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接受考验(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仙侠英雄传》最新章节。
在紫禁城的深邃与辉煌之中,内阁首辅大臣解缙正襟危坐于书房之内,眉头紧锁,手中把玩着一串沉甸甸的玉珠,心中却翻涌着对国事的无尽忧虑。近日,皇上朱棣身患一种前所未有的怪病,遍访名医皆束手无策,朝堂上下人心惶惶。而解缙此刻所忧,并非病势本身,而是那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张皇榜,竟被一名年仅十岁的孩童王卓群,揭了下来。
解缙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与不屑。在他看来,医术之道,需岁月沉淀,经验累积,岂是乳臭未干之童所能企及?但为了皇上的龙体安康,他不得不按捺住心中的偏见,决定派遣宫中最为德高望重的太医,前去考察这位不速之童的医术。这不仅是对江逸侠的一次考验,更是对朝野上下的一场无声宣示——皇恩浩荡,但非儿戏之地。
消息如春风过境,迅速在太医署内传开,一时间,议论纷纷。太医们或蹙眉,或窃笑,皆因这闻所未闻之事而感到荒谬。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太医,手执银针,摇头晃脑地说道:“孩童揭榜?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我等研习医术数十载,尚不敢轻言能解皇上之疾,他一个小小娃儿,莫非是天降神医不成?”言罢,满堂皆是一阵哄笑,夹杂着几丝不屑与好奇。
其中,几位年轻太医面露不忍,心中暗想,或许这世间真有奇才,不能以常理度之。但更多的是老练的太医,他们阅人无数,深知医术之道,非一日之功,对江逸侠的能力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私下里嘀咕,这孩子怕是疯了,或是家中大人贪图富贵,故意为之。
王卓群那双清澈而机敏的眼眸中,分明闪烁着对解缙心中疑虑的洞悉。他并非不知晓,这位朝堂之上以才情横溢着称的大人,对自己这位突如其来的自荐者抱持着几分戒备与不信任。然而,王卓群的心中并无半点退缩之意,反而因这份挑战而更加热血沸腾。当解缙缓缓开口,提出要让宫中经验丰富的太医来考验自己的医术时,王卓群的回答如同夏日里的一声清脆雷鸣,毫不犹豫,干脆利落:“我愿接受考验。”
解缙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愣。他望着眼前这位不过总角之年的孩童,那稚嫩的脸庞上却透着一股超乎年龄的沉稳与自信,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波澜。莫非,这看似平凡的少年,实则隐藏着惊世的才华,是那位久未现世、精通岐黄之术的神童转世?解缙心中暗自思量,目光中既有疑惑,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好奇与期待。
四周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连窗外偶尔掠过的鸟鸣都显得格外清晰,似乎在见证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较量。解缙深知,太医们个个医术高超,经验老到,他们的考验绝非儿戏。若这少年真能通过考验,那他的医术定是非同小可,或许能为朝廷解决不少医学难题,造福百姓。但若失败,恐怕只会沦为朝野间的一段笑谈。
王卓群站立如初,内心却如鼓点般急促跳动。他深知,这不仅是对自己医术的一次检验,更是对自己信念与梦想的一次扞卫。
王卓群被匆匆地带进了戒备森严的太医院,那里,空气似乎都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太医院的大堂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张张严肃而专注的脸庞——院使、院判,以及各位声名显赫的御医,皆已整装待发,静默地等待着他的到来。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期待,又不乏审视与怀疑,仿佛每一位都是即将对王卓群进行严苛考验的判官。
在这群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太医院之首,院使刘纯。他年逾花甲,须发皆白,却仍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刘纯,这个名字在民间几乎成了神医的代名词,他的一生,几乎与各种疑难杂症为伴,无数次将病患从鬼门关拉回,其医术之高,已臻化境。因此,当他听说今日要来一位名叫王卓群的小娃,心中难免生出一丝不屑——这黄毛小儿,又能懂得几分医术?
