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宫廷政变下的暹罗战局(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外传之携现代智统乱世天》最新章节。
第181章 宫廷政变下的暹罗战局
清莱城外,硝烟仿若不散的阴霾,刺鼻的火药味与浓烈的血腥味紧紧交织,肆意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王浩身姿挺拔,屹立于清莱城那满目疮痍的废墟之上,目光如炬,极目远眺。他的心中很清楚,这场战争是大明共和国战略发展的关键一步,是为了民族复兴的长远目标。暹罗丰富的资源,无论是肥沃土地产出的各类农作物,还是山林中蕴藏的珍贵木材,亦或是地下尚未被完全发掘的矿产,都将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让国内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尽管大明共和国军队在清莱一役中高奏凯歌,可暹罗军队的抵抗意志犹如磐石一般坚硬,丝毫未曾动摇。披耶·却克里率领着残余部队撤离之后,必然会在地势更为有利之处重新布局防线,养精蓄锐,蓄势待发,时刻准备迎接下一轮反击。
与此同时,暹罗国内的局势正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巨大变革。原本在求和与抵抗之间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拉玛一世,突然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令人猝不及防的宫廷政变。拉玛一世的姐姐诗丽黛薇公主,一直以来,都对拉玛一世在面对大明共和国军队入侵时所表现出的优柔寡断心怀不满。在她看来,拉玛一世的软弱态度无疑会将暹罗拖入更深重的危机泥沼之中,使国家毫无尊严可言,彻底丧失独立地位。
诗丽黛薇公主绝非寻常女子,她野心勃勃,内心燃烧着对权力和荣耀的渴望,且谋略过人,心思缜密。她早已暗中观察许久,精心联络了一批同样对拉玛一世心怀不满的贵族与军官,其中不乏在军中颇具威望、一呼百应的将领。这些人或因不满拉玛一世的决策,或因自身的利益诉求,都被诗丽黛薇公主巧妙地聚集在了一起。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诗丽黛薇公主率领着一众亲信,行动敏捷且悄无声息,如鬼魅般突然闯入王宫。守卫王宫的士兵们还未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甚至连警报都未来得及发出,便被诗丽黛薇公主的人马迅速控制,王宫瞬间落入她的掌控之中。
彼时,拉玛一世正在宫中与几位大臣紧张地商议应对策略,气氛凝重而压抑。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骚乱之声,拉玛一世心中猛地一紧,暗叫不妙。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是军队哗变?还没等他缓过神来,诗丽黛薇公主已带着一群荷枪实弹、气势汹汹的士兵气势汹汹地冲进大殿。拉玛一世惊愕地看着自己的姐姐,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脱口问道:“姐姐,你这是要做什么?”诗丽黛薇公主神色冰冷如霜,毫无一丝温情,毫不留情地说道:“弟弟,你太过软弱!面对敌人的侵略,你居然还想着求和,这简直是暹罗的奇耻大辱!我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把暹罗拱手送人,任由敌人践踏我们的国家。”拉玛一世听到这话,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他情绪激动,大声回应道:“姐姐,我这是为了暹罗的百姓着想啊!是为了避免更多无辜生命的伤亡。战争一旦全面爆发,只会让我们的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百姓们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丽黛薇公主却满脸不屑,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反驳道:“你这不过是懦弱的借口罢了!唯有战斗,才能让暹罗重新焕发生机,走向崛起。从现在起,暹罗的大权将由我来接管,我会带领暹罗走向荣耀。”
在诗丽黛薇公主的强势威胁之下,一些原本支持拉玛一世求和主张的大臣们吓得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仿佛被恐惧紧紧束缚,不敢再发出半点声音。他们低着头,眼神中满是惊恐,生怕自己的一个小动作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军事大臣巴颂看到这一幕,心中暗自欣喜,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他一直坚决主张抵抗,如今诗丽黛薇公主掌权,正好契合了他的心意,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巴颂当即表态,语气坚定,毫不犹豫地支持诗丽黛薇公主,他慷慨激昂地说道:“公主殿下,我愿率领暹罗军队,与大明共和国军队展开殊死决战!我坚信,凭借我们的勇气和力量,一定能够扞卫暹罗的尊严与独立,将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土地。”
