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变法深化(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秦朝历险记》最新章节。

<div class="tt-title">第191章 变法深化

公元前350年(孝公十二年),寒冬已尽,春意渐浓。周绍一案平息后,商鞅变法进入更加深入的阶段。这一日,商鞅府邸内灯火通明,各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讨论权力下放后的工作安排。

&#34;诸位,&#34;商鞅环视众人,语气平和而坚定,&#34;权力下放已有三月,各自负责的工作进展如何?请逐一汇报。&#34;

杜阳首先起身,拱手道:&#34;大人,县制改革已全面铺开。三十六县皆已按新制运行,县令权责明确,民政、农事、税收各有专人负责。效率提高近三成。&#34;

&#34;不错。&#34;商鞅满意地点头,&#34;县制是变法根基,务必抓紧抓实。遇到什么困难没有?&#34;

杜阳犹豫片刻:&#34;有个问题,部分县令反映,原旧族在地方盘根错节,时有阻挠。虽不明显对抗,但暗中作梗。&#34;

商鞅沉思片刻:&#34;这是预料之中。旧势力根深蒂固,不会轻易退场。县令可采取&#39;扶新制旧&#39;策略,支持新兴地方力量,逐步削弱旧族影响。必要时,请太子派特使督导。&#34;

&#34;明白。&#34;杜阳恭敬应道。

王林接着报告军功爵制的完善情况:&#34;大人,新版军功爵制已实施两月。现在不仅看斩首数,更看战役贡献。这调动了将士积极性,也减少了冒功风气。&#34;

商鞅点头赞许:&#34;军功爵制是变法核心,关乎国家战力。若有问题,随时向我汇报。&#34;

&#34;还有一事,&#34;王林略显犹豫,&#34;魏、韩两国得知我军新制,似有模仿之意。边境密探传回消息,他们正暗中打探详情。&#34;

商鞅哈哈大笑:&#34;模仿有何妨?制度非一日之功,他们抄了皮,却难得髓。况且,我们会不断完善,始终领先一步。&#34;

众人闻言,也露出笑容。确实,变法已推行十二年,系统完整,其他国家就算模仿,也难以真正复制其成功。

赵统汇报了土地私有化的进展:&#34;大人,土地私有化推进顺利。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耕作积极性大增。今年春播面积预计增加两成,若无意外,秋收将创新高。&#34;

&#34;这是好事。&#34;商鞅说道,&#34;不过,也要防止土地兼并。定期检查土地分配情况,确保不出现大规模集中。富国先富民,若土地重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变法意义何在?&#34;

赵统立刻领会:&#34;大人放心,我已安排专人监管此事。一旦发现兼并倾向,立即干预。&#34;

商鞅继续询问其他方面的改革进展。众人汇报了商业市场规范化、度量衡统一、教育推广等各项工作,总体进展良好。

会议接近尾声,商鞅语重心长地说:&#34;诸位,权力下放不是我推卸责任,而是为了培养更多变法骨干,确保改革长久推行。希望大家各司其职,同时也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变法深入。&#34;

众人齐声应道:&#34;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大人重托!&#34;

散会后,杜阳独自留下,有话要说。

&#34;大人,&#34;杜阳神色凝重,&#34;有件事我很担心。周绍案后,旧族虽表面顺从,但暗中联系更加隐秘。据线人报告,魏国使者频繁与几家旧族秘会。&#34;

商鞅不以为意:&#34;这是意料之中。周绍被诛,他们更会抱团取暖。不过,有赢虔的密卫盯着,他们翻不起大浪。&#34;

杜阳仍然忧心:&#34;大人,我怕他们会......&#34;

&#34;会刺杀我?&#34;商鞅平静地说,&#34;这个可能我早已考虑过。但变法大业,岂能因个人安危而止步?&#34;

杜阳急切地说:&#34;大人,您是变法灵魂!若有不测,变法何以为继?&#34;