随着王卓群踏入门槛,屋内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他身着一袭朴素青衫,面容清秀,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尽管年幼,却似乎并不畏惧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待他缓缓落座,气氛更是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根弦,随时可能断裂。
这时,刘纯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王公子,你可曾研习过脉诊之道,能否洞悉人体经络之奥秘?脏腑之阴阳平衡,病因病理之辨析,营卫之气运行,俞穴之精准定位,以及针刺手法之精妙,这些,你可都有所涉猎?”字字句句,如珠玑落地,清晰而有力,显然,刘纯是想给这位年轻后辈一个下马威,考验他是否真的有资格站在这里,与他并肩。
屋内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的呼吸都似乎暂停了,只待王卓群的回答。这一刻,不仅是刘纯,就连那些平时高傲自持的御医们,也都不由自主地屏息以待,他们想知道,这个看似平凡的少年,究竟能否接得住这第一轮的考验,又或者说,他能否在这片医学的汪洋大海中,掀起一丝波澜。
王卓群轻轻抿了一口桌上的清茶,目光深邃而平静,仿佛一切纷扰与他无关,他不紧不慢地答道:“这些精湛的医术,皆源自古时那位传奇名医秦越人所着的《黄帝八十一难经》,其中的技法犹如繁星点点,巧妙绝伦,然而,对于圣上目前所染之疾,却如同春风吹柳絮,无力回天。”
刘纯闻言,心头猛地一颤,手中的茶盏险些失手落地,他连忙稳住心神,急切地问道:“王公子此言何出?莫非您已洞察圣上病情?圣上究竟所患何疾,竟连《黄帝八十一难经》中的妙法都无法解救?”
王卓群轻轻放下茶盏,那双眸子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准确地说,圣上并非普通的患病,而是中了极为阴毒的蛊术。这世间医术,虽能活人无数,但对于这等超自然之力所引发的病症,却是束手无策。”
此言一出,屋内气氛瞬间凝固,仿佛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刘纯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深知,中蛊之事非同小可,一旦处理不当,不仅圣上性命难保,恐怕整个朝堂都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王公子,”刘纯的声音微微颤抖,“您可有解救之法?圣上龙体安危,关乎社稷稳定,万民福祉啊!”
王卓群缓缓接续说道:“而且,中的还不是那寻常可见的蛊毒,其诡异莫测,即便是苗疆之中被誉为万蛊之王的蛊术大师亲临,也未必能够轻易破解这其中的奥秘。”
话音刚一落下,整个太医院内瞬间炸开了锅,众太医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之声此起彼伏,犹如春日里繁忙的蜜蜂,在寻找着那难以捉摸的花蜜之源。“是啊!”一位年长的太医抚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紧锁,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颤抖,“我行医数十载,遍览古籍医案,却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莫测之疾病,这病症之奇,简直如同天方夜谭,令人费解。”
周围的太医们纷纷点头附和,有的摇头叹息,有的则低头沉思,试图从记忆中搜寻哪怕一丝相似的病例,以求解开这突如其来的医学谜题。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息,仿佛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想要在这场无形的较量中拔得头筹。
然而,在这纷扰的人群中,刘纯的目光却异常冷静地穿透了喧嚣,落在了不远处一名年轻太医的身上。这位太医身姿挺拔,仪表堂堂,一袭整洁的医袍更衬得他气质非凡,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翩翩公子。他的面容俊朗,眼神中闪烁着对医学无尽的热爱与追求,但正是这份过于年轻的光芒,让他身上缺少了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沧桑之感,那是一种只有经历过无数生死、见证过人性百态才能拥有的深邃与沉稳。
刘纯的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疑虑,他深知,在这等疑难杂症面前,经验与直觉同样重要。这位太医虽然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面对如此复杂难解的病症,他那未经风霜的羽翼,是否能承载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疑虑如同乌云般悄悄笼罩在刘纯的心头,让他对他无法完全信任,却又忍不住想要在他身上看到奇迹的发生。
然而,正是这名年轻却眼神锐利的太医,曾在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夜晚,对御医刘纯低语,声音低沉而充满忧虑:“吾观陛下龙体,似有异象,此病非药石可愈,恐是中了那南疆奇术——蛊毒。”言罢,太医的眉头紧锁,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他的心头,而那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刘纯的心中炸响,让他久久不能平复。
如今,王卓群也说中蛊之事,莫非圣上真是被人下了蛊咒?
