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我蛮夷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武统春秋,从周亡开始》最新章节。

庸国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度。

又或者说,是一个华夏文化侵袭下,蛮邦消亡的缩影。

庸人最早起源于三苗,是荆蛮中分支出来的一支‘山蛮’国,

就是所谓的南蛮立国。

商代时,庸国日常被商王朝攻打,使其‘供奴’为商王朝使用,和周王朝纳‘淮夷奴’的情形差不多。

毕竟说白了,当时中原是文化正统,

四周的苦寒之地,或者说还未完全开发之地,全是蛮夷——即所谓西戎、北狄、东夷、南蛮。

从商到秦,

是中华史,也是华夏征伐并且合并这些所谓粗鄙野人,构建大中华的过程。

那么回到庸国,

庸国被商王朝欺负,于是周伐商时,

庸,干他丫的!

不仅参与伐商立周之举,

还直接联合其余七个蛮夷国,成为所谓的‘牧誓八国’之首,

帮助周,伐庸。

为周开国之要员,可以说,在西周初,作为大功臣,混得风生水起,

亦确定了荆蛮之首的地位。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庸国,得罪了周公旦,也就是‘周公吐哺’的周公,孔圣以为的圣人的‘周圣’。

但是呢,蛮夷,讲真,

有时候是蛮,有时候,也是真憨!

周王朝不爽庸国后,怎么办呢,布局南蛮,封楚国开国诸侯熊绎到楚。

建国楚国。

然而庸国呢!

没野心,只觉得自己是荆蛮的老大哥,不去干涉,还因为楚人也是荆蛮一支,

在楚国建国之初,承认,并且与楚国结盟,支持共融。

然后呢!

文化人就是比野人脏呗!

庸国都不看看楚国的封地。

楚国的封地,就处在庸国向中原蔓延的路上,

楚国的分封,就是为了侵蚀,并且斩断庸国发展触角的。

于是,楚国壮大,伐庸!

且楚王伐庸时,还说出了那一句最为著名的话,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瞧瞧,这才是文化人,心多脏吧,

从此,曾为‘荆蛮之首’的庸国,纯正蛮族的庸人,

成为真正‘野蛮其身体,文明其智慧的’的——楚国,的附庸。

楚国也从此,

有利于自己,则我为华夏国正统诸侯;不利于自己,则我乃蛮夷。

说句离题的,秦,戎人归化出身,楚,蛮人归化出身,从周到春秋。

这些‘野蛮身体,文明精神’的,才是活到最后那列。

庸太子庸扰,就是出生在这种环境下的庸国储君。

自被楚伐,且被迫成为楚国附庸后,

庸国数代,都只有一个念头——强大,然后伐楚。

便是攻打褒国,也是为了积蓄力量,伐楚。

他大开方便之门,亲身而来,也是为了看一眼,汉国有没有可能,成为未来他们的同盟。

成为他们伐楚的契机。

汉国的千人众,对他庸国来说,能小补。但距离伐楚,远远不够。

而石磨、砻磨带来的变化,却也是切实地让他看到了文明的力量,

不同于《周礼》那般的力量。

更何况,夜流火,唤火神破褒国都城门。

庸扰知晓敌人褒国的情况,也就自然知晓其中的难度。

所以,大礼,是威慑,也是切实的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