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权衡之道(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秦朝历险记》最新章节。
商鞅建议道:";可以加强边境检查,严防楚国密探入境。同时,也要在军中和官场中排查可疑人员,杜绝泄密可能。";
赢驷果断道:";就依商君之见。我这就去安排。";
***
数日后,嬴渠梁召集朝议,商讨变法深化事宜。大殿之上,文武大臣济济一堂。
";诸位爱卿,";嬴渠梁开门见山,";变法十三年,成效显着。如今,朕欲进一步深化变法,确保其成果长久不变。请诸位各抒己见。";
商鞅首先发言:";陛下,臣认为,变法深化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司法机构,确保法律公正实施;二是扩大教育范围,在全国建立更多学堂,培养变法人才;三是深化经济改革,鼓励商业发展,提升国家财力。";
卫鞅(原卫国大夫,后投奔秦国,支持变法)紧接着说:";商君所言极是。臣补充一点,应当重视官员选拔和考核,确保执行变法的人员都是忠诚可靠、能力出众之辈。";
甘龙(秦国老臣,保守派代表)则持不同意见:";陛下,变法十三年,国力确有增强。但臣认为,变法已见成效,无需再做大的调整。应当稳定现状,巩固成果。过度变革,反而可能引起动荡。";
商鞅反驳道:";甘大人之言有失偏颇。变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止步不前,旧势力必然卷土重来,前功尽弃。";
嬴渠梁听了各方意见,最终拍板:";朕认为,商君和卫大人所言有理。变法必须继续深化,不能半途而废。同时,也要注意稳步推进,避免引起太大震动。具体措施如下:一、完善法律体系,确保公正司法;二、扩大教育范围,培养变法人才;三、完善官员考核机制,选拔忠诚能干之士;四、鼓励商业发展,增强国力。";
众臣纷纷称是,朝议结束。但在大臣们离去后,甘龙和几位保守派大臣聚在一起,低声交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商鞅变法日益深入,我等地位岌岌可危。";甘龙忧心忡忡地说。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是啊,若任由他继续下去,我等家族几百年积累的特权将荡然无存。";
甘龙环顾四周,确保无人偷听后,低声道:";诸位,时不我待。我已联系了魏国和赵国的几位故交,他们愿意在关键时刻助我们一臂之力。";
众人神色各异,有人惊讶,有人犹豫,但更多的是认同。一位年长的大臣提醒道:";此事关系重大,需谨慎行事。太子赢驷是商鞅的坚定支持者,若他发现我们的计划......";
甘龙自信地说:";无需担忧。太子虽支持变法,但他终究年轻,经验不足。我们可以寻找合适时机,挑拨他与商鞅的关系。只要两人不合,变法根基就会动摇。";
众人点头表示认同,随后各自散去,不动声色地离开宫殿。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番密谋已被赢虔的一名心腹偷听到了。当日傍晚,赢虔便将此事报告给了太子赢驷。
***
秦王宫内,赢驷听完赢虔的汇报,面色凝重:";你确定他们提到了魏国和赵国?";
赢虔肯定地说:";千真万确。甘龙明确表示已经联系了魏赵两国的故交,准备在关键时刻出手。";
赢驷眉头紧锁:";果然如此。早前楚使拜访商君,如今又有魏赵两国参与,看来六国是想联手对付我秦啊。";
赢虔分析道:";他们表面上针对商君,实则是为了阻止变法,削弱我秦国力。这些旧族大臣,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勾结外敌,实在可恨!";
赢驷沉思片刻:";此事非同小可。我们要一面加强防范,一面收集证据。若能抓住他们通敌的把柄,便可一举将他们铲除,彻底肃清朝中阻力。";
赢虔建议道:";不如派密探跟踪甘龙等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同时,也要加强对商君的保护,防止他们暗中行刺。";
赢驷点头:";就这么办。此事你亲自负责,务必小心谨慎,不要打草惊蛇。同时,我会向父王汇报,做好应对准备。";
赢虔起身告辞:";兄长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守护变法成果。";
***
魏舒寝宫内,她正与梓萱公主品茶叙话。经过数日相处,两人已颇为投缘。
";夫人精通琴棋书画,又通晓政事,实在令人佩服。";梓萱由衷赞叹道。
魏舒谦虚地笑了笑:";公主过奖了。我不过是在秦宫多年,略有所学罢了。公主才学出众,气质高雅,想必在家乡时也受过良好教育。";
梓萱叹息一声:";家乡虽重视女子教育,但多局限于琴棋书画,对政事却少有涉猎。夫人能参与国事,实在令人羡慕。";
魏舒若有所思:";秦国变法以来,风气大变。女子地位虽不及男子,但已比过去提高许多。商君曾说,人才不分男女,皆可为国效力。";
梓萱眼前一亮:";商君如此开明?我只听说他变法严苛,却不知还有这等见识。";
魏舒点头:";商君智慧超群,见识非凡。正因有他辅佐,秦国才能日益强盛。说起来,公主初到秦国,可曾见过商君?";
梓萱摇头:";尚未得见。不过,常听大王和殿下提起他,言语间多有敬佩。";