商鞅微微一笑:&#34;你错了。变法之所以能持续十二年,正因它不依赖于个人。制度成型,理念深入,已是大势所趋。即便没有我,太子也会继续推进。&#34;

杜阳感动得热泪盈眶:&#34;大人胸怀天下,令人敬佩。不过,还请多加小心。为了变法,为了秦国,您一定要保重。&#34;

商鞅拍拍他的肩膀:&#34;放心,我自会小心。去吧,明日还有县制改革会议,需要你主持。&#34;

杜阳告退后,商鞅独自在书房中沉思。变法十二年,成效显着,但也积累了太多敌人。周绍案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多挑战。不过,只要路线正确,方向不偏,再大的阻力也能克服。

次日清晨,太子赢驷来访。两人在花园中漫步交谈。

&#34;商君,&#34;赢驷神色轻松,&#34;我刚从几个县城巡视回来,变法成效确实显着。百姓安居乐业,市场繁荣,县令也工作得力。&#34;

商鞅欣慰地说:&#34;这都是太子督导有方。县制改革顺利,变法才有根基。&#34;

赢驷忽然压低声音:&#34;不过,我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地方的旧族,表面服从新制,实则暗中抵制。尤其是雍州几个县,情况较为严重。&#34;

&#34;雍州...&#34;商鞅沉吟道,&#34;那里确实是旧族势力集中地。杜阳昨日也提到了类似情况。&#34;

赢驷分析道:&#34;我认为,应该派特使前往,重点整顿。若发现阻挠变法者,严惩不贷。&#34;

商鞅思索片刻:&#34;太子所言有理。不过,此事需谨慎处理。若手段过重,反会激化矛盾。不如这样,由太子出面,宣布在雍州试点新的奖惩制度,鼓励支持变法者,震慑反对派。&#34;

赢驷眼前一亮:&#34;商君此计甚妙!既不直接冲突,又能达到目的。我立即着手准备。&#34;

正谈话间,一名侍卫匆匆而来:&#34;大人,太子,二公子求见,说有紧急军情。&#34;

二人对视一眼,立即前往会客厅。

赢虔一脸凝重地等候在那里。见二人进来,他立刻站起身。

&#34;兄长,商君,边境传来紧急消息。魏国集结大军,在河西一带活动,疑似准备进攻。&#34;

商鞅神色一凛:&#34;有多少兵力?&#34;

&#34;据密探回报,约五万人。&#34;赢虔回答,&#34;而且还在增援。&#34;

赢驷皱眉道:&#34;魏国为何突然调兵?我们近期并无与他们的摩擦。&#34;

赢虔解释道:&#34;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此次调兵与我国变法有关。魏国上层担忧我秦越来越强大,欲趁我变法调整之际,给予打击。&#34;

商鞅冷笑一声:&#34;这倒像是魏国的作风。不过,他们低估了我秦的实力。虔公子,秦军现在能调集多少兵力应对?&#34;

&#34;边境已有三万精兵驻守。若调集后备力量,三日内可增至六万。&#34;赢虔自信地说。

商鞅思索片刻:&#34;兵力上我们有优势。不过,不能轻敌。魏军战力不弱,且有名将率领。&#34;

赢驷果断道:&#34;我建议立即增兵边境,同时派使者前往魏国,了解情况,警告他们不要轻举妄动。&#34;

&#34;兵者诡道也。&#34;商鞅沉声道,&#34;既然魏国想打,我们就让他们打个空。命边境军队做出撤退态势,诱敌深入,然后伏击。&#34;

赢虔眼前一亮:&#34;商君此计甚妙!魏军若见我军撤退,必定追击,到时我军伏击,可大获全胜。&#34;

赢驷也点头赞同:&#34;就这么办。虔弟,你立即派人传令边境将领,按此计行事。同时,密卫也要加强情报收集,随时掌握魏军动向。&#34;

&#34;遵命!&#34;赢虔立刻告辞而去,安排军事部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