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刘伯温的最后时光:传奇落幕,恩情永存(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最新章节。
蓝玉紧紧握住刘伯温的手,那双手的温度正在逐渐消散,但力量却仿佛通过这一握传递到了蓝玉心中:“先生,您放心。末将此生,定以守护大明为己任,绝不让您失望。若是有一日违背今日所言,愿受天谴。”
刘伯温微微摇头,轻声说道:“不必如此发重誓,我信你。日后朝堂之上,或许会有诸多纷争。你切不可卷入无谓的党争之中,要以大局为重。不管是谁主政,目的都是为了大明的繁荣,切不可因一时意气,坏了国家的根基。”
蓝玉神情肃穆地点头:“先生的教诲,末将铭记于心。末将定以国家大局为重,不会被个人恩怨和权力纷争蒙蔽双眼。”
刘伯温缓缓闭上双眼,像是在积蓄最后的力量,过了一会儿,再次睁开,目光变得更加坚定:“蓝将军,最后再嘱托你一件事。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无论何时,都要关心百姓的疾苦。只有百姓安居乐业,这江山才能稳固,这才是我们为臣者的根本职责。”
蓝玉用力地点头:“先生放心,末将一定会关心百姓。今后行军打仗也好,在朝堂理政也罢,都会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刘伯温欣慰地笑了,那笑容在苍白的脸上绽放,带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祥和:“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说完,他缓缓闭上双眼,仿佛完成了此生最后的嘱托,终于可以安心地睡去 。
蓝玉依旧紧紧握着刘伯温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泪水再次不受控制地涌出。房间里弥漫着沉重的哀伤,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见证着这一场令人动容的告别 。
刘伯温的目光转向自己围在床前的子孙们,他们个个满脸悲痛,眼中噙着泪水。他的眼神中满是慈爱与牵挂,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们,我一生坦坦荡荡,无愧于天地。我走之后,你们要相互扶持,和睦相处。为人处世,要秉持忠义,不可贪图荣华富贵,坏了家族的名声。要勤奋读书,努力上进,靠自己的本事安身立命。”
子孙们纷纷点头,哽咽着回应:“父亲(祖父),我们记住了。”
刘伯温又看向朱棣和徐妙云,眼神中带着一丝恳请:“陛下,皇后,老臣去后,望你们多多关照我的子孙。他们还年轻,许多事还需要贵人指引。”
朱棣紧紧握住刘伯温的手,郑重承诺:“恩师放心,您的子孙便是朕的亲人,朕定会好好照顾。无论何时,只要他们有需要,朕必当全力相助。”
徐妙云也连忙说道:“恩师,您安心去吧,我们定会铭记您的恩情,善待您的家人。”
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微弱的呼吸声和众人轻轻的抽泣声。刘伯温的气息愈发微弱,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
蓝玉见状,急忙凑近,轻声道:“先生,您还有什么吩咐,末将听着呢。”
刘伯温用尽最后的力气,缓缓说道:“蓝将军…… 日后若有变故…… 切不可冲动行事…… 以大局为重……”
蓝玉强忍着泪水,用力点头:“先生,末将明白,末将一定谨记您的话。”
刘伯温的目光再次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像是要把每个人的样子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他的眼神逐渐变得迷离,思绪仿佛飘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还记得当年…… 与太祖一同起事…… 那时候的我们…… 满怀壮志……” 刘伯温喃喃自语,声音几近蚊呐。“为了这大明的江山…… 无数兄弟挥洒热血……”
朱棣凑近倾听,眼中满是悲痛:“恩师,您累了,就好好休息吧……”
刘伯温微微摇头,继续说道:“我这一生…… 能为大明效力…… 见证它的兴起与繁荣…… 死而无憾…… 只是放心不下你们……”
徐妙云泪流满面,握着刘伯温的手贴在自己脸颊上:“恩师,您安心走好…… 我们都会好好的……”
突然,刘伯温的眼神有了片刻的清明,他努力坐直了些许身子,声音也略微洪亮了一些:“棣儿,云儿,蓝将军,孩子们…… 记住,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唯有以民为本,方能长治久安……”
话一说完,他的身体缓缓向后倒下,眼神渐渐失去光芒,手也从朱棣和徐妙云的手中滑落。
“恩师!” 朱棣悲痛地呼喊。
“父亲!” 子孙们放声大哭。
蓝玉单膝跪地,低头默哀,泪水不受控制地从眼眶中涌出,滴落在地面上。
徐妙云伏在床前,泣不成声:“恩师,您怎么就走了……”
房间里顿时哭声一片,每个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一代传奇谋士刘伯温,就此闭上了双眼,带着对世间的牵挂和对大明未来的期许,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他的智慧与教诲,如同璀璨星辰,将永远照耀着大明的历史长河,留在众人的心中。
许久,朱棣缓缓站起身来,他神色悲痛却又努力保持着镇定,声音低沉地说道:“恩师一生殚精竭虑,为我大明江山社稷立下不朽功勋。朕定要为恩师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以告慰恩师在天之灵。”
