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表弟校园的灵异事件(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别惹命理师》最新章节。

经过几天的艰苦调查,周正终于发现了幕后黑手。原来是林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梁栋,他也是培德中学的校董,为了达到赶走林启超这个校董,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派人在校园里偷偷布置邪祟之物,制造声响,企图吓人。梁栋的行为让周正和其他同学感到无比愤怒,他们决定要将梁栋的罪行揭露出来。

周正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证据,他们仔细研究梁栋的行踪和联系人,还偷偷潜入梁栋的办公室寻找线索。有一次,他差点被梁栋的手下发现,好在他反应快,躲在办公桌下面,大气都不敢出,等那些人离开后才敢出来。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将证据匿名交给了学校领导和林父。

学校和林父得知真相后,迅速采取行动。他们联合警方,对梁栋进行了调查和处理。警方在梁栋的住所和办公室里找到了许多布置邪祟之物的工具和记录犯罪计划的文件。最终,他们解救了那些被软禁在地下车库的失踪学生。那些学生被找到时,身体虚弱,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周正和他的同学们因为维护校园秩序的行为受到了表扬,学校还专门为他们举办了一场表彰大会。

“周正,你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林父感激地说,“要不是你,还不知道要出多少事呢。你小小年纪,就这么勇敢和聪明,真是了不起。”林父的眼中满是赞许和感激,他拍了拍周正的肩膀,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

周正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林叔叔,这都是大家的功劳。而且,要不是汇姐姐和表哥的帮忙,我也做不到。还有我的这些同学们,他们也都很努力,没有大家,我一个人肯定不行。”周正的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他深知,这次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他看向身边的同学们,心中充满了感激。

同学们对周正钦佩不已,纷纷向他请教风水知识。从那以后,邵氏的理念在校园里声名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对风水玄学产生了兴趣。周正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们讲解风水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还会分享一些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经历和心得。“风水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像这次我们调查学校的灵异事件,就是利用风水知识找到了真相。”

成功解决校园灵异事件后,表弟周正又找到我:“汇姐姐,帮忙查寻《黄帝内经》,看什么药物能让昏迷的林启超清醒。他虽然脱离了危险,但是一直昏迷不醒,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真的很担心他。”周正的眼中满是期待,他对好友的关心从未减少。

我答应了他的请求,回到邵氏老宅后,我一头扎进了书房。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其中不乏珍贵的古籍。我在书架上仔细寻找着《黄帝内经》,那本书被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我轻轻将它取下。

接下来的几天,我日夜研读《黄帝内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我用红笔在书上圈圈点点,记录下关键的信息。我还参考了家族里其他关于医术和玄学的古籍,试图找到最有效的药方。有时候,为了弄清楚一个药材的特性和用法,我会查阅好几本不同的古籍,反复对比和研究。“这个药方里的药材,有的需要特殊的炮制方法,有的则需要在特定的时间采摘,真是复杂。”

经过一番艰苦的研究,我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药方。这个药方需要几种珍贵的药材,有些在普通的药店里很难买到。我四处打听,跑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问了无数个药材商,终于凑齐了所有药材。其中有一种药材,只有在香港的一个偏远角落里的老药铺才有,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

在古老华夏大地,悠悠岁月长河孕育出无数智慧结晶,《黄帝内经》无疑是其中璀璨的明珠。这部奇书,凝聚着先哲对生命的深刻洞察,每一页文字都承载着跨越千年的医学智慧,为无数陷入困境的灵魂照亮前行的方向。

香港的街头巷尾弥漫着独特的烟火气息。在充满青春活力的培德中学的校园里,十二三岁的少年林启超,曾是那般朝气蓬勃,他的笑声爽朗,在校园的角落回荡,和同学们在操场上肆意奔跑的身影,充满了生机。命运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陡然转折。

那夜,狂风呼啸,豆大的雨点砸落在地面,溅起层层水花。林启超在回宿舍的路上,遭遇了一场诡异的灵异事件。当同学们发现他时,他已昏迷不醒,身体软绵绵地倒在泥泞之中。紧急送往医院后,医生们虽全力抢救,各种仪器闪烁不停,药物不断注入他的身体,却只能勉强维持他微弱的生命体征,那紧闭的双眼,如同被黑暗封印,迟迟不肯睁开。

林启超的家人守在病床边,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他们日夜呼唤着他的名字,声音里饱含着无尽的牵挂与担忧,可回应他们的,只有病房里冰冷的寂静。

与此同时,林启超的好友周正,心急如焚。他知道在这看似无解的困境中,或许只有古老的智慧能带来一线生机。于是,周正找到了我,眼中满是恳切:“汇姐姐,求你救救启超,听说《黄帝内经》里有办法,你一定要帮帮他!”

