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角逐(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帝国之我若身为建文帝》最新章节。

朱棣虽震惊于张玉的调查的结果,但还是对白莲教他还是打心眼里瞧不起:“白莲教不过,一些乌合之众本王从未将其放在眼中,即便是与东南的那些富商们相互勾结,也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此番靖难,白莲教愿意主动送上门来,为我军提供粮草本王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至于他们所提的要求嘛!本王即使想实现也是无能为力啊!

让其恢复传教的合法性和开海,这都是皇帝陛下才能决定的事情,本王不过是奉天靖难清除陛下身边的奸佞,即便是成功,日后依旧是陛下主政。本王只是个藩王,可没有朝议之权。”

此刻,朱棣笑得很是无赖。

“但白莲教要求开海一事却是值得商榷。在本王看来,这的确是一个强国富民的好机会,需得详细谋划一番。”

“世美(张玉字世美),对于白莲教你还是要继续监视,意在于摸清其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尽办法筹集粮草。在入冬之前,我军必须要拿下河北全境。”朱棣语气凝重地说道。

面对朱棣的要求,张玉也是面露苦涩:“殿下,朝廷已经完全封锁了北平南下的通道,大规模的粮草运输实在是个问题。想要筹集粮草就必须借助海运,不然仅靠路上运输,实在杯水车薪。

小皇帝已经将我们安插在京城中的眼线全部拔出,少数得以幸存的也是被严密监视,京中的消息根本就无法传出。地方上那些与我们亲近的官员,也正在被清洗,朝廷重设锦衣卫,仅仅半个月就已经抓获了三十八名暗探,还有许多混迹于商贾之中,还在仔细甄别。这实在不利于商贾流通,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军陆路运输筹集粮饷的进度。

而且殿下有件事情,末将不得不向您汇报。就在前日,我军已经收到了朝廷颁发的讨逆檄文和小皇帝的罪己诏。末将无能没有能抓住散布消息者。据单夜守值的士兵汇报,当天夜里他们远远的看见天上有团火焰飘过,随后便见成片成片的文书飘落而下。虽然末将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收缴,但在军中还是出现了小范围的传播。”

说罢,张玉便小心翼翼地将檄文和罪己诏拿了出来,在递上的同时,还取出了两个木匣打开。

朱棣定睛一看,满脸的不可置信:“这是齐太和黄子澄二人的人头?”

张玉有些畏惧地望向朱棣,吞吞吐吐的说道:“回殿下的话,这便是朝廷大张旗鼓的派人送来的。小皇帝在半月之前便下令诛杀了齐泰,黄子澄人二人,还灭了二人的九族。同时大肆抓捕二人同党,其实抓的大多数是些贪官苦吏和亲近殿下的大臣。”

朱棣面色铁青显然是被这些消息气的不轻,朱允炆这小子恶心人的手段倒是不少。

扶了扶额头,朱棣将目光投向一旁,一直在闭目念经的道衍和尚开口询问道:“大师,对此你可有什么应对之法?”

道衍依旧没有停下拨弄念珠的动作,闭着眼睛说道:“为今之计,只有两法,其一便是直接反了速战速决,一年内攻入京城火烧皇宫,来个神不知鬼不觉。就说那小皇帝被奸人裹挟,不知所踪,由殿下您先代为监国,三年两载殿下便可以得偿所愿。其二便是直接罢兵,向朝廷求和。短时间内殿下性命无虞,但仰人鼻息于殿下而言定是生不如死。”

“开弓没有回头箭,本王既已起兵岂有未战先降的道理。但朝廷兵多将广,城高墙固。短时间内并不能克,攻入京师谈何容易?陷入持久战于我军不利啊!”朱棣也是坚定的说道。

“殿下可派一员猛将率一部疑兵佯攻济南。殿下轻率本部精兵不攻坚城,长驱而入。先下真定,保定二府,以保北平。入河南,取到安徽,夺安庆,沿长江顺游而下。里应外合以破南京。三月便可功成。”

道衍的计策得到了张玉与胡濙的支持,但朱棣却是做私杵状:“你二人先下去吧,容本王与大师再商议一番。”

待到张玉二人离去,朱棣这才开口问道:“道衍,你究竟是何想法?”