徐妙云擦了擦眼泪,哽咽着回应:“陛下所言极是,恩师当得起这最高规格的葬礼。”
蓝玉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抱拳道:“陛下,刘先生一生磊落,对大明忠心不二。末将愿亲自操办葬礼相关事宜,以表对先生的敬重与缅怀。”
朱棣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无尽的哀伤:“有劳蓝将军了。此次葬礼,务必要办得风风光光,让天下人都知晓刘伯温先生的功绩与品德。”
蓝玉重重地应道:“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这时,刘伯温的长子刘琏走上前,跪地叩首:“陛下,皇后,蓝将军,家父一生淡薄名利,想必他老人家也不愿太过铺张。葬礼之事,还望能遵照家父生前的喜好和意愿。”
朱棣思索片刻,说道:“刘琏所言有理。朕虽想厚葬恩师,但也应尊重他老人家的遗愿。一切就按先生平日的喜好来安排,务必庄重肃穆。”
徐妙云蹲下身子,轻轻扶起刘琏,柔声道:“刘琏,你也节哀顺变。你父亲一生高风亮节,他的教诲我们都铭记于心。往后若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
刘琏感激涕零:“多谢陛下,皇后关怀。家父一生为朝廷效力,能得陛下和皇后如此厚爱,已然无憾。我等定会谨遵家父教诲,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
蓝玉看着刘琏,拍了拍他的肩膀:“刘琏,你放心。有我在,葬礼的事我会与你一同操办,不会有任何疏漏。你父亲对我恩重如山,我定要送他最后一程。”
刘琏眼中满是感激:“多谢蓝将军。”
朱棣望向窗外,天空不知何时已飘起了细雨,仿佛也在为刘伯温的离去而哀伤。他缓缓说道:“恩师虽已离去,但他的智慧和精神将永远留在我大明。朕日后定当以恩师的教诲为指引,治理好这天下。”
徐妙云走到朱棣身边,轻声道:“陛下心怀天下,又铭记恩师的恩情,想必恩师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
蓝玉抱拳说道:“陛下和皇后如此深情重义,大明有此明君贤后,定能繁荣昌盛。末将也会尽忠职守,守护好这大好河山,不辜负刘先生的期望。”
众人围绕着刘伯温的遗体,默默伫立,思绪万千。在这寂静而悲痛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在心中暗暗发誓,要将刘伯温的精神传承下去,为大明的未来而努力。此时,雨越下越大,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为这位传奇谋士奏响一首无声的挽歌。
几日后,刘伯温葬礼的各项事宜筹备妥当。葬礼当日,京城内外一片缟素,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为刘伯温送行。
蓝玉一身素服,神情庄重地指挥着葬礼的流程。他看着那肃穆的灵柩,心中满是悲痛与不舍。
刘琏和刘璟扶着灵柩,泪水不停地流淌。他们的身后,是刘伯温的一众亲眷,个个面容悲戚。
朱棣和徐妙云身着素袍,早早来到葬礼现场。朱棣望着灵柩,眼中满是哀伤:“恩师一生奉献,为大明付出了太多,今日朕亲自送恩师最后一程。”
徐妙云轻声抽泣着:“恩师的恩情,臣妾永远铭记。”
此时,一位老臣走上前来,对着朱棣拱手说道:“陛下,刘伯温先生一生辅佐太祖、陛下,功绩卓着,其智慧谋略为我大明立下汗马功劳。今日葬礼,应当举行隆重的仪式,以彰显先生的地位和贡献。”
朱棣点点头:“朕正有此意。待葬礼结束后,朕会追封恩师,为他修建祠堂,让后世子孙永远缅怀。”
蓝玉听闻,转身向朱棣抱拳道:“陛下此举,实乃大恩大义。刘先生泉下有知,定会倍感欣慰。”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阵议论声。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感慨道:“刘伯温先生神机妙算,辅佐太祖建立大明,又为陛下出谋划策,治理天下。他的智慧和品德,是我们这些读书人的楷模啊。”
旁边一位老者也附和道:“是啊,先生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是心怀天下,一心为民。这样的贤才,实在是难得。”
刘琏听到这些议论,心中五味杂陈。他对着众人拱手道:“家父一生承蒙各位厚爱,今日又劳烦大家前来相送,刘琏感激不尽。家父虽已离去,但他的教诲,我等定会铭记于心。”
刘璟也含泪说道:“我们定会传承家父的遗志,为大明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葬礼在一片哀恸中进行着,当灵柩缓缓入土的那一刻,众人纷纷跪地,向刘伯温做最后的告别。
朱棣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说道:“恩师,您安心去吧。朕定当励精图治,不负您的期望,让大明江山永固。”
徐妙云也默默祈祷:“愿恩师在天堂安息,保佑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蓝玉望着墓穴,心中暗暗发誓:“刘先生,末将此生定不辜负您的嘱托,守护好大明的每一寸土地。”
葬礼结束后,朱棣回宫便立刻着手追封刘伯温的事宜。他召集大臣们商议,决定追封刘伯温为太师,谥号 “文成”,并下令在京城修建刘伯温祠堂。
朝堂上,一位大臣说道:“陛下追封刘伯温先生为太师,实至名归。先生一生为大明鞠躬尽瘁,此等荣誉当之无愧。”
另一位大臣也说道:“陛下此举,不仅是对刘伯温先生的肯定,更是对天下贤才的一种激励,让更多有识之士愿意为我大明效力。”
朱棣微微点头:“刘伯温先生是我大明的瑰宝,他的功绩和精神应当被永远铭记。修建祠堂,也是为了让后世子孙能够缅怀先生,传承他的智慧和品德。”
徐妙云在后宫听闻追封之事,也深感欣慰:“陛下如此重视