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离愁(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剑澜》最新章节。
“想离开?哪有这么容易!”柴煌在一旁插着话,显然不想这么轻易地放过唐义和晴儿。
“放肆!”柴熙突然喝止了柴煌,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可知道此人是谁?她可是... ”
“别说了!” 晴儿打断了柴熙的话,语气中带着一丝命令的意味,“放我们走就行!”。
柴熙见晴儿如此强势,便没有再坚持,他立即遣散了那些围上来的官差,示意他们放行,柴煌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见到大哥如此,也只能退到一边让开了路。
唐义一脸茫然地看着这一切,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突然对他们如此客气,而晴儿这边也对柴熙进行了道谢,她挂起笑容,俏皮道:“谢了,柴公子,日后我会在爹爹那里给你美言几句的”。
说罢,晴儿领着唐义离开了。而柴熙则还在目送着晴儿的背影,眼中满是不舍和留恋。
柴煌看着柴熙那痴迷的样子,挥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忍不住打趣道:“喂,大哥,你今天是撞鬼了,怎么对别人如此温柔?我还从没见过你对谁这么客气过呢”。
柴熙被柴煌的话惊醒,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他连忙调整了一下情绪,故作咳嗽了两声,试图掩盖自己的尴尬,说道:“咳咳,无事无事”
看到大哥这般,柴煌心中不禁产生了好奇,他知道大哥一向沉稳,很少会对陌生人产生如此强烈的兴趣,但想起刚才晴儿的容貌和气质,确实非同一般,便问道:“大哥,那女子究竟是什么来头?莫非是京城里的哪位老爷的千金?但咱爹可是岳州知府,也不至于如此吧!”。
柴熙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你可认识我们岳州府的岳阳王”。
柴煌听罢,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挠了挠头,有些尴尬地说道:“这可是帝王家的事,我哪有那本事去认识”。
看到柴煌的吊儿郎当的反应,柴熙心中不禁感到好笑,于是继续说道:“不认识就对了,那姑娘正是岳阳王之女,婧阳郡主!”
此话一出,柴煌顿时瞪大了眼睛。他难以置信地看着柴熙,结结巴巴地说道:“什么?那女子竟然是婧阳郡主?这...怎么可能!你是不是弄错了...”
柴熙此时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好似在回忆着什么,说道:“错不了,我年幼时便与婧阳郡主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了”。
“啊...这...这婧阳公主脾气火爆,要是回去与王爷告状,我等岂不是麻烦大了...”柴煌担心起来,脸色吓得铁青。
柴熙看着柴煌焦急的样子,安慰道:“别担心,婧阳郡主虽然身份高贵,但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只要我们诚心道歉,她应该会原谅我们的”。
听到柴熙的建议,柴煌立刻表示赞同: “好,我这就准备一些厚礼,送去王府!”。
岳阳王府处,这里的大门高大而厚重,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书写着“岳阳王府”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气势磅礴。
王府内宽敞大气,庭院中种植着各种名贵的花草树木,花香扑鼻,而中央有一座造型别致的假山,假山上流水潺潺。下人们正在庭院中各自忙活着,但他们脚步轻盈,并未让人感到吵闹。
王府的一处书房内,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洒落,为书房带来了一丝温暖而明亮的气息。
书房的布置简约而精致,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以及治国方略,风土人情等,无所不包。
书房的角落里摆放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的盆栽,绿意盎然,令原本单调的书房内添加了一分生机。
书房中间可以看到一张宽大的书桌,桌面上的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而桌前是一个气质高贵的男子正认真看着书,他坐姿挺拔,身上穿着红色的五爪龙袍,那头发也被整齐地梳理成发髻,并佩戴着一顶精致的玉冠,气质相得益彰。
这时,门外传来一位太监的声音:“世子殿下,岳州知府的二公子前来送礼,王爷说让您去接待”。
这位在书房中气质非凡的男子正是岳阳王长子朱季景,他放下手中的书,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沉稳地回答道:“知道了,让他们在大堂等候吧”。
“是”太监恭敬地应道,随后,脚步声渐行渐远。
王府大堂内,宽敞明亮,几根巨大的红色柱子支撑起高高的屋顶,显得气派不已。柴煌正站在大堂中央,与几位搬东西的下人一起等候着,他的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几分不耐烦。
“公子,我们还要等多久啊?”一位下人忍不住问道。
柴煌瞪了下人一眼,然后小声骂道:“闭嘴!既然是来送礼的,王爷事务繁忙,我们稍等片刻也是应该的!”。
就在说话之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柴煌立刻收敛心神,整理好衣衫,准备迎接岳阳王。
