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大义之举(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和宰相刘罗锅》最新章节。

嘉庆四年初冬,寒风凛冽,如刀割般刮过山东、河南的大地。枯黄的草木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预示着这片土地即将陷入动荡。白莲教,这个曾被唐、宋、元、明历代打压的民间教派,如同死灰复燃一般,再次举起反清大旗,在山东、河南一带兴风作浪。

白莲教众四处煽动流民,宣扬着一些蛊惑人心的教义,称要推翻清廷,建立一个所谓“人人平等”的新世界。一时间,众多走投无路的流民被其蛊惑,纷纷加入其中,白莲教的势力迅速壮大。他们攻占了一些小城池,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京城之中,嘉庆帝得知白莲教再次作乱的消息后,龙颜大怒。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上奏,商讨应对之策。武将们为了建功立业,主张派兵镇压,以雷霆之势将白莲教一举歼灭;文臣们为求安稳,则建议先安抚流民,分化白莲教的势力。

刘墉,这位历经乾隆、嘉庆两朝的老臣,此时也眉头紧锁。他深知白莲教之乱的根源在于流民众多,生活困苦。若一味地派兵镇压,只会让更多无辜百姓遭殃,况且白莲教裹挟了大量流民,真要打起来,伤亡必定惨重。思索再三,刘墉站了出来,力主招安流民。

“陛下,白莲教之所以能蛊惑众多流民,实因这些百姓生活艰难,走投无路。若朝廷此时能开仓放粮,安抚流民,给予他们生路,想必白莲教便会不攻自破。”刘墉声如洪钟,言辞恳切地说道。

然而,武将们反对刘墉的提议,其中武德骑尉邢洛书说道:“刘大人此言差矣!白莲教意图谋反,大逆不道,若对其招安,岂不是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应以武力严惩,方能彰显我大清国威!”

朝堂之上,两派争论不休,嘉庆帝一时也难以抉择。最终,嘉庆帝决定先派钦差大臣前往山东、河南一带,查清白莲教之乱的具体情况,再做定夺。

而在山东,我的儿子、刘墉的亲侄子刘泷,却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了这场白莲教案之中。刘泷年近五旬,仗着年轻时练就一身功夫,打弹子球在山东诸城老家更是一绝。他平日里喜欢结交朋友,为人豪爽,便在老家开武馆招收徒弟。白莲教得知他和刘墉有关系,便派了一些人进入武馆做他的徒弟。起初,他只是觉得这些人所谈论的一些想法新奇,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陷入了一个危险的境地。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泷被白莲教的头目看中,他们认为刘泷在当地有些影响力,试图拉拢他加入白莲教,为他们所用。刘泷在一番忽悠之下,鬼使神差地跟着他们举行一些活动。但他并未想到,这一决定将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随着白莲教的势力不断扩张,朝廷的调查也逐渐深入。很快,刘泷与白莲教有牵连的事情便被查了出来。消息传到京城,我和刘墉大为震惊,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我的儿子、刘墉的侄子竟然会卷入这大逆不道之事中。

刘泷被当地官府以勾结白莲教的罪名逮捕入狱。在狱中,刘泷起初还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只是与白莲教有过接触,并未真正参与他们的谋反行动,应该不会受到太重的惩罚。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清廷眼中,与白莲教有任何牵连都是大罪。况且,其父亲及伯父都是大清朝位高权重之人。

刘墉得知刘泷入狱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一旦坐实了刘泷与白莲教勾结的罪名,刘家恐怕也会受到牵连。但刘墉并未因此而丧失理智,他决定先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看刘泷到底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刘墉秘密派人前往山东,对刘泷的案件进行详细调查。调查人员经过多方走访,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刘泷在结识白莲教成员后,曾帮助他们传递过一些消息,虽然这些消息并非关键的谋反计划,但在清廷的律法中,这也足以构成勾结反贼的罪名。

