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孙权看刘备情形,想把阿柔接回江东养老(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最新章节。

其实关羽和张飞两兄弟哪有资格评价孙权?

可见一个人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的格局和眼光 一个人的地位往往决定其格局与眼光,反过来一个人的眼光和格局也会对他所处的地位有反作用。

诸葛亮对此洞若观火,深知维系刘备与孙权的联盟,是关乎大业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孙刘联盟的重要牵线人,诸葛亮多次从中斡旋、沟通洽谈,在他看来,只要孙刘能携手共同抗曹,其他诸多问题都可以商议解决。

不就是让周瑜带着五千人马从荆州借道过去嘛,这有什么难的!

凭借对江东势力的深入了解,诸葛亮细细盘算孙权麾下的兵力、人力与财力后断定,当下江东的实力,仅足以在合肥抵御曹操南下,同时在荆州陆口一带巩固防线。

若想再分兵谋取更多领地,即便孙权有心,也是力不从心。即便有周瑜、鲁肃等江东才俊纵然目光长远,孙权也不得不量力而行。

然而,在荆州问题上,诸葛亮与刘备、关羽、张飞的见解存在分歧。

刘备出兵益州,名义上是协助刘璋攻打张鲁,实则意在夺取益州之地。

但对于荆州的后续处置问题,诸葛亮始终认为,荆州不过是刘备成就大业的过渡之所,绝非值得倾尽全力死守的根基。

“曹操争夺荆州,是将其作为南下吞并江东的突破口,源于野心;孙权死守荆州,是为确保江东安全,关乎存亡。”

可刘备执着于荆州,究竟所为何事?与为保命而战的孙权争夺荆州南郡、江陵?一旦为此起了争端,势必会破坏多年来苦心维系的孙刘联盟,这绝非明智之举。

诸葛亮当然记得他当年《隆中对》中 “先三分天下,再图谋统一” 的初心。

诸葛亮眼中,曹操窃国,乃天下公敌,而孙权与曹操势不两立,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在这天下纷争的局势下,想要瓦解各方势力、实现统一,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关羽据守荆州,看似为主公刘备尽忠职守,实则平白激化了孙刘矛盾,于大局并无益处。”

关于未来图谋天下,诸葛亮心中早有谋划:刘备若能顺利占据益州,进而北上夺取汉中、关中,再从关中进逼洛阳,俯瞰中原,届时坐拥广袤疆土,孙权即便凭借长江天险固守江东,也再难以与刘备抗衡。

这便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的大智慧。

可惜,关羽、张飞的眼界局限于眼前的荆州城池,认为此地来之不易,愿以死相守,却看不到更长远的局势。关张两人与诸葛亮之间,已不只是文人武将气质的差异,更是政见上的分歧。

面对这两位猛将,诸葛亮只能小心翼翼地周旋,生怕一言不慎,便被扣上变心、背叛的帽子,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刘备前往益州后,阿柔夫人留守荆州,这让远在江东的吴太夫人与孙权等颇为牵挂。

在孙权眼中,阿柔虽已嫁作刘备为妇,但终归是江东女儿。刘备野心渐显,又留下关羽、张飞驻守荆州,孙权料想,江东与刘备之间,未来必有一场纷争。

孙权某日对爱妻袁夫人说:“给阿柔写封信吧,问问她近况如何。若是想家了,我即刻派船接她回来。”

阿柔嫁与刘备已有两三年,却一直未有生育的消息传出。

孙权已觉察到情势微妙。孙权知道刘备喜好歌舞、美人,猜想阿柔在刘备身边或许过得并不如意。让一个二十几岁的阿柔嫁给年近五十的刘备,本就委屈了阿柔,如今又无子嗣依靠,孙权不愿再让阿柔继续受苦,愿意将她接回江东养老。

袁绮绮便亲自修书一封,转达了孙权与吴太夫人对阿柔的关切。

彼时,刘备已离开荆州近一年,却并未有接阿柔前往团聚的打算。虽说刘备身处征战之中,局势不稳,但这也难免让人心生寒心。

阿柔收到袁绮绮的书信后,已感动得泪流满面。当年,阿柔通过征婚令,在众多江东女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刘备的夫人。

婚后,阿柔温柔贤惠,不仅约束着孙权派来的护卫,还将阿斗视如己出。然而,刘备对她却始终疏离,不过将她当作了解江东消息的工具。

当时在江东,在吴太夫人,还有孙权等人的眼皮子底下,刘备当时也乐的跟阿柔扮演夫妻和睦妇唱夫随的温情画面,但回到荆州之后,刘备就是刘备,就是一个那么大男子的人。

刘备若是要到阿柔房中来歇息,绝不因为今天乃是初一十五的大日子,只因为刘备想从阿柔这里了解更多关于江东的消息。可无奈,阿柔在江东就是吴太夫人,娘家一个普通女子而已,不是孙家的亲女儿,待刘备发现阿柔所知有限后,阿柔便成了刘备府中的摆设,最大的作用,便是以正妻之名为刘备抚养阿斗。

在阿柔和刘备的交锋中,阿柔始终不及刘备那般精明,刘备对阿柔始终没有交心交底,但刘备却要将儿子阿斗交给阿柔去抚养,原因是什么?

阿柔后面也明白了,刘备如今只有阿斗一个儿子,未来刘备的身家基业都要交给阿斗 阿斗作为继承人,既然生母已逝,刘备不可能将阿斗交给某个侍妾婢女抚养。阿斗的养母必须是刘备正妻的身份,否则传出去会被人笑话的。

但是,面对江东的呼唤,阿柔陷入了思考。当然,阿柔相信她若回江东,吴太夫人、孙权等人定会为她安排好后半生;可若留下,她至今无子,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她能否将抚养阿斗当作毕生事业?阿斗长大后,又是否会对她心怀感恩?

思忖再三,阿柔平静地回信,信中感谢吴太夫人和孙将军对她的关心和挂怀,阿柔不知道后人王昌龄曾写下不破楼兰终不还,她只说起了汉朝当时那位解忧公主::“我若有幸活到七十岁,再请将军派船接我回建业城养老吧!”

于是,阿柔一如既往,尽心抚养阿斗,在荆州的日子波澜不惊,过得很有耐心。

在荆州,能与阿柔说上知心话的,唯有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