诗丽黛薇公主掌权后,行事风格雷厉风行,果断迅速下令全国总动员。暹罗全国总人口约500万左右,经过紧急动员,最终集结起了约8万人的军队。原本暹罗常备正规军大约2.5万人,这些士兵长期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装备了从西方购买的火枪、火炮等武器,他们经验丰富,技艺娴熟,是军队的核心力量,犹如军队的脊梁。此次总动员,又从各地征召了5.5万青壮劳力。这些新兵大多是朴实憨厚的农民和勤劳的手工业者,他们此前没有太多军事经验,仅仅接受了简单的队列和武器使用训练后,便匆匆编入军队,怀揣着对国家的忠诚和保卫家园的决心,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诗丽黛薇公主还亲自前往军营,她身姿矫健,步伐坚定,为士兵们鼓舞士气。她站在高台之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她对着士兵们高声呼喊:“将士们!我们是暹罗的英勇战士!如今,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危机,敌人妄图践踏我们的土地,奴役我们的人民,将我们的家园化为废墟。但是,我们绝不能屈服!我们要用手中的武器,筑起扞卫家园的坚固长城,让敌人清楚地认识到,暹罗绝不是可以轻易被征服的,我们将为了自由和尊严而战!”士兵们被诗丽黛薇公主的激情话语所感染,心中的热血被瞬间点燃,士气瞬间高涨到顶点,仿佛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势不可挡。阿南也在其中,他原本就对大明共和国军队怀着满腔仇恨,那仇恨如同一把燃烧的火焰,在心中越烧越旺,如今更是下定了为暹罗拼死一战的决心。他在心底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让那些侵略者为他们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血债血偿,让他们知道暹罗的土地不容侵犯!”
在军队布防上,披耶·却克里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将军队分为三个主要防御集群。北部集群约2万人,部署在清迈至南奔一线。这里地形多山,山峦起伏,山谷纵横交错,是暹罗北部天然的屏障,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他亲自前往这一线,仔细勘察地形,指挥士兵们依托山区险要地势,在各个山口、要道构筑起坚固的堡垒和战壕,宛如铜墙铁壁,部署火炮,形成密集的火力网,封锁可能的进军路线,全力阻止大明共和国军队从北部迂回直插曼谷,守护着暹罗的北大门。
中部集群有3万人,以素可泰为中心展开防御。素可泰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曼谷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这支部队除了在城市周边挖掘战壕、修建简易工事,构建起坚固的防御工事外,还将大量骑兵部署在平原开阔地带,这些骑兵骑着矫健的战马,如同一股灵动的旋风。他们以便随时进行机动防御和反击,对来犯之敌进行袭扰和牵制,让敌人防不胜防。披耶·却克里向中部集群的将领们详细交代战术要点,强调要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灵活应对敌人的进攻。
南部集群则有2万人,驻防在春蓬至巴蜀一线。这一地区海岸线较长,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为防止大明共和国军队从海上登陆,切断暹罗南北联系,该集群在沿海地区设置了望塔,如同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时刻监视着海面的动静,布置岸防火炮,并派出小型舰队在近海巡逻,形成一道海上防线。同时,在通往内陆的主要道路上也布置了防御阵地,层层设防,形成多层次防御体系,守护着暹罗的南部沿海地区。
另外,还有一支1万人的精锐部队作为总预备队,驻扎在曼谷近郊。这支部队由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军官统领,装备精良,配备了最先进的武器和装备,机动性强,行动敏捷迅速,随时准备支援各个防线,应对突发情况和关键战役,犹如一把隐藏在鞘中的利刃,随时准备出鞘杀敌。
为了增加胜算,诗丽黛薇公主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的西班牙,期望能获得支援,如同在黑暗中寻找一丝曙光。她挑选了国内善于言辞、能言善辩、熟悉外交事务的贵族阿育他耶,命他乘坐船只火速前往吕宋岛,面见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寻求军事援助与支持,希望能借助外力扭转战局。阿育他耶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他怀着对国家的忠诚,毅然踏上了征程。
此时的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已换成了沉稳睿智的亚历杭德罗·德·拉米雷斯。亚历杭德罗总督上任后,十分看重与海盟组织各国的海上贸易,尤其是与大明共和国通商所带来的丰厚利润,那丰厚的利润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他,让他意识到维护与海盟的友好关系至关重要,这关系到西班牙的经济命脉和国家利益。
