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机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最新章节。

眼看第一批兔子马上要出栏了,个个六斤多重,中间没有伤亡,张大妮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可都是钱呢。

第一批兔子里一共32只兔子,里面大部分是母兔,荞麦挑了10只去国营饭店试卖。

"这兔子养得不错,"饭店采购主任看了赞道,"肉质看着很好。"

虽然饭店不会大量采购,但愿意先买下这10只试试,一共给了50块钱。

荞麦回到村里,把好消息告诉大家:"一只能卖5块钱,这价格不错。

晚上一家人吃饭时,张大妮突然说:"我琢磨着啊,咱们要不要发动村里的人多养些兔子?"

郑大年放下筷子:"你这是啥意思?"

"你想啊,"张大妮眼睛亮晶晶的,"这兔子好养活,吃草就成,不费粮食。而且繁殖快,一窝就是十几只,三四个月就能出栏......"

荞麦听着婆婆的分析,也来了兴致:"娘说得对,而且现在外面肉食紧缺,要是能养殖成规模,也不错,但是现在销路还不好说,兔子多了是好事,但是谁能收下那么多兔子?"

"这事得和赵根生商量,"郑大年沉吟道,

第二天一早,张大妮就去找了赵根生。赵根生正在院里劈柴,听了张大妮的提议,手里的斧子都停住了。

"这个想法不错,"赵根生眯着眼睛琢磨,“家里养兔子能增加收入,但是是村里统一场地养还是各家各户自己养好?这个确实需要好好想一下?

"不过啥?"

"种兔不够啊。现在就你家这几只,要真想养起来,得先上山打野兔。"

赵根生召开了大队会议,村民们挤满了大队部。

"这养兔子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吧?"赵根生环视一圈,"现在就是商量,到底是集体养还是各家散养。"

"当然是集体养,"有人说,"建个养殖场,大家一起干,力气大。"

"不行,"王老六反对,"集体养,到时候分配麻烦。你干得多我干得少,怎么算工分?"

"那还不简单?按照工时算,"李大壮说,"跟种地一样,记工分。"

"问题是,"赵根生敲敲桌子,"集体养需要建场地,光靠村里这点钱不够。再说种兔从哪来?"

荞麦举手发言:"我家可以提供一部分种兔。但是要养大规模,还得上山打野兔。"

"我看这样,"郑大年提议,"先让想养的人家自己养着试试。等摸清门道了,再考虑建养殖场。"

"对,"张大妮附和,"各家先养着,我家荞麦可以教大家养殖技术。等销路稳定了,再往大了发展。"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赞成集体养,觉得规模大好管理;有人支持散养,认为灵活自由。

最后赵根生拍板:"那就先各家散养,摸索经验。等条件成熟了再建养殖场。想养的去找荞麦学技术,她给大家当顾问。大队给她一天5个工分"

"大队给我五个工分一天,"荞麦跟村民们说,"想养兔子的有两个选择 - 可以自己上山捉野兔,可以来我家买,这批还剩下22只。“

”我家这次卖了10只试试水,在国营饭店,我卖了5块钱一只。"

"5块钱一只?"村民们惊讶不已,"那可比卖鸡赚钱多了。"

"关键是兔子好养活,繁殖快,"荞麦解释道,

"你家兔子多少钱一只?"王老六问。

"公兔母兔都4块,"荞麦说,"我家这批兔子都怀孕了,你们要的话可以先预定。"

"那咱们上山打野兔不是省钱?"李大壮搓着手说。

"不一定,"荞麦摇头,"但是可以试试。我家这批是选育过的,成活率高,好养活。"

"荞麦说得对,"赵根生点头,"想快点见效的就买她家的,想省钱的就自己上山打。反正现在有了经验,大家按自己情况选。"

村民们纷纷议论,有的打算合伙上山打野兔,有的准备找荞麦预订。

"记住,"荞麦提醒,"无论选哪种方式,养兔要按科学方法来。我可以教大家,保证让你们少走弯路。"

"我把话说清楚,"荞麦站在村民面前,"我是想带大家一起致富,不是为了赚你们的钱。"

她环视一圈:"前期肯定用我家的种兔比较多,价格我也说了 - 母兔公兔4块。这是成本价,我一分钱不赚。因为前期我是试着养,所以成本高点,我家的种兔繁殖能力很强的,你们买的不亏。"

"但是,"她语气突然严肃,"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要是有谁觉得我卖种兔给你们是为了赚钱,或者你们养的兔子卖不出去来找我麻烦,那我可不会客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