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璇玑回转(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青之道法自然》最新章节。
却在瞠目结舌。便见那重阳将怀中的书卷展开道:
“前些时日整理程老遗物,见此书卷,却是不甚明了。”
说罢,要将那书卷给那李蔚,那李蔚长且是睁大了眼睛望了那重阳,眨了眼睛道:
“道长揶揄我哉?”重阳听了且是一个奇怪。心道,我闲的?还揶揄你?显摆你读过书?还用得“揶揄”二字?想罢,便也眨了眼问去:
“唉?院判此话怎讲?”
话音未落,却听见旁边知州道:
“哇!道长果真不是揶揄也?”
闻声看去,却见那知州望了自家若天人一般,口中惊讶了道:
“这老头?斗大的字识不得一筐,你却拿本书与他?”
李蔚听了这话哪儿受的了,便望那知州怒道:
“嘟!你这小儿,定是你那爹说与你听的。”
知州听罢倒是不恼,便是腆了肚皮,笑了脸,自豪了道:
“院判说的是本官亲爹,还是刚认的干爹?”
李蔚听罢顿时语塞,干张了两下嘴,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于是乎,且是一阵的抓耳挠腮。
这话没法接,见过不要脸的,还没见过这样不要脸的。你还真敢认啊!
于是乎便吭咔了两下,没好气的道:
“你这小爷,死的屈麽?又回来作甚?”
知州听罢亦不恼他,便是挤挤挨挨的坐在他身旁,道:
“老叔差异,不拜而别岂非读书人所为也?”
说罢,便大咧咧的伸手拿了重阳手中书卷看来。
李蔚刚想回嘴,却被那知州伸手拦住,口中道:
“吁嘘呀,此乃回文诗也。”
重阳道长见那知州识得那问卷,且是个欣喜,便凑近了以手点了书卷上的字,道:
“贫道也曾以五七断句,拆半子,却仍不得其踪。”
知州听了重阳道长的话来,又看那满纸的字,不刻便也如那李蔚一般抓耳挠腮。
见他如此,李蔚在旁却是一个讪笑不已。笑道:
“哈,你也有此时!”
那知州便“窃”了声,来了劲头。白了那李蔚一眼,索性埋了头抠了字,用手掐算按字读来。
却说这“回文诗”且是何物来哉?
诶……这个麽……算是一种密语吧,也算是一种古代的密码。
便是诗文从中间一字起读,逢五、七言便尾字读一半而承下句首字,如此往复便可读懂所言之事。
那知州读了几遍下来,也是一个摸不着头脑,且挠头问道:
“此卷谁人所做?”
重阳道长见问,便回道:
“乃本州司炉,程老遗作也。”
知州听罢,又抠了嘴,望了天自顾念叨了
“程老……”数遍之后,便问那重阳:
“可是那太史局郎中程老麽?”
重阳道长答了一个 “然”字。
知州听罢不语,又低头看那书卷文字。
见首下篆字方章两印。那程之山的印且是认得,便掐了另一个看来,遂思忖道:
“九老仙都君玉印!”看罢,又挠了头思忖了自顾念了:
“九老仙都君,九老仙都君……”
且是碎嘴子叨叨了那李蔚心烦,推了他一把道:
“你喜欢这句麽,唠叨了它作甚来?”
话未说完,便被那知州打断,问重阳道:
“华阳先生麽?”
那重阳道长也不敢肯定,且是“诶”了一个长声不置可否。
又见那知州摸了嘴,掐了胡须恍惚了说:
“倒是见过此章……京都?京都……”
又念叨了数遍,便肯定了道:
“鲍慎辞所撰《茅山元符观颂碑》!”说罢,便望重阳道长问:
“此乃与洞元通妙法师旧作?”
问罢却不等重阳答来,又仰头抠了下巴思忖起来。
得,这会儿轮到那李蔚揶揄他了。且幸灾乐祸的道:
“却不见这你这小儿如此,定是学艺不精也。”
那知州却是一个闻之不理。只是俄顷,便在自家脸上拍了一下道:
“丢啊!险些被这俩老头赚了去也!”
这一巴掌不仅响亮,且是一个突如其来,唬得旁边的李蔚、重阳两人浑身一战,倒是不防有人对自己下手如此之狠。
然却见那知州恍然大悟了道:
“不识璇玑图,难读回文诗也。”
说罢便叫了一声“来”招手让重阳道长来看。
便见他手指在书卷上点画,口中道:
“九宫切开,自角斜退一字成句,以下递退一字成章:门中应有信,信字拆半,言字不通,应为人间渡半归,归字回读,归舟千千滟,滟字读半,艳波横秋山。”
知州读罢,抬头以手敲纸道:
“这诗作的着实不怎么着啊!”
重阳听罢,却是一愣,便伸手将那书卷拿过,捧在手里细细的看来。反复读了几遍道:
“门人归艳?门人龟厌!”如此便是一个恍然大悟,疾言惊呼:
“此乃仙长也!”
说罢,转身赶紧向那人群奔去。
这着急忙慌的行止倒是与那重阳道长身上且不常见,且是让那李蔚、知州两人看的一个愣在当场。
见那重阳自人群中抢了马匹,翻身上马一路绝尘,不刻便不见了踪影。
那知州却觉自家丢了颜面,便看向管家李蔚辩解道:
“这,这,璇玑便也罢了,还需藏头,如此泼赖……”
李蔚却不理他,站起身来怼他一句:
“王知州却不回你那干爹去者?”
知州听闻李蔚此言大惊,道:
“吁嘘呀!险些误了正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