阿育他耶历经风浪,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漂泊多日,终于抵达吕宋岛,满怀期待地求见亚历杭德罗总督。然而,亚历杭德罗总督得知他的来意后,陷入了沉思。他想到与大明共和国的贸易往来,那些从大明共和国运来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在西班牙市场上供不应求,为西班牙带来了巨额财富。若是帮助暹罗,势必会破坏与大明共和国的关系,影响到这些贸易。权衡利弊之后,他便以公务繁忙为由婉拒了亲自会面,而是派自己足智多谋、心思敏锐的助手米格尔·德·拉·塞尔纳去接待阿育他耶。
米格尔在总督府的会客厅见到了阿育他耶。阿育他耶满脸恳切,眼神中透露出焦急和渴望,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暹罗面临的困境,强调若西班牙伸出援手,不仅能帮助暹罗抵御外敌,拯救暹罗于水火之中,未来还能在暹罗获取诸多贸易特权和丰厚回报,这对西班牙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米格尔静静地听完,神色平静,他理解阿育他耶的心情,但他也清楚西班牙的立场。他礼貌而坚定地回应道:“先生,您的请求我已明白。但如今西班牙身为海盟组织成员国之一,与大明共和国及海盟各国的海上贸易往来频繁,这些贸易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利润,支撑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实在无法答应您的请求。还望您能理解我国的立场,这也是为了西班牙的长远利益考虑。”阿育他耶听后,满脸失望,原本充满希望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仍试图继续劝说,但米格尔始终不为所动,坚守着西班牙的立场。最终,阿育他耶只能无奈地踏上返程,带着满心的沮丧和失落,将这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带回暹罗,犹如给诗丽黛薇公主的希望泼了一盆冷水。
远在清莱城的王浩得知了暹罗国内发生政变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在他看来,这是局势更加混乱,更便于大明共和国军队趁乱获取资源,推动国家战略发展。原本伪装出的谈判念头彻底消散,王浩清楚,战争才是获取暹罗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这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让大明共和国在世界舞台上重新崛起。王浩所率部队仅有两个团,满打满算不过3000人,但他仗着手中先进的武器和战术,毅然决定继续挥师进军,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彻底征服暹罗,将暹罗的资源尽数收入囊中,助力大明共和国快速复兴与发展,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大明共和国军队在清莱城稍作休整后,士兵们恢复了体力,士气高昂,便向着暹罗腹地稳步进发。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暹罗军队的顽强抵抗。披耶·却克里充分利用暹罗复杂多变的地形,在各个险要关卡布置了重兵,这些关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给大明共和国军队的推进制造了重重麻烦,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一想到暹罗丰富的资源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改变,王浩和他的士兵们便充满了斗志,疯狂地发起进攻。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大明共和国军队与暹罗军在一条狭窄的山谷中狭路相逢。这条山谷两侧山峰陡峭,山谷幽深,宛如一条天然的陷阱。披耶·却克里亲自坐镇指挥暹罗军,他站在高处,看着山谷中的大明共和国军队,心中充满了自信。他凭借山谷得天独厚的险要地势,对大明共和国军队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击。暹罗军居高临下,枪炮声震耳欲聋,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试图将大明共和国军队困死在山谷之中。暹罗军此次投入了5000兵力,凭借地理优势,对王浩部队形成包围之势。
大明共和国军队单兵配备的新型步枪不仅射程远,能在远距离精准打击敌人,精度高,每一发子弹都能准确命中目标,而且可靠性强,在恶劣的战斗环境中也能稳定发挥。基层部队配备了充足的轻重机枪,这些机枪与步兵紧密配合,步兵在机枪的火力掩护下灵活推进,机枪手则凭借精准的射击压制敌人,构建起强大的火力网,给予敌人有力回击,让暹罗军的进攻一次次被击退。战士们单兵素质极高,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无论是体能,他们拥有强壮的体魄和坚韧的耐力,还是射击技巧,他们百发百中,弹无虚发,亦或是战术素养,他们能熟练运用各种战术,配合默契,都远超常人。