刘纯暗暗自忖,心中五味杂陈,那段被深埋的记忆瞬间被唤醒。他回想起那夜太医的低语,与王卓群此刻的断言不谋而合,一股寒意不由自主地顺着脊背攀爬而上。难道,这繁华背后的皇宫,真的隐藏着如此阴暗而可怕的秘密?圣上,那位万人之上的君主,竟也可能成为权谋斗争中的一枚棋子,无辜地承受这等非人的折磨?
刘纯缓缓转身,对着站在一侧,面容冷峻却难掩心中焦虑的王卓群说道:“王公子,本官细思之下,亦觉此事非同小可,其中蹊跷之处,恐怕远非我等常人所能轻易窥探。你可知,我门下有一名弟子,此人自幼便对世间奇术异法抱有浓厚兴趣,尤其对那蛊咒之事,更是钻研颇深,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王卓群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他微微欠身,声音低沉而有力:“哦?竟有此等奇人异士?若真能得其相助,想来这困扰我等多日的谜团,或许能迎刃而解。”
刘纯轻轻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既有对自己弟子能力的自信,也隐含着对即将揭开真相的期待:“不错,此人虽年轻,但其学识与胆识,却是常人难以企及。我曾亲眼见他以一己之力,解开了一桩被世人视为无解的诡异疾病,其手段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我想,若由他出面,与你一同磋商这蛊咒之谜,定能有所收获。”
说罢,刘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轻轻拍了拍身旁那名年轻太医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抗拒的威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对名叫明华的青年说道:“明华,你看,这位王公子,他不仅风度翩翩,气质非凡,更重要的是,他对圣上病情的见解竟与你惊人地一致,仿佛是天赐的良缘,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共鸣。此刻,时间紧迫,圣上的安危系于一线,你二人速速携手,共同钻研,定要寻出为圣上祛除体内恶蛊的万全之策。”
那名年轻太医,听闻刘纯的指令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躬身行礼,声音清亮而坚定:“下官领命,定当竭尽全力。”言罢,他的身影在烛光摇曳的宫殿内显得格外挺拔,仿佛一棵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青松。
王卓群的目光此刻正深邃地落在明华身上,这位年轻太医的面容在昏黄的光芒下更显俊逸非凡。明华大约二十出头,正值青春年华,一头黑色长发被随意而又不失雅致地松松绾起,几缕碎发轻轻垂落在额前,为他平添了几分不羁与洒脱。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他那对冰蓝色的眼眸,它们仿佛冬日里初晨湖面上的薄冰,既蕴含着深情款款的温柔,又透露出一种不容侵犯的冷漠,两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让人一眼望去,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泛起层层涟漪。
明华的高挺鼻梁如同雕刻般精致,为他的面容增添了几分英气,而当王卓群细细打量之时,更觉这位年轻太医的气质中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和力,仿佛春日里和煦的微风,轻轻拂过心田,带来一丝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在这样的夜晚,在这座充满了权力斗争与生死较量的深宫之中,明华的出现,就像是一抹不期而遇的清新,让人在紧张与压抑中寻得了一丝难得的宁静与希望。
王卓群的心中不禁暗自赞叹,他知道,此次任务艰巨且危险重重,但有明华这样的青年才俊相伴左右,或许能增添几分胜算。他缓缓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明华的肩膀,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待:“明华太医,此行关乎重大,你我皆需小心行事。”
这一刻,宫殿内的气氛似乎凝固了,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坚定的眼神,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即将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悄然展开,而明华与江逸侠的命运,也将因此紧密相连,共同书写一段激荡人心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