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初见韩非(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先秦,天命在赵!》最新章节。
有好事者每日蹲守在太子府门前,就为了看到底有哪些人太子的号召前来,而每天总会有那么几个见过识广的帮大家介绍。
“那位是先武灵王时,将军董叔的后人,家学渊博,擅御。”
“那位是前秦相苏秦的族人,名代,学富五车。”
“那位是清阳令,公孙胜,乃是先肃侯的子孙。”
“那位是名将…”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一场早有预谋的大秀而扬名,他们在封地、在县邑可能薄有名声,但是在邯郸就不够看了。
哪个年轻人不愿意扬名?这不仅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会有实际的利益。
而今天,体贴的太子亲自为他们搭好了舞台,甚至还贴心地为他们安排了观众,大家都很开心。
赵煦也很开心。
这种开心直到一位文质彬彬,说话有些结巴的韩国公子的到来而达到顶峰。
韩公子非。
此时的韩非还只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双眸漆黑发亮像夜空中星,表情却有些呆呆的,说话还会有轻微的口吃。
他是前往楚国拜师的,只是因为路上听闻了赵煦效仿“黄金台”的故事,又因为赵煦即将跟韩国王女成婚,所以绕路来看看。
对于这个答案,赵煦谈不上失落。
这个时候的韩非显然还没有成长为后来那个法家学术的集大成者,就像那位年轻的都尉李牧一样,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哪怕后来再如何璀璨夺目,当下仍然还很青涩稚嫩。
不过此刻的韩非还是很好玩。
“哈哈哈,非,为什么你的故事里都是宋人和郑人?”
赵煦捧着韩非书写的竹简乐不可支,他看到了很多前世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
比如守株待兔和智子疑邻的宋人,比如买椟还珠、郑人买履的郑国人…这大概是最早的地域黑了。
韩非有些羞涩,他因为口吃又不善言辞,因此不太愿意说话,又不想充满了智慧的故事被人遗忘,只能选择用笔记下来。
他那匹瘦马上驼负的都是他的竹简。
“请您等待几日吧,我给您展示一下我的火炕,韩国的百姓肯定能用得上。”
赵煦不愿意放韩非离开,但是韩非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要去楚国,拜那位鼎鼎大名的荀子为师,赵煦怎能阻拦?只能多留他几天,培养一些感情。
“好,但但是不不能太太久。”韩非很吃力道。
“放心,你一定会觉得这几天大有收获!”赵煦笑道。
可是这样一个好玩的韩非子,是怎么成长成后来让李斯都嫉妒、始皇帝都倾心的大学问家的呢?
(今天码字很慢,思路老实卡壳,对不住诸公。)
(今天冇了,晚安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