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河北巨变(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之新晋绥军》最新章节。

第 237 章 河北巨变

对于这个突变,阎锡山和一众第二战区长官部的将领们也看到了这产生的影响,于是命令李志坚全权处理这个事情的后遗症。

同时将34军的部署进行了微调,将原本在阳泉、晋中的驻地,换成驻军阳泉和长治,加强了长治方向的防守力量。

从感情上讲李志坚对于庞炳勋是既同情又觉得可惜,一直在河北平原这种地方待着,且后方的援助时有时无,的确让人绝望,换一个人长久在这种没有希望的日子里也会逐渐的消沉。

但是庞炳勋毕竟不同于孙殿英,庞在大战台儿庄之中是出了名的抗日英雄,之后数年也是始终坚持抵抗日军。

他通过情报线了解到了庞炳勋投降的过程,是在战斗中大部队被打乱,他和儿子以及少数几个人藏到了一个山洞里,之后被孙殿英知道报告给了日军,日军到了庞藏身的地方将庞包围后,庞才投降的。

他知道庞投敌实非自愿后,基于英雄惜英雄的心结,就准备搭救一下。

此时庞已经在安阳就任为汪精卫征服的24集团军司令,还没等他行动,从情报线又传回消息,庞被军统策反,准备复返国军时,庞行动拖延错过了联系时间,被日军发觉,将庞部调到别处。

此时,李志坚也就断了搭救庞炳勋的心思,庞炳勋在有机会反正得时候还行动拖延,不管是其内心是否情愿,都看出其行动的迟缓,已经不复英雄往日的光彩。他自己都如此,其他人进行搭救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但是李志坚一直犹豫该如何挽回庞炳勋、孙殿英投敌的影响。河北省主席的职务,国府中央已经任命了原四十军副军长马法五来代理。

现在的河北省主席,根本没其他人愿意来接任,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做的比庞炳勋好。

在现在除了张家口的守军外,国府在河北的抗战力量就剩下了40军剩余的不到一个师的兵力。

李志坚专门派人去和马法五进行联系,告知如再遇到日军大兵来犯,可以通过白陉退到晋城,43军会进行接应。

现在的40军和第八集团军是唇亡齿寒,必须要抱团取暖,相互策应,马法五现在最大的依靠也就剩下晋绥军,周围再无其他国军力量,所以也是积极靠拢,甚至流露出投靠的意愿。

对此,李志坚将马法五的意愿传递给阎锡山,阎锡山回电,暂时先不要公开,40军原属于西北军,西北军毕竟不同于陕军,陕军杨虎城余部只剩下3个不满员的军,而现在西北军剩余的力量还较多,力量分散在各地,这时候公开,会让国府更加警惕,对山西大局不利。

且40军剩余的这点兵力,对阎锡山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在抵抗日军上可以起到的作用也有限,由李志坚酌情帮衬就可。

于是,李志坚将在缴获的日军装备抽出一部分,给马法五援助了100挺轻机枪、100具掷弹筒以及相应的弹药,40军现在虚弱至极,只能进行游击作战,所以就给其的补充都是一些轻武器。这样既强化了一些自卫能力,又可以方便部队机动。同时为了加强联系,又给其援助了几部单线联系的电台。

由于庞炳勋的24集团军投敌,还产生了一些别的影响。

重庆国府决定将在山西的中央军以增援他地抗日需要而调出。

现在驻在山西的中央军已经没有任何驻防的意义,晋绥军的实力较大,驻守山西的中央军的待遇和装备都不如晋绥军,这样一直下去,还会造成军心不稳,于是决定将中央军全部撤走。

在山西的中央军总共有第14集团军和第3军,第3军一直在中条山驻守,这次河北巨变,紧邻的晋南必须保有较多的力量,就保留第3军暂时继续驻防,14集团军不再驻守山西。

国府中央对于14集团军现在也有了一定的防备,在山西驻防几年,没有向中央反馈过几次晋绥军的情况,反而屡屡给晋绥军说好话。随着晋绥军和山西在国内影响的持续扩大,内心开始有了怀疑的重庆国府军委会,决定对14集团军的实力进行了削弱。

辖下的第9军转隶到37集团军,高桂滋的17军转隶到第5集团军,司令官刘茂恩随集团军司令部到达河南。

不过在驻防河南后,又发现14集团军被削弱到力量太过于单薄,于是军政部又给了14集团军暂编第4军的番号,由谢辅三任军长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