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朕也不怕做个暴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惹她干嘛?她眼里只有姐姐!》最新章节。

皇帝这一番话下来,可谓是丝毫不留情面,让大臣们大开眼界。

而此时,宁定公主那张毒嘴的是怎么来的,好像也有了解释——看来是和他们的皇帝一脉相承的!

果真是亲生父女。

大臣们一个个都不敢出声,只能静静地听着外面传来的板子与皮肉接触发出的闷响。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亲自监督刑罚,每一个板子都打得结结实实,声声入肉,棒棒碎骨,仿佛都能听到那皮开肉绽的疼痛,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耳边充斥着那几个被打的人的哀嚎声,皇帝却一言不发,只是让他们听着,这使得那股凉意从脚底直窜到天灵盖,令人不由自主地打起寒颤。

没有人胆敢前去求情,就如同当初他们不敢为容凝求情一样。

毕竟,天子发怒,谁能承受?

人都是明哲保身的动物,皇帝的态度已经这么明显,他们不会自讨苦吃。

一开始行刑的时候,他们还能鬼哭狼嚎,那声音怕是整个前朝后宫都听到了,可打了不到十板子,声音就渐渐小了下去。

等二十板子全部打完,他们已经晕了过去,没了知觉。

大太监一个一个探了鼻息,确定人还活着,才进大殿复命,“陛下,二十大板已经打完,请陛下明示!”

皇帝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没有丝毫波澜。

他淡淡地说道,“拖下去,丢到宫门外,让府里的人自己接回去,别脏了朕的地儿。”

“是,陛下!”

大太监退了出去,挥挥手,让禁卫军把人拖下去。

几个人像破抹布一样,被拖拽下去,大臣们看得额头冒起了细密的冷汗。

皇帝倚在龙椅上,冷眼看着,威压尽显。

直到看得所有人都惶恐不安,皇帝才缓缓开口,“传朕旨意,革除金四亮尚书一职,其余几个,在府中禁足一月,罚俸半年。

你们…谁有异议?”

众臣皆低头不语,大气不敢出一声。

皇帝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深知这些大臣们虽然表面上顺从,但内心未必真正认同他的决定。

这一点从他们的眼神和表情中便可轻易看出,他们或许只是出于对权力的敬畏而暂时选择了沉默。

然而,他对此并不在乎,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若想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推动改革,就必须采取强硬手段来树立威信。

他一直找不到机会,倒不想金尚书自己跳了出来,那就择日不如撞日。

今日正好,是个立威的好日子。

谁敢有异议啊?

如今,皇帝已经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谁要是敢站出来表示反对,无疑是自寻死路。

皇帝会用行动告诉所有人,他才是这个国家的主宰者,他的意志不可违抗。

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下,大臣们不敢再有丝毫怠慢。

他们深知,一旦触怒了皇帝,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众人只能齐声高呼,“陛下圣明,陛下万万岁!”

这句口号既是对皇帝的恭维,也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在这一刻,他们的声音仿佛汇聚成一股洪流,冲击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嗯……”

皇帝点点头…

“各位爱卿,今日这场面,请你们务必铭记于心。你们作为朝廷命官,一国之栋梁,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

朝廷拿俸禄养你们,给你们那么多好处,总得让朕看到你们都有什么用处。

若是上下左右一看,都没什么用处,还上蹿下跳,惹朕不快,那他们几个今日的下场,就是你们明日的结局。

你们该是知道的,朕能登上这个皇位,就不是什么好拿捏的软柿子,你们想在朕面前干蠢事,先掂量清楚能不能承受后果。

朕把话说得再明白些,就是朕已经和大景和谈,割让国土,送自己的女儿去和亲,还送无数的绫罗绸缎,金银玉器给大景,去讨好他们。

就冲着这些,后世对朕的评价,应该不会太好,甚至后世史官会把所有恶劣的词都用于朕的身上。

且朕刚登基,很多事情都没搞清楚,一些问题的处理上难免有失偏颇。

既如此,朕也不怕再多条不好的名声,像宁定公主以前说的,把你们这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蠢货都杀了,当个弑杀的暴君也不是不可以。

至少图这个清静,也为真正有才能的人,留了空缺出来,也不是不行。”

皇帝说的漫不经心,就像这些听着很渗人的话,不是他说的。

他把案上关于弹劾容凝的奏章都丢了下去,接着道,“但朕相信在这站着的各位爱卿都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就算没本事,也该长了脑子。

朕给你们一晚上的机会,回去重新仔细考虑考虑,这些个关于宁定公主的奏章,到底该怎么写。

考虑好了,明天再呈上来给朕看。

你们…听明白了吗?”

大臣们一听,赶紧跪下,摆正自己的态度,“臣谨遵陛下之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嗯…你们明白就好…”

皇帝慢慢起了身,“今日就到这吧…朕乏了,都退下。”

他停了下,看向站在第一排的太子,道,“太子…你留下!”

太子拱手答应,“是…父皇…”

太极殿里退得干干净净,只剩下父子二人。

两人一时沉默无言。

其实并非不想开口,而是不知从何说起,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恰当。

这种情况在他们父子间已是常态。

自从母亲离世,皇帝便亲自教导太子,事无巨细地照料着他。

或许是因为父亲的角色太过严厉,再加上没有母亲从中调解,侧妃虽在后院当家作主,负责太子的衣食起居,但并不关心太子的成长。

因此,太子对皇帝有着敬重和畏惧之情,却缺乏父子间应有的温情。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皇帝静静地坐在龙椅上,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自责和无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