我来到林启超的床边,深吸一口气,开始为他诊断。我俯身仔细观察他的面色,只见他面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又轻轻抬起他的手,轻按他的脉搏,感受着那微弱且不规律的跳动。接着,我微微抬起他的下巴,查看他的舌象,舌质淡紫,苔薄白。这一系列的症状,让我陷入沉思。《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此刻在我脑海中不断回响,通过这些细微的观察,我试图探寻他昏迷的根源。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林启超的脉象沉细而涩,表明他的气血运行受阻,如同河道被淤泥堵塞,无法顺畅流动,心神也因此被蒙蔽,陷入沉睡。要唤醒他,必须从调理气血入手,让生命的能量重新焕发生机。

我决定采用《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针灸疗法。我手持银针,目光坚定,选择了合谷、内关、神门等穴位。这些穴位在经络中起着关键作用,合谷穴能调节气血,内关穴可宁心安神,神门穴更是与心神密切相关。当银针缓缓刺入穴位的那一刻,林启超的身体微微颤动,仿佛有一股沉睡的力量被悄然唤醒。我知道,这是气血开始运行的信号,是生命的希望之光在闪烁。

除了针灸,我还为林启超配制了一剂中药。在药房里,我精心挑选每一味药材,人参补气,黄芪助力,让生命的元气得以振奋;当归、熟地养血,为身体注入生机;柴胡、郁金疏肝解郁,使气血能够顺畅运行,如同疏通河道,让生命之水奔腾不息。“五味入口,各归其经。”这些草药的性味将引导气血回归正轨,滋养他沉睡的心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会来到林启超的床边,重复着针灸、换药的步骤。每一次施针,我都全神贯注,感受着他身体的细微变化;每一次换药,我都仔细叮嘱家人注意事项。林启超的家人也在我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通过轻声呼唤、讲述往事来与他沟通。他们相信,声音能够穿透昏迷的黑暗,触动他内心深处的记忆。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病房,林启超的妈妈会坐在床边,轻声讲述他小时候的趣事:“启超,你还记得吗?你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了好多次,膝盖都擦破了皮,可你就是不放弃,最后终于学会了,那开心的样子,妈妈一辈子都忘不了……”夜晚,林启超的爸爸会播放他喜欢的音乐,那悠扬的旋律在病房里回荡,希望能唤起他的意识。

周正也时常陪伴在林启超的身边,他用温和的话语安抚林启超的家人:“叔叔阿姨,别担心,《黄帝内经》里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要我们保持信心,启超一定会醒来的。”他还会给林启超讲述学校里的新鲜事,那些熟悉的场景和同学的趣事,或许能成为唤醒他的钥匙。

在这样的关爱与呵护下,奇迹开始慢慢发生。林启超的面色逐渐恢复了些许红润,不再像之前那般苍白如纸;呼吸也变得平稳而均匀,不再是微弱的喘息。通过脉象,我惊喜地发现,他的气血运行越来越顺畅,那曾经堵塞的河道,如今已有了奔腾的水流,心神也开始逐渐恢复活力。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病房里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林启超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随后,他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目光虽然有些迷茫,像刚从漫长的梦境中苏醒,但已经能够感受到周围的一切。他的家人激动地围了上来,眼中满是泪水,声音颤抖地呼唤着他的名字:“启超,你终于醒了!”林启超微微动了动嘴唇,轻声回应:“我……我在哪儿?”这一刻,泪水模糊了所有人的双眼,那是喜悦的泪水,是希望成真的泪水。

在接下来的康复过程中,林启超的身体逐渐恢复。他开始能够自主进食,从最初的艰难吞咽,到后来能吃下一碗热粥;四肢也能慢慢活动,从微弱的抬手,到逐渐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行走。我继续为他调理身体,用《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帮助他恢复体力。教他家人如何在饮食上进行调养,多吃一些滋养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在作息上,遵循自然规律,早睡早起,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几个月后,林启超终于可以出院了。他虽然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完全恢复,但已经能够正常生活。他感慨地说:“是《黄帝内经》的智慧让我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是家人和阿正的爱让我重新拥有了生命。”林启超的故事在社区里传为佳话,人们纷纷感叹《黄帝内经》的神奇力量。