魏舒笑道:";改日我引见你们认识。商君虽地位显赫,却为人谦和,从不倨傲。";
正说话间,外面传来通报:";太子殿下到。";
赢驷快步入内,见梓萱也在,先向两人行礼,然后对魏舒道:";母妃,有要事相商。";
魏舒会意,对梓萱道:";公主先行休息,我与太子有事商谈。";
梓萱起身告辞,离开寝宫。
待梓萱走后,赢驷神色凝重地将甘龙等人密谋一事告诉了魏舒。
魏舒听完,面色不变,但眼中闪过一丝寒意:";果然如此。我早就觉得甘龙等人表面顺从,实则暗藏祸心。如今竟敢勾结外敌,实在该杀!";
赢驷忧心忡忡:";此事关系重大,一时难以定夺。我担心,若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朝中动荡,影响变法进程。";
魏舒沉思片刻:";此事要稳妥处理。首先,加强对商君的保护,防止刺杀;其次,密查甘龙等人的动向,收集通敌证据;最后,适时向大王禀报,等待时机一举拿下。";
赢驷点头表示赞同:";母妃所言极是。我已命赢虔负责此事,密查甘龙等人的一举一动。";
魏舒提醒道:";还有一事需要注意。那位楚国嬿筠,举止不凡,心思缜密,似与一般入宫女子不同。你要留心她的动向,防止她成为楚国安插在秦宫的耳目。";
赢驷恍然大悟:";母妃慧眼如炬。嬿筠确实非比寻常,我会暗中安排人监视她的行动。";
魏舒又道:";这些日子,你要多陪在大王身边,防止有人离间你与商君的关系。同时,也要与商君多加沟通,确保变法顺利推进。";
赢驷郑重承诺:";母妃放心,我定当谨慎行事。";
***
与此同时,商鞅府上,他正在与几位学者讨论《商君书》的修订事宜。
";《法制》、《农战》两篇已经完成修订,更加系统全面。";一位学者汇报道。
商鞅满意地点头:";很好。这两篇是变法核心,必须详尽明确。《去强》一篇如何?";
另一位学者回答:";正在修订中。这篇关乎如何削弱世族权力,建立中央集权,内容较为敏感,需要谨慎措辞。";
商鞅思索片刻:";此篇至关重要,但确实需要谨慎。措辞上可以婉转些,但原则不能动摇。变法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世袭特权,建立贤能政治。此点必须明确。";
学者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正讨论间,杜阳匆匆而来:";大人,太子派人来报,说是发现甘龙等人密谋反对变法,甚至可能勾结外敌。";
商鞅神色不变,平静地说:";意料之中。变法触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反抗在所难免。不过,勾结外敌就是大罪了。";
杜阳担忧道:";大人,他们首要目标可能是您。还请多加小心。";
商鞅淡然一笑:";为变法而死,乃是我的荣幸。不过,现在还不是牺牲的时候。变法尚未完全成功,我还有责任在身。";
他转向学者们:";诸位,《商君书》的修订工作要加快进度。这不仅是一部着作,更是变法的理论基础,必须尽快完成并广泛传播。";
学者们齐声应诺:";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大人重托!";
商鞅又对杜阳说:";派人去见太子,告诉他,我已知晓此事。请他密切关注甘龙等人动向,同时加强对嬴渠梁的保护,防止他们对国王不利。";
杜阳领命而去。
商鞅独自一人来到书房,取出一份秦国地图,仔细研究。在他的构想中,秦国不仅要内政强盛,还要逐步向外扩张,最终一统天下。但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商君,打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商鞅抬头,只见太子赢驷站在门口。他连忙起身相迎:";太子深夜来访,可是有要事?";
赢驷神色凝重地走进书房:";商君,甘龙等人的阴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据密报,他们不仅联系了魏赵两国,还暗中勾结了楚国和韩国的某些势力。他们计划在近期一次大型活动中制造混乱,趁机行刺你和父王。";
商鞅脸色一变:";有确凿证据吗?";
赢驷摇头:";目前只是密报,尚无实证。但风声已经很紧,不得不防。";
商鞅沉思片刻:";如此说来,近期的西山大典就很危险了。那是庆祝西山战胜的盛会,嬴渠梁一定会出席,我也会在场。";
赢驷点头:";正是此事令我担忧。父王已经下令,要在西山大典上表彰有功将士,同时宣布一系列变法新政。若甘龙等人真要行动,这无疑是最佳时机。";
商鞅果断道:";不能取消大典,那会被视为示弱。我们应该加强防范,同时设下陷阱,引蛇出洞。";
赢驷眼前一亮:";商君有何妙计?";
商鞅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赢驷听完,连连点头,称赞道:";此计甚妙!既能保证大典安全进行,又能引出内奸,一举两得。";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后,赢驷起身告辞。临行前,他郑重地说:";商君,此次若能成功,将彻底肃清朝中阻力,变法将无后顾之忧。";
商鞅点头:";变法十三年,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如今,我们需要确保这些成果能够长久保持,不被逆转。这不仅关乎秦国强盛,更关乎变法理念的传承。";