王浩冷静沉着地观察着战场局势,他的眼神犀利而敏锐,很快发现暹罗军的火力主要集中在山谷的两侧。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经过短暂思考,他果断决定再次采用迂回战术,同时命令部队运用三三制战术展开进攻。三三制战术下,士兵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配合、交替掩护前进,每个小组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进攻,有的负责掩护,有的负责支援,灵活应对敌人的攻击,如同灵动的猎豹,在战场上穿梭自如。
他命令左海棠率领800人的部队,从山谷的一侧悄悄绕到暹罗军的后方,发动突然袭击。左海棠领命后,带领部队沿着山谷的一侧小心翼翼地前行。他们悄无声息地穿过茂密的丛林,丛林中荆棘丛生,蚊虫肆虐,但士兵们毫无怨言,成功避开了暹罗军的巡逻队伍。终于,左海棠的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了暹罗军的后方。他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呐喊着冲向暹罗军,向暹罗军发起了猛烈攻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打破了战场的僵持局面。
暹罗军后方突然遭到袭击,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指挥系统彻底瘫痪。披耶·却克里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想到大明共和国军队竟如此足智多谋,战术运用如此巧妙。他急忙抽调兵力,回防后方,但为时已晚,军心已乱。王浩见时机成熟,立刻率领主力部队发起总攻。一时间,大明共和国军队的枪炮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响彻整个山谷,仿佛要将山谷震塌。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大明共和国军队凭借着卓越的战斗力、得当的战术运用以及对国家使命的坚定信念,成功突破了暹罗军的防线。此役,大明共和国军队以仅牺牲10人、受伤20人的极小伤亡代价,便重创敌军,歼灭暹罗军1000余人,缴获各类火枪800余支以及大量弹药,取得了一场辉煌的以少胜多的胜利。
披耶·却克里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部再次撤离,他的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他深知,自己必须尽快想出新的防御策略,否则暹罗必将危在旦夕,国家的命运悬于一线。
大明共和国军队继续向前稳步推进,一路上,他们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王浩深知,赢得民心对于长期统治和获取资源至关重要。他时常深入百姓之中,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大明共和国的发展理念,告诉百姓,占领暹罗是为了整合资源,共同发展,未来暹罗人民也将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福祉。他会坐在百姓中间,拉着百姓的手,真诚地说:“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建设。我们会修建更好的道路,建造更多的学校和医院,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虽然仍有部分百姓心存疑虑,但在王浩真诚的态度和实际行动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并配合大明共和国军队的行动。
诗丽黛薇公主并未就此放弃抵抗。她犹如一头困兽,虽身处绝境却依然顽强,不断地招募新兵,加大军队的训练力度,日夜操练,全力准备与大明共和国军队进行最后的生死决战。她每天都会去军营巡视,鼓励士兵们坚持下去。尽管向西班牙求援失败,但她仍在想尽办法寻找其他出路,试图挽回暹罗的危局,她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为了暹罗的未来,她要做最后的挣扎。
在王浩的带领下,大明共和国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向着暹罗的首都曼谷迅速逼近。此时的曼谷城内,诗丽黛薇公主和巴颂等人正在紧张地部署防御工事。他们日夜不停地商议着战术,检查着每一处防御设施。诗丽黛薇公主面色凝重地对巴颂说:“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我们一定要守住曼谷,绝不能让侵略者得逞。”巴颂坚定地点点头,回答道:“公主殿下放心,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与曼谷共存亡。”他们心里明白,一场决定暹罗命运的终极决战即将拉开帷幕,这将是一场生死较量,暹罗的未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