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权臣祸国(十)(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争雄》最新章节。
第324章 权臣祸国(十)
孙临回到桐城,安置那些义军,并按照陈吉发的建议开始挑选精锐,而陈吉发则与他告别,带着郑红绫等二十近卫,往庐山方向追去。
熊文灿笃信佛教,乐善好施,对于杀戮不感兴趣,唯独喜欢招安。
陈吉发带着一万两银子作为见面礼,熊文灿收了,并捐了一半给了东林寺。
庐山东林寺是净土宗祖庭,道独大师在此为方丈主持。
净土宗又称莲宗,以称法名“阿弥陀佛”为标志,讲求往生,因此在平民百姓中颇有市场。
陈吉发在江夏时,家中老人家眷逢年过节就要去洪山寺,后来到了苏家湾,又改到灵山寺,求福、求平安、求往生,都属于是莲宗的内容。
陈吉发一路上山,东林寺山下多有集镇,皆为修行信众,林林总总,有数万人之多。
湖广、江西交界的这片山地里面,寺庙众多,是中国佛教宗门发扬光大的地方。
所谓江湖江湖,江西湖广是也,江湖恩怨,就是两省交界处的这些宗门之间的恩怨。
像庐山东林寺这种层级的寺庙在此还有数座,其中就有湖广黄梅县的五祖寺,是禅宗五祖弘忍法师的道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禅宗在读书人中相对市场较大,他讲究个人修为,看破凡尘,六大皆空,主要论述的是当世的哲学,看问题的方法论,因此往往很能开导情绪,对于饱受庶务困扰的士大夫阶层来讲,很能修身养性。
不过,熊文灿这个督抚大员,信的是莲宗,这就多少有些迷信的意思在里面了。
而且,大和尚往往都是些政治掮客,同样信仰的官员之间,往往可以通过这些大和尚们传话递消息,因此能量不可小觑。
陈吉发在山脚的小镇等候,熊文灿在东林寺念阿弥陀佛,好几天过去,银子是收了,却没有想与他谈军机的打算。
忍无可忍的陈吉发再去请教西席梁朝钟,后者看着满脸急躁的年轻人微微一笑。
“佛说,急不得,慢不得,造化随缘。”
每天都工作到凌晨的陈吉发是无法理解这种修为的。
但也没办法去评判人家的信仰,熊文灿是上官,他不着急,只能继续等。
到了第七天的晚上,熊文灿结束了一轮经课,总算辞别道独,准备返回老家蕲州。
当晚下山到镇上落脚,与陈吉发见了个面。
“如今招安令已下,流寇多有降服。但巨寇张献忠部、李自成部、马守应部、罗汝才部较为顽固,皆不肯降。听闻陈子安于招安屯田有些想法,可与本督细说?”
“督师大人明鉴,学生今日来,正为此事。平寇之策,当剿抚并举,互为倚仗。圣上曾言,盗亦赤子,百官庸碌至乱也。既如此,督师以招抚为主,当合圣上心意。但,剿策不可偏废,阵战不可不力胜。”
“谬矣,阵战杀生,吾不忍也。人性向善,若衣食无忧,何人又会从贼?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选。圣上约期一年,且耐心观之。”
“督师大人,从贼百姓或许可信,然巨寇屠戮甚重,难道您也要渡化他们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曰宽仁,业果自赎。”
陈吉发想了想,觉得自己人微言轻,人家肯同自己见面已经算是给面子了,断不可能左右他的决策。
于是不再与他讨论大政方针问题。
“督师既已定计,学生惟愿大人功成,天下重归太平。”
“我佛慈悲,必不使苍生涂炭。”
“只还有一件事,请大人支持。”
“你讲。”
“此前,朱大人总理五省时,着学生在武昌县建了一座工坊,专门铸造火炮,但其后王大人继任,这工坊便闲置了。熊大人可否准许其开工生产,为大军增配火炮?”
熊文灿仔细琢磨了片刻,问陈吉发:
“子安打算怎么个配法?”
有门。
不管之前的佛法说的多玄奥,落实到具体事情上面,还是利益。
陈吉发连忙将方案抛出。
“十斤炮子的野战炮及炮车,总共三百八十两。为消除这火炮的杀业,每卖出一门炮,学生就会拿出一百二十两来,为大人捐功德。”
熊文灿眯起眼睛,露出笑容来。
“倒是个会做事的。梁先生,您看如何?”
“何乐不为呢?”
“你如今有官身,幕府不能收你,回去派个幕僚来,与梁先生细谈。”
“学生受教,这就回去安排。”
总算得到熊文灿的首肯,陈吉发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
如今已经到了崇祯十年,马上满清就会一轮比一轮猛的扫荡北方,合作社应对乱局的能力亟待提升,若是武昌重工不能开工,势必影响到他爆兵的速度。
随着熊文灿的大规模招安,大别山、井冈山的零星流寇也都陆续向当地官府投诚,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官府的屯田政策没有合作社农会的条件好,于是许多人转身又加入了合作社的农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