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化湿补肾酒配方(药食同源)(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浊莲笔记》最新章节。

以下是为肾阳虚兼痰湿体质调整的药酒配方及制作方法,注重温阳化湿、健脾补肾,选用药食同源材料,确保安全性与针对性:

---

###**温阳化湿补肾酒配方**(约5升量)

####**药食同源材料**:

1.**肉苁蓉(40g)**-温补肾阳,益精血(需确认当地试点许可)

2.**巴戟天(30g)**-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3.**杜仲雄花(30g)**-补肝肾,强筋骨(试点药材,可用杜仲皮10g替代)

4.**茯苓(50g)**-健脾渗湿,宁心安神

5.**山药(50g)**-健脾固肾,助运化湿

6.**陈皮(30g)**-理气化痰,燥湿健脾

7.**芡实(40g)**-益肾固精,健脾止泻

8.**砂仁(20g)**-化湿行气,温脾开胃

9.**生姜(50g,切片)**-温中散寒,化痰止呕

10.**薏苡仁(40g,炒制)**-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基酒选择**:

-**50度纯粮白酒**5升(高粱酒或米香型白酒,避免过度燥烈)。

---

###**调整要点解析**:

1.**温阳为主**:

-以肉苁蓉、巴戟天替代原方黄精、枸杞,增强温补肾阳之力,改善畏寒、腰膝冷痛。

-杜仲雄花或杜仲皮补肝肾,强健筋骨,适合肾阳虚腰酸。

2.**强化祛湿化痰**:

-**茯苓+薏苡仁**:经典健脾祛湿组合,炒薏苡仁减轻寒性。

-**陈皮+砂仁**:理气化痰,醒脾开胃,化解痰湿停滞。

-**生姜**:温化寒痰,助阳散寒,兼解酒毒。

3.**规避滋腻**:

-去除了龙眼肉、大枣、黑芝麻等甘腻助湿之品,减轻脾胃负担。

-山药、芡实改用炒制,增强健脾止泻功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