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镜面(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小人物之初识人间》最新章节。

陈建国数到第二百三十七个螺帽时,车间主任的皮鞋声再次碾过水泥地面。他抬头望向悬挂在头顶的电子钟,2023年9月14日,星期四,下午三点十七分。这是他在这家五金厂工作的第十五个年头,也是最后一年——下个月工厂就要引进全自动螺丝机。

“老陈,把三号流水线的废品率再降两个百分点。“主任的鳄鱼牌皮带在腰间勒出油亮的痕迹,“否则这个月奖金就别想了。“

陈建国攥着扳手的指节发白。他知道那些被判定为“废品“的螺丝,绝大多数都是机器校准误差造成的。但当他把刚拧好的螺帽往检测台上一放,液晶屏立刻跳出刺眼的红色警示。他的瞳孔开始颤抖,视网膜上重叠着女儿补习班的缴费单、妻子透析费用的清单,以及工友老李昨天在酒局上说的那句话:“现在连螺丝都要AI监工了,咱们这种眼神不好使的老头子,迟早要被扔进垃圾桶。“

午休时,陈建国蹲在厂区围墙外,看着手机里短视频平台推送的画面。画面里穿着高定西装的带货主播正对着镜头喊:“三二一上链接!这款智能螺丝刀,三秒就能拧完三百颗螺丝!“评论区瞬间被“疯了吧,这价格够买十把普通螺丝刀“的惊叹淹没。

他的拇指无意识摩挲着裤兜里的老花镜。十五年前,他也是这样的年轻人,戴着崭新的安全帽,在流水线上创造着“中国制造“的神话。那时工头总说:“陈建国,你这双手就是台活体螺丝机!“如今这句话变成了车间里此起彼伏的“陈建国,把这堆废品分类一下“。

深夜十二点,陈建国站在十平米的出租屋里,盯着天花板上霉变的绿色水渍。床头铁皮饭盒里装着妻子今早熬的玉米糊,碗底凝结着褐色的油花——那是医院食堂倒掉的隔夜汤。女儿小芳的房间门紧闭着,MP3里传来《最炫民族风》的走调歌声,这是她参加地下网红培训班的第五个月。

洗衣机突然发出轰鸣,陈建国想起今天在废品站看到的场景:三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工人正蹲在地上分拣螺丝,他们的影子在月光下扭曲成畸形的怪物。其中一个突然哽咽:“昨天质检员说我的视力不达标,扣了我半天工资......“

转机出现在冬至那天。陈建国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告示栏前驻足,泛黄的纸张上印着“智能制造人才培训计划“。当他颤抖着填完报名表时,工作人员指着表格上的“年龄限制:35岁以下“在冷笑。回家的路上,他经过街角的修车摊,看见老板老周正蹲在地上,用扳手轻轻敲打着漏油的发动机。

“老陈,来搭把手?“老周抬头笑了笑,露出被机油染黑的牙齿,“这辆三轮车比我家儿子还叛逆。“陈建国鬼使神差地蹲下来,指尖突然触到了久违的金属质感。那些复杂的齿轮咬合声,此刻在他耳中幻化成某种奇妙的韵律。

春节前最后一天,陈建国站在五金厂门口。崭新的全自动螺丝机正在吞吐着银色的螺帽,流水线上再也没有他的位置。但他怀里揣着社区中心偷偷塞给他的培训教材,封皮上印着“工业机器人基础维护“。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斜斜地投射在“招聘启事“栏上——某科技公司正在招募“有机械维修经验者优先“的测试员。

回家路上,他经过城中村广场的落地镜。斑驳的玻璃映出无数个陈建国:穿褪色工装的男人、蹲在马路牙子上啃冷馒头的父亲、深夜里趴在课桌上写作业的小芳。镜面突然裂开蛛网般的纹路,某个瞬间,他看见裂缝中透出一线天光。

三年后的立夏,陈建国站在深圳某科技园的玻璃幕墙前。他胸前的工牌写着“初级机器人维护工程师“,手里握着今天刚收到的聘书——某智能制造公司正在组建“银发技术顾问团“。路过的大学生举着手机直播:“老爷爷您怎么看待AI取代人类?“

陈建国望向园区中央的巨型机械臂,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精准地将一颗颗螺丝旋进预设的孔位。“记得当年厂里那台总卡壳的老式钻床吗?“他笑着摸了摸花白的后脑勺,“后来我们给它换了新轴承,现在还在仓库里当教具用呢。“

晚风掠过他的白发,带着远处海湾的气息。陈建国打开微信,给小芳转去本月的生活费。聊天窗口忽然跳出新消息:“爸!我考上机器人编程培训班了!老师说以后AI也需要会修机器的人!“

月光洒在科技园的草坪上,几朵野玫瑰在水泥缝隙中绽放。陈建国想起老周的话,那个总爱叨念“机器也有脾气“的修车匠。此刻他终于明白,真正的“边角料“,从来不是被时代抛弃的齿轮,而是停止转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