刘墉拿到调查结果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刘泷是我的亲儿子,也是他的亲侄子,他不忍心看着刘泷被问斩;另一方面,我俩身为朝廷大臣,深知律法的威严,若为了私情而袒护刘泷,必将损害朝廷的律法和我们的声誉。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关于刘泷案件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一些平日里与我们刘府有嫌隙的大臣,趁机落井下石,纷纷上奏嘉庆帝,要求严惩刘泷,甚至有人暗示我和刘墉可能也与白莲教有牵连,企图借此机会扳倒刘墉。

嘉庆帝看到这些奏折后,心中也起了疑虑。他深知我和刘墉是两朝老臣,一向忠心耿耿,但刘泷的案件又摆在眼前,不得不让他有所顾虑。于是,嘉庆帝下旨,将刘泷押解进京,由刑部重新审理此案,同时命我和刘墉回避此案,不得干预。

我和刘墉接到圣旨后,心中五味杂陈。我们明白嘉庆帝的疑虑,也知道自己此时确实不宜过多插手。但刘墉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侄子走上绝路呢?无奈之下,刘墉只好暗中嘱咐刑部的一些亲信,让他们在审理案件时,务必查清事实,不要冤枉了刘泷。

刘泷被押解进京的途中,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悔恨。他后悔自己当初的无知和冲动,轻易地被白莲教所蛊惑。如今,他不仅自己身陷囹圄,还可能连累整个刘氏家族。一路上,刘泷茶不思饭不想,每日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

终于,刘泷被押解到了京城,关进了刑部大牢。刑部尚书庆桂接到嘉庆帝的旨意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组织人手开始审理刘泷的案件。

刑部的审理过程异常严格,刘泷被反复审问,每一个细节都被深挖。刘泷如实交代了自己与白莲教接触的经过,但对于一些关键问题,由于他确实不知情,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回答。

随着审理的深入,案件似乎越来越对刘泷不利。刑部的官员们认为,刘泷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白莲教的谋反行动,但他帮助白莲教传递消息,已经构成了勾结反贼的事实,按照大清律法,当斩。

就在刑部准备将审理结果上奏嘉庆帝时,朝堂之上却掀起了一阵波澜。那些企图扳倒刘墉的大臣们,开始在朝堂上大肆渲染刘泷案件,称刘墉身为朝廷重臣,对家人却管教不严,致使亲侄子勾结白莲教,其罪当诛。他们要求嘉庆帝严惩我和刘墉,以正国法。

嘉庆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心中十分烦闷。他深知我和刘墉的为人和功绩,但此时众大臣的指责也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于是,嘉庆帝决定召开御前廷议,让我和刘墉也参加,当面询问此事。

我和刘墉接到参加御前廷议的旨意后,心中明白,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我俩整理好朝服,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太和殿。

御前廷议上,气氛十分紧张。那些弹劾我和刘墉的大臣们纷纷发言,言辞激烈,要求嘉庆帝严惩我和刘墉。我不敢说话,也不知道怎样去说。而刘墉静静地站在一旁,等他们说完后,才缓缓开口。

“陛下,老臣教导家人无方,致使侄子刘泷犯下大错,老臣甘愿领罪。但老臣对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鉴。刘泷之事,老臣事先并不知情,得知后便立刻派人查访。如今,刑部审理此案,老臣虽为其伯父,但并未干预审理过程,一切皆由刑部秉公办理。老臣恳请陛下,在定罪之时,能查清事实,莫要冤枉了无辜之人。”刘墉说完,跪地磕头。

嘉庆帝看着刘墉,心中有些动容。他知道刘墉一生清正廉洁,为朝廷鞠躬尽瘁,也知道我并无歪心思。但刘泷的案件确实棘手,若处理不好,必将影响朝廷的威严和大臣们的团结。

“刘爱卿,朕知道你兄弟一向忠心。但刘泷勾结白莲教,此乃大罪。你们兄弟二人虽未参与,但身为其父亲和伯父,也难辞其咎。你认为该如何处置刘泷?”嘉庆帝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