赢驷深以为然:";商君放心,我会竭尽全力,确保变法成果不被破坏。";
***
西山大典如期举行。这一天,秦国君臣齐聚西山脚下的广场,庆祝战胜韩国的胜利。广场上旌旗飘扬,士兵列队,气氛庄严而热烈。
嬴渠梁端坐在高台上,身旁是太子赢驷和二公子赢虔。商鞅作为首席大臣,站在台阶一侧。朝中大臣按位次排列,其中也包括甘龙等保守派人物。
大典开始,首先是对战功卓着的将士进行表彰。一位位勇士走上高台,接受嬴渠梁的赏赐和褒奖。这些人大多出身平民,靠战功获得了爵位和土地,正是军功爵制的受益者。
表彰结束后,嬴渠梁宣布了一系列变法新政:进一步完善县制,扩大土地私有化范围,建立更多学堂,推广新式农具,等等。这些措施都是变法深化的具体体现,引发了在场民众的热烈掌声。
甘龙等保守派大臣虽然面带笑容,但眼中却闪烁着不满和焦虑。他们私下交换着眼色,似乎在等待某个时机。
正当嬴渠梁准备宣布最后一项决定时,人群中突然骚动起来。一名男子大喊";商鞅卖国";,同时从怀中掏出一柄短剑,向高台冲去。
守卫立即上前拦截,但那人身手敏捷,一时难以制服。就在这混乱之际,甘龙等人也有所行动,他们试图靠近高台,似乎想趁乱行刺。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早有埋伏的秦军突然出现,将他们团团围住。同时,那名持剑男子也被赢虔的亲兵制服。
嬴渠梁面色阴沉地站起身,厉声道:";甘龙,你们果然图谋不轨!";
甘龙面如土色,结结巴巴地辩解:";陛下明察,我等只是见情况危急,想上前保护陛下......";
赢虔冷笑一声,将一封密信递给嬴渠梁:";父王,这是从那刺客身上搜出的信件,上面有甘龙的印章。";
嬴渠梁接过信件,快速浏览后,勃然大怒:";好个甘龙!竟敢勾结外敌,意图行刺朕和商君,罪不容诛!";
商鞅这时上前,沉声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应当彻查。不仅是甘龙,还有与他勾结的朝中官员和外国势力,都应一并查处,以儆效尤。";
嬴渠梁点头:";商君所言极是。赢虔,立即带兵将甘龙等人押下,严加审讯。同时,派密探彻查此案,不放过任何一个涉案人员。";
赢虔领命,带兵将甘龙等人押走。大典虽受到干扰,但很快恢复了秩序,按计划完成了后续仪式。
当晚,秦王宫内,嬴渠梁召见商鞅、赢驷和赢虔,商议甘龙案的处理。
";审讯有结果了吗?";嬴渠梁问道。
赢虔回答:";甘龙已经招供,承认与魏、赵、楚、韩四国密使有联系,图谋刺杀商君,破坏变法。同时,朝中还有七名大臣参与了密谋,现已全部拿下。";
嬴渠梁怒不可遏:";好个甘龙!为一己私利,竟敢勾结外敌,谋害忠良!依律当如何处置?";
商鞅答道:";按《秦律》,谋反大罪,当诛九族。不过,此案涉及朝中多位重臣,若全部严惩,恐影响朝局稳定。臣建议,主犯甘龙处以极刑,其余从犯视情节轻重,分别处置。";
赢驷补充道:";还应借此机会,对朝中官员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提拔忠于变法的人才,确保朝政稳定。";
嬴渠梁点头同意:";就依商君和太子之见。明日上朝,宣布此事,震慑宵小。同时,也要对外宣示秦国的坚决态度,不容他国干涉我内政。";
商鞅又提议:";此次事件,虽因我等提前防范而未酿成大祸,但也暴露出我们在安全防范上的不足。建议加强宫廷和重要场所的警卫,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嬴渠梁赞同地说:";商君所言极是。命赢虔负责此事,重新编组禁卫,加强防范。";
赢虔领命而去,嬴渠梁又对商鞅和赢驷说:";此次事件虽然惊险,但也是一次机会。借此肃清朝中阻力,可以让变法更加顺利地推进。";
商鞅深以为然:";陛下明见。变法至今,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如今,朝中阻力清除,民心所向,变法将进入全新阶段,秦国也将迎来更加强盛的未来。";
赢驷听了商鞅的话,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作为未来的秦王,他肩负着继承和发展变法成果的重任。而商鞅,这位伟大的变法者,也将永远被秦国历史铭记。
变法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在商鞅、嬴渠梁和赢驷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秦国正走向富强。这不仅是一国之变,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其影响将延续千年,彪炳史册。
此时的商鞅,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引领着秦国走向强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思想财富。他的名字,将与这段波澜壮阔的变法历史一起,被永远铭记。
";变法固根基,强敌不足惧。内忧方消除,秦国展宏图。";——后人评价甘龙案后变法新局面时所作,道出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