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宗族教育(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最新章节。

大明的西城区人流随着铁路不断往返,形成了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打卡点。

不管是官员还是书生,亦或是商贾、农户。

只要到京城的就会被推荐到车站蹲点,看看那宏伟的人造机械。

京城能够提供马匹和马车通行的道路叫【马路】,算得上是旧词新用,取自《左传》中的“褚师子申遇公于马路之衢”的马路。

而【铁路】就是新词了,一些官员觉得,比起【铁路】从那铁道来看,叫【铁道】更加贴切。

不过,文人咬文嚼字,就和朝廷没有什么关系了。

两个词,朝廷都会用,而普遍用法,则是选取民间接受程度最高的【铁路】。

或者,这其中还有【马路】这个词的功劳,百姓叫起来都顺口了。

看着蒸汽机在远远就喷出浓厚的白雾,第一次看到的人,都会将其和龙给连系到一起。

至于为什么不是蛇,看看圣人亲笔赐名【发展】二字挂在车头就知道了。

发展号作为这个世界上的第一辆火车,在京城的人其实对其所代表的意义没有太过深入的理解。

文人也大多如此,只有在格致院或者学校之中,教师或者院士通过格致院的报纸,也或是本来身边就有参与者的那一小撮人知道,火车已然改变了大明。

火车规划考察的动作瞒不了那些时刻盯着朝廷的人,退休的官员也好,大型商会的商人也罢,甚至是自负传承之家的族长,都会时时刻刻打听工程队的消息。

很显然,火车的大运力,对于沿途地方的发展所产生的预期效果,他们都能想得到。

不过,早在他们之前,朱祁钰就已经让户部提前征收了大部分的土地,而地质考察的官吏,在靠近城镇的地方,就算是考察山林,也绕不开那些宗族。

乡绅士族们,手中握着从元朝甚至是宋朝就印有官印的地契,城镇周围的田地也或是山林,很多都是属于他们的。

这方面,以往都是被忽略的,毕竟都习以为常了。

可当陈循收到来自工部提交的征收土地预算时,简直就想直接用抢的来得简单些。

华夏每逢天灾时,乡绅富户都会大量收买那些身强力壮的人,为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土地。

而从范仲淹开始,文人以家族为单位,大量购入土地,让家中威望最高的人管理族田,小辈则是从族田之中获益,得以读书进学。

最主要的,这不是血脉的关系,只要是同姓,就能享受一个姓氏家族所提供的各种福利。

这样的模式开展,关键就在于科举。

一族之中,就算有一百个男孩,可其中并不一定能考出一个进士,可若是一千个呢?

而那些考中的人,有义务,也必须提携宗族,置义塾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栗。

这便是鼎鼎大名的《钱氏家训》,而这个家训,本身的意义就是通过自己建学校,救济同姓的人,让自己宗族能不断有人当官。

当了官之后,再反哺宗族,渐渐的,江南大族就孕育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