不攻坚城,长驱直入朱棣与道衍二人早有预案,道衍此时说出明显是另有看法。

直到这时道衍这才睁开双眼,三角眼中射出的精光足以暴露此人野心勃勃:“殿下,想必还没有看过那檄文和诏书吧?此前,或许我们都小瞧了这个小皇帝。眼下的形势于王上不利!

小皇帝杀齐泰,下罪己诏,重开锦衣卫,增设东厂,搜捕殿下耳目。这一系列操作下来,直接让殿下目不能视,口不能言。这一仗我们还没有打,便已输了一半,小皇帝这是要与殿下您下一盘大棋。

想必殿下还没有看过檄文之中的内容吧?小皇帝直接赦免了陛下的罪责,将我等的列为贼首,殿下的部将们都被朝廷定义为反贼。此举完全离间了我等君臣。

倘若此役失败殿下依旧可以做您的藩王,可殿下的部属们却是要被株连九族。”

朱棣有些气恼,一拳狠狠地锤在桌案之上:“建文小儿好狠毒的心肠啊!”

“殿下,现如今已经没有退路了,即便您想投降,也绝无可能。您手下的将士们会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推着您走上皇位的。

既然小皇帝已经亲手将奸佞之臣清理,殿下已经失去了起兵的借口。殿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反了,自古成王败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咦?殿下之能,必能效仿。唐太宗开创一个盛世的王朝。又何必拘泥于眼前世俗的桎梏?

若是殿下能下定决心贫僧可有一法助殿下一举功成。”

道衍的语言极尽蛊惑,朱棣也是有些意动艰难的开口问道:“是何?”

“白莲教!”

“他们?一群延续了千年的反贼能干什么?”朱棣有些疑惑。

“殿下白莲教不可小觑,他们蛊惑人心的能力很不一般。东南沿海的世家们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白莲教对东南世家许予重利,许诺开海之后给他们独家经营权。这样我军的粮草之重便可得以解决,同时还可以让东南世家们花重金为我们打造战船训练水师,这样一来,殿下便可走海路沿长江逆流而上,直捣京城。水陆并进嫣有不克的道理?

至于那白莲教和那些世家大族的殿下,大权在握,他们还不是易如反掌!”

这一次朱棣是彻底被道衍说服:“那白莲教的什么狗屁护法现在还在北平吗?”

道衍,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乱世之臣,终于是露出了笑脸:“殿下他们现在正在王府之中。”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一同走出书房。

十日之后浙江钱塘陈姓宅院之中。

“左护法,你说得可都是真的,燕王殿下同意开海了?”陈家家主陈望亣询问道。

白莲教左护法宋之廉点了点头。

陈望亣喜形于色赶忙命人取出了事先备好的木箱:“左护法,区区五百两黄金不成敬意。还请左护法在圣母面前替我陈家多美言几句。这开海之后的经营权还望——”

宋之廉望着满满一箱的黄金也是笑着回应道:“陈家主客气了,你陈家世代与我白莲教交好其他自然不用多说。只是现在朝廷要对北方用兵,江南这边的财政……”

“左护法您放心今年浙江遭灾,市面上私盐又严重怕是只能教四层的税赋了。”陈望亣笑道。

“现在那小皇帝重开了锦衣卫你可别露了什么马脚。”宋之廉还是不放心的提醒。

“左护法你就放心吧,即便是洪武一朝这种以丰报欠的事情我们也是常干。那些个县令知府哪一个不是吃得脑满肠肥的,我们江浙的盐商早就和他们是一条船上的了。”陈望亣拍着胸脯打包票道。

“还是小心为妙,不要在阴沟里翻船坏了教中大计。答应燕王的战船你们也要尽快赶制实在不行等过完元旦便将倭国那边保护船队的船舰都调回来给燕王送去。”宋之廉临走之前还不忘叮嘱道。

“父亲那些船舰可都是我陈家三代人的心血啊,耗费了我们多少财力物力我们就这么拱手相让吗?”陈家少主陈远山忍不住的说道。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开海禁下海经商其中有多大的利润你又不是不知道这点付出与之比起来微不足道。

小皇帝一味的遵从祖制实行海禁就是在断我等财路,燕王既然有意开海那么我们支持他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