朱季景走进大堂,柴煌见状,立刻上前恭敬作揖道:“哎呀,是世子殿下呀,小人有礼了”。
朱季景露出微笑,轻声说道:“柴公子不必多礼,让你久等了,实属抱歉”。
“世子殿下言重了!”柴煌笑着恭敬道,“能够前来王府送礼,实乃小人之幸,王爷和世子事务繁忙,我们等候片刻也是应该的”。
“不知此次柴公子是何原因来送礼呢?”朱季景礼貌问道。
“这...”柴煌尴尬起来,说话也变得吞吞吐吐的,“小人与郡主殿下发生了点小误会,所以特送来一些小小薄礼,赔礼道歉的,不过您放心,郡主殿下安然无恙”。
“你是说晴儿?”朱季景眼神突然变得担忧起来,“她现在何处?”。
柴煌听到这话,一脸疑惑,回答道:“回世子殿下,郡主殿下刚刚与一位名叫唐义的年轻男子一同前往我府衙上办理路引,按理说,他应该已经回来了,莫不是有什么事耽搁了吧”。
朱季景闻言,眉头紧锁,随即对柴煌说道:“柴公子,多谢今日来访,不过,我现在有急事需要处理,不能继续陪你了,恕招待不周,请自便吧!”。
说完,朱季景转身大步走出了大堂。柴煌见状,连忙上前行礼送别,脸上呈现出疑惑与不解。
岳阳城大道上,唐义与晴儿正在茫茫人海中走动着,此时唐义问道:“晴儿,我们这是要去何处?”。
“去渡口乘船咯”晴儿俏皮回答道。
“我们是要走水路吗”唐义继续问道。
晴儿点点头,开始解释道:“我们先乘船到武昌府,接着再骑马至随州,最后北上到郑州嵩山”。
唐义听着晴儿的计划,眉头微皱,他看了看周围忙碌的人群,又看了看晴儿那充满期待的眼神,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这时,唐义回想起刚刚在府衙发生的事,不禁问道:“晴儿,为何刚刚府衙里的那大公子对你如此恭敬,而且他看你的眼神...好像对你有意思...”。
晴儿听到唐义这醋意十足的话,捂着嘴偷笑起来,说道:“那柴公子与我是从小玩到大的,他爹与我爹是故交,所以他自然就对我客气咯”。
“从小...玩到大吗...”唐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好似是有点嫉妒和不安,“那...晴儿...对他有没有意思呢...”。
晴儿察觉到了唐义脸色略微难看,便轻轻拍了拍唐义的头,调戏道:“笨蛋!我与他只是从小玩到大,对他才没有感觉呢!怎么?吃醋啦?”。
“才...才没有!我只是担心晴儿被柴家公子骗了而已!”唐义被晴儿调侃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挠了挠头,试图掩饰自己的尴尬。
晴儿眯着眼睛偷笑着,唐义又问:“那晴儿的爹是做什么的?”。
说到这,晴儿瞬间语无伦次起来,眼珠左右摆动着,说道:“我爹...我爹以前是他们家的厨子...所以...打小就在他们家长大啦!”。
唐义呆呆地看着晴儿,半天没有说话,而晴儿突然认真道:“那阿义相信我吗?”。
唐义听到这话立即严肃起来,一本正经地回答道:“相信!”。
晴儿满意地笑了,她牵起唐义的手,加速向前跑起来:“好了好了,我们赶紧去找船只吧,否则天色就晚了!”。
唐义被晴儿突如其来的牵手吓了一跳,随后脸上泛起一丝通红,他看着眼前晴儿的背影,感受着她手中的温暖,不觉欣慰地笑了起来。
二人来到岳阳城的渡口,寻找着合适的船只,不久,经过一番认真搜寻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艘即将启程前往武昌府的客船。
船夫热情地招待二人上船,待船只启程后,突然,岸上传来一阵呼喊声:“晴儿!”。
唐义与晴儿不约而同地朝着岸上看去,只见是朱季景与一众人站在岸边,正望着他们。
晴儿看到是自己的哥哥,没有回应,反而是躲进了船里。
“晴儿,岸上那个人好像在叫你,你认识吗?”唐义指着岸边的朱季景问道。
晴儿摇摇头,装作浑然不知的样子,说道:“你听错啦,我根本不认识那人,好了,湖上风冷,进来避避吧!”。
唐义听到晴儿否认后,便也不再理会,一起坐到船里去了。
朱季景看到船只逐渐走远,脸上也露出失落的神情,这时一位老者不知从何处轻功而来,他身穿白色道袍,胡须与头发已经发白,身后背着数把剑,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世子殿下,听说你找到晴儿了”老者稳住阵脚后,便问道。
朱季景望着平静的洞庭湖,无力说道:“不过她已经乘船走了”。
“这...怎会如此...”老者不解道。
朱季景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对老者鞠躬作揖道:“玄明道长,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长可否帮我”。
玄明道长见状,立即扶起朱季景的双臂,说道:“世子殿下不必行此大礼,有何事与老夫说便是,若是老夫力所能及的事,老夫绝不推迟”。
“晴儿可能前往武昌方向去了,您是晴儿的师父,平时晴儿也跟您最亲,道长可否帮我去劝说晴儿回来,晴儿处世不深,父王也很担心她”朱季景说出了自己的请求,话语间透露出礼貌与恭敬。
“好!此等小事老夫义不容辞,请世子殿下放心,老夫定会把晴儿带回来!”玄明道长也作揖回礼道。
朱季景听罢,心中感激不尽,他再次鞠躬,诚恳地说道:“多谢道长仗义相助,季景感激不尽。若晴儿能平安归来,愿以重礼相谢。”
玄明道长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世子殿下错怪老夫了,晴儿如同老夫的孙女一般,自当尽力寻找,只愿晴儿能早日回到殿下和王爷身边,不必重礼相谢” 。
“我听闻晴儿身边跟着一名叫唐义的人,道长若找不到晴儿,可打听打听此人”朱季景解释道。
“好,事不宜迟,老夫去去便回!”说罢,玄明道长轻功离去,很快便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朱季景望着玄明道长离去的方向,面色凝重,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