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权臣祸国(二十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争雄》最新章节。
贾二摸了摸腰间,已经没了烟袋。
没办法,回回被丫头收,干脆就不挂了。
这次出来也没带几根,躺在板车上望天,只觉得这路程挺无聊的。
不过,这份无聊过了光州就没有了。
流寇连年肆掠,河南境内的道路无人维修,布满了泥泞的大坑小坑。
尽管临行前考虑到这些问题,辎重车辆都是用的两轮板车,但到了这里,依然难以行进,一天折腾不到三十里,速度缓慢。
前面来了几个骑马的镖师,贾二现在知道,青县的那些黑甲兵就是这些镖师,个顶个的杀神。
没着甲的时候就是这般黑色劲装打扮。
“道路难行,恐怕会耽误行程。各位乡亲辛苦下,带十天的干粮,咱们步行先走。后面的辎重慢慢过来。下面,我安排分组,大家按组行进。”
那镖师大声唱名,不多久到了贾二,因为他上过两次战场的关系,又被列为组长,手下带四个人,都是农会的,不过只有个陕西来的后生是他们农庄的,其他三个人听说是从黄安县那边抽过来的,听说早先是汝州那边的河南人。
在青县之前,贾二从小到大,出过的最远的门,也就是到定兴县的县仓去送粮食,也没见过什么外乡人。
但到了江夏,认识的人似乎个个都跨了数个省份,他也逐渐习惯了同天南海北的人打交道。
那陕西后生先凑上来,贾二冲他点点头,又对后面三个人打了个招呼。
“等会跟紧了,有啥需要帮忙的就直说。”
他习惯性的摸烟袋,想给几人点烟抽,拉近关系,却才想起来已经被丫头收走了,有些沮丧。
不过,丫头昨天过来看他的时候给他带了一小包麻糖,倒是可以分享一下。
贾二给四个组员分了糖,大家立刻就拉近了关系,热络的攀谈起来。
那个陕西后生话多,但口音重,他听不太懂,只是跟着傻笑。
河南人的口音好懂一些,贾二听他们说当年是如何躲避灾荒,又是如何失去家人,如何在黄安县流哨安顿,最后因为工作勤勉被发展为农会的会员、组长,最后被抽调来的经历。
轮到贾二了,他想了想,就简单说了两句。
“俺就是个光棍,给地主种地,私下种点土烟。鞑子来了,杀了不愿意跑的地主,俺就逃到了青县。后来鞑子追着打青县,合作社的大人们挡住了鞑子,俺就想,跟着他们能活命,能吃饱,工钱也不错,或许将来安顿了,能找个媳妇。”
“哈哈,贾叔你每年几十两银子收入,还怕没媳妇?”
陕西后生笑话他,那些河南人也笑。
他们有的还有家人,比方说这陕西后生,拐了流民营地里要好的女兵一起逃来的,两人在英山县落户后就成了家。
那三个河南人逃难早,中原乱的还没那么厉害,他们虽损失了家人,但总还是有的。
只有贾二,孑然一身,没有依靠,年纪又大了,唯一想的,就是找个媳妇,成个家。
别人笑,贾二也跟着笑,后面就不言语了。
那个事陕西后生开始吹嘘自家的老婆多贤惠,还说这次要挣了功劳回去,多拿几亩地的指标,来年收入高了,便能换个县城里的房子,好准备生娃娃。
大家畅想着美好的未来,爽朗的笑声感染了周围的人,让这片被战乱摧毁的荒芜土地,突然间就不再那么让人觉得悲凉,反而有了些隐隐的希望。
路过许昌,经过开封,再走一天,就进入大名府。
贾二跟着镖师,四个后生跟着他,先是到了大名县城外的货栈,一百六十多号人在这里整顿,之后有车送到各自的位置。
贾二要去清丰县,那里开了新的卷烟厂,他跟着个叶家的管事,听说那是合作方,往后便要带着人去帮他们种烟叶地。
这时候天气还不太冷,不过北方的天气,野地里种一季烟叶肯定来不及了。
到了地头才知道担心有些多余,那地方临河搭了很多棚子,用一种多孔的薄纱覆盖,外围搭着围墙,风吹不进来。
白天阳光强的时候,热气在棚子里聚集,比外面热很多,种植烟叶完全不是问题。
棚子里还铺设了大量的竹管,用于灌溉,只要往外面的水池加水,就会通过竹管浸润整片大棚内的土地。
这里的条件比英山要成熟很多,而且有个专职的农业技术员作为他的副手,姓李,叫李平安。
这副手看着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不过十五岁的年纪,却是苏家湾学堂二期的老学员,完成了全部三年的初级学制。
如今每旬两天在大名府边跟着陈吉发上中级夜校,其余时间管着农业口的研究工作,还兼职给大名县、清丰县的初级学堂授课。
因为总在两县之间奔波,社里专门给他配了马车和车夫,还有个镖师贴身护卫,像是地主老财家里的少爷,派头上与江夏的那些会长们也不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