而林启超也决定将这份智慧传递下去。他开始学习中医知识,在书房里,摆满了各种中医古籍,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从《伤寒杂病论》到《本草纲目》,每一页文字都承载着他对中医的热爱与追求。他希望有一天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去帮助那些像他一样曾经陷入困境的人,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

在我的帮助下,林启超清醒了过来。当林启超醒来的那一刻,周正和他的家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汇姐姐,太感谢你了!”周正和林启超对我感激不已,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林启超的父母紧紧握着我的手,眼眶泛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许久才哽咽着表达对我们一家的谢意。

经此一遭,周正像是被点燃了心中对风水探索的火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他不再满足于课余时间的学习,每逢周末和假期,都会一头扎进邵氏老宅的书房,在堆积如山的风水古籍中探寻更深奥的知识。

他的小脑袋里装满了各种问题,一见到我和表哥邵与恺,便迫不及待地抛出:“为什么有些风水局需要配合特定的星象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不同材质的风水摆件对气场的影响有什么具体差别?”我们总是耐心解答,看着他如饥似渴汲取知识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

随着周正风水知识的日益增长,他在邻里间渐渐有了些名气。一天,隔壁街的李阿姨满脸愁容地找到周正。原来,李阿姨家的生意最近一落千丈,店铺门可罗雀,一家人为此忧心忡忡。周正想起自己所学,决定去帮李阿姨看看店铺的风水。

他带着罗盘,一本正经地在店铺里测量方位、观察气场。只见他眉头紧锁,时而蹲下身子查看地面的排水情况,时而站在门口观察街道的走向。一番仔细勘测后,周正发现店铺的收银台位置刚好处于风水上的“泄气位”,导致财气外泄。他向李阿姨详细解释了问题所在,并给出了调整方案:将收银台挪到店铺的“财位”,同时在门口摆放一个风水鱼缸,利用水的流动来聚集财气。

李阿姨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周正的建议进行了调整。神奇的是,没过多久,店铺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顾客越来越多,营业额也慢慢回升。李阿姨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夸周正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厉害的本事,周正的名声也因此传得更远。

随着名声的传播,一些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学校里有个叫赵宇的同学,一直对周正的风水之说持怀疑态度。一天课间,赵宇拦住周正,满脸不屑地说:“你别以为会看个风水就了不起,说不定那些都是巧合,根本就没有什么风水玄学,都是骗人的。”

周正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说:“赵宇,风水可不是骗人的,它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就像之前学校的灵异事件,如果不是用风水知识,我们怎么能找到幕后黑手,救出那些同学呢?”

赵宇却依旧不服气,冷哼一声道:“那不过是你运气好罢了。有本事你再证明给我看。”

正巧这时,学校打算重新规划花园的布局,周正灵机一动,对赵宇说:“那我们就以这次花园规划为例。按照风水原理,花园的布局会影响整个校园的气场和师生的运势。我来设计一个风水布局方案,如果之后学校里的氛围变得更好,同学们的学习状态也有所提升,你就得承认风水是有道理的。”

赵宇抱着双臂,挑了挑眉说:“好,我就等着看你怎么证明。”

周正回到家后,立刻投入到花园风水布局的研究中。他查阅了大量古籍,结合学校的地形和建筑方位,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在方案中,他建议在花园的中心位置建造一个圆形的喷泉,周围种上象征生机与活力的绿植,同时开辟几条蜿蜒的小径,形成一个天然的风水阵法。

学校采纳了周正的方案。几个月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沉闷的校园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赵宇也不得不对周正心服口服,主动找到周正道歉:“周正,我错了。没想到风水真有这么大的作用,你能教教我吗?”

周正欣然答应,从此,他身边又多了一个热爱风水的伙伴。他们一起研究风水知识,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探索风水的奥秘。

而在这个过程中,周正与林启超的友谊也愈发深厚。林启超身体恢复后,也对风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和周正一起探讨。他们三人还成立了一个小小的风水研究小组,立志用风水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正的风水造诣越来越高,成为了香港风水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那就是用风水之道维护世间安宁,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每当他成功运用风水知识帮助一个人,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和使命感,也更加坚定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