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40(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快穿,女配有易孕体质》最新章节。
“我跟他们说说,让他们就按你图纸上的来。楚家的,还有个事儿…”
“叔有什么事就说呗,咱们以后就是一个村里的,能帮的我就帮了。”
张老汉心头一松“是这么回事。咱村里地不多,农闲的时候村民都去镇上或者县里找活干,有不少都会造房子。你要是需要,我能把人给你找齐了。”
胡清雅原是想找专业的建筑队,既然村里有,她也就不费这事了。不过话还是要说清楚的。
“我这房子是要造青砖瓦房,不是土坯房子。这房子盖出来可是要住个几十年的,质量要是过不去…”
“这你放心,孙二虎的师傅是在镇上都有名的大师傅。孙二虎肯定能请来他师傅坐镇。”
“那我就把这房子交给您?叫多少人我不管,包工包料,我给您五十两银子,这房子得建的让我满意。要是好了,我以后的脂粉铺子采花晒花的,可以优先找咱村里的大娘婶子来帮忙。”
村长盘算了一下,五十两银子在镇上不好说,在他们村里建这么大的两进院子勉勉强强是够用的。只是这小娘子还真是不给他留一点赚头啊。
想到后边还能给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的找份工,张老汉咬咬牙应了。
他跟隔壁镇上在砖窑厂工作的赵老弟是族亲,到时候找他说项说项,指不定一车青砖能便宜个一文两文的。这省下来的都是他的。
其实胡清雅这些天也了解了这里的物价。给他五十两也算是考验村长的人品了。房子建成什么样,也决定了他们以后在村里当如何发展。
事情谈完了,图纸也交到了村长手里,胡清雅无事一身轻。转头去山里采了一堆的鲜花。她有器具,先试着提炼精油看看。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一个月。
胡清雅的房子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在村长的主持下上了梁。胡清雅当天在这里盯了一天,对村里干的活计十分满意。
现在正值夏收,村里人给盖完房子就一头扎进了地里。她也就没办上梁酒。不过晾了许久加上每天的大太阳,房子已经可以住人了。
胡清雅跟褚榛商量了一下,打算等村民们夏收之后再办酒搬家。
胡清雅要种的花都是她从种植空间里拿出来的,早在土地平整好,她浇了一遍井水之后就把花种子撒了上去。
现在有不少种子都已经长了一寸多高。让之前等着看笑话的村民们惊掉了下巴。
这会儿村长也有些怀疑,难道这还是个宝地不成?明明他们挖石头的时候那些杂草都长得赖唧唧的,看着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胡清雅没说什么,跟褚榛两个把他请到家中,说起了上梁酒的事。
“当天把之前过来建房子的人家都请来热闹热闹,也算是帮我们暖房了。我男人还有其他的生意,不能总在村里陪我,以后家中的安全还望村长多上心。”
这话本应褚榛来说,但他不是不常在家么,以后打交道的事都是她去做,还不如一开始就走到人前。
村长“呲溜”一口高粱酒答应下来。走的时候还对着剩下的小半壶恋恋不舍。
褚榛看了眼良宵,良宵去马车上抱了一小坛子下来。
“这是我特意从府城带来的,度数高,喝着带劲。村长拿去给家人尝尝。”
村长老脸一红。但那酒喝着是真带劲,他也不舍得说不要。大不了让他婆娘多照顾照顾楚家的。想到这他心安理得的收下了。
村长回到家,村长媳妇听了他的话,眼珠子一转道“咱家大丫十二了。”
“是啊!”村长应道。大丫是他孙女,再过两年都好说婆家了。
“当家的,你说那楚家的看着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小姐,为啥把房子盖到咱这鸟不拉屎的乡下来?”
这事张老汉也琢磨过,最后的结论是没有结论。他看过这两口子的相处,这小媳妇家里事都能做主,也不像是做小的。
要说别的,他老头子见识少可不敢乱说。
“我是想着那小媳妇一看就不像是能做这脏活累活的,平时打扫卫生做饭啥的,不得有人帮忙吗?咱家大丫勤快,正好能过去做活。她要是看得上眼,平时稍微指点指点,咱大丫以后也能找个好婆家。”
张老汉抽了口烟。别说,他家这老婆子脑筋转的就是快。
“也不知道人家嫌弃不嫌弃。”
“要我说,只要他们还想在咱们村里住下,那指定得给你这个面子。那这事就跑不了。”
“我回头问问。她家院子这么大,肯定会找人扫洒,就是村里人少不得要说咱们卖孙女了。”
村长媳妇眼一瞪“他们要说就让他们说去。反正实惠的是咱们。就是老大家那个眼皮子浅的别被谁给撺掇了就行了。”
“那你不会事先跟老大家的说清楚?”
两口子商量好,打算等会给老大家的说一声。
胡清雅这两天都在忙活手里的方子。她后两世都是在现代,很多实验都是有仪器辅助的,真正纯手工制作对她来说还真有点麻烦。一直到现在都还在实验阶段。
这天她刚刚把一款茉莉香膏给做出来,院门就被推开了。
“夫人,汤圆跟绣珍回来了。”良时把马车赶进院子里,后面还跟了三辆马车。
“怎么这么多车?”胡清雅看着后面塞的满满当当的东西。这可不止他们两口子那点家当了。
“老夫人说一部分是四房的家当,剩下的是老太爷补给四房的。这些是夫人能用的,还有几车被良宵拉走了。”绣珍作为夫人的好丫鬟,可不会替四爷隐瞒。
胡清雅看出了绣珍的心思,表扬了她。
这丫头上道。
“良时,你跟绣珍一块把马车赶到新宅去。东西都给整理好。汤圆留下来做饭,等会他们回来正好可以开饭了。”
汤圆这丫头有些憨,心眼子都用在琢磨菜式上了。胡清雅知道她的志向,也放心把厨房交给她。
几辆马车一前一后的拐进上河村。
在田里忙活的村民都看到了,一个个干活之余都在讨论是哪儿来的大户人家,带这么多东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