我爸照样收拾碗筷,就是我爸凑着跟我妈说话,我妈爱答不理的,等过了2天,他俩这股劲儿也就过去了。我渐渐地知道了,我作为他们的孩子,尽量不掺和他们两口子之间的事儿,也不能和谁真的站在一个阵营,说不好,一个不留神,我就是他俩一致对外的战斗目标,那我就可真是不好过了。
爸爸是城里人,而且住的是皇家领地,家族也是皇城里的,还都是满族人。我妈是农村人,劳动人民,淳朴的人民教师,汉族人,压根儿都没去过市里。我就想着,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居然走在了一起,结婚生子,不能不说这缘分,妙不可言。
有时候,我看见我爸妈吵架,我就会问我妈:“妈妈,您跟我爸吵架有啥意思,吵来吵去都是那么点儿事儿,您当初咋没想挑个不吵架的呢?”我妈立马说到:“你以为我稀罕他?你以为我看上他了?要不是你二姨非得说他好,说他这儿好那儿好的,我能跟他!”我又跟我妈说到:“我二姨还能逼着您啊?还绑着您啊?”我妈这时候就会有些语重心长的说到:“不是你二姨给咱的帮助大嘛,而且我跟你二姨感情也挺好,你二姨也是个孤独的人,让我离她近些,好陪陪她。”“哦,”我表示为理解。说到这儿,不得不说说我二姨这个人。
我二姨,我妈妈的二姐,同母,年岁比我妈妈大10岁+,具体,我不太记得情了,也没确切问过,就只知道,我二姨跟我妈妈的关系像是母亲对女儿,听我妈妈讲,要没有我二姨,我妈9岁都不一定能上学呢,事情是这样的。
我二姨早早的就走出了村里的家,嫁人了,嫁到了城里一家挺富裕的家庭,富裕家庭里的人对我二姨都很不错,我二姨也挺吃香的,别看我二姨是村里出生的女娃,但人长得精神,性格爽利,外向,能说会道,所以她在公婆家过得也算舒心,自己丈夫也在国营的工厂里上班,有不错的收入,收入全都交给我二姨,让二姨掌管财政大权,久而久之,我二姨手里也就富裕起来,我二姨是个顾家,念亲的人,她嫁的远,回到自己的娘家得半天的时间,所以回来的次数不多,但每次回来,又是给家里买东西,又是给钱的。有一次,我二姨回家,看见我妈在院子帮着干活儿,就问我姥姥:“妈,我老妹妹(最小的妹妹)多大了?”姥姥说:“9岁了”,我二姨着急了,对着我姥姥说:“妈,我老妹妹都9岁了,咋还跟家待着呢,不是应该上学去了吗?”我姥姥没接话,放下手里喂鸡的铁盆儿,说:“是该上学了,家里没人帮着干活儿啊,”“这么小的姑娘能干啥活儿,上学去,”我姥姥没搭话,我二姨似乎明白了什么,接着说:“妹妹咱上学去啊,二姐姐给你交学费,回家勤快些,帮着妈干活儿。”就这样,我妈在9岁那年,上了小学一年级。
不止是我妈上学的事儿,家里好多事儿都是我二姨帮衬着才能继续下去,比如说我妈的哥哥,我舅舅的婚姻,也是因为家里穷,好多家的姑娘都不愿意来我姥姥家当儿媳妇儿,最后也是我二姨出钱帮着解决的,不但帮着找了个媳妇儿,就连媳妇结婚需要的结婚礼服和一些家具的置办,都是我二姨给的钱买的。靠着我二姨给的钱,我舅舅才能讨着一个媳妇儿,生儿育女,过生活。我还听我妈说,我妈结婚的时候,我二姨特别高兴,也给买新衣服,给钱,还经常去我们家串亲戚,姐妹俩的家比起村里的娘家是近了不少,所以姐妹俩走的比较亲近,互相算有个陪伴了,不像之前的二姨,显得那么的孤独。
我觉得我妈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虽然是亲姐妹,但是对于姐姐的倾囊相助,和真心对待,我妈把自己的终身大事都能不那么的在意,我觉得我妈跟我爸结婚的原因,有一大部分是因为我二姨的原因。我好羡慕啊,但是稍微替妈妈感觉到一些可惜,没准儿能找个更好的丈夫呢!我还是好羡慕,羡慕妈妈有亲姐姐,羡慕她们之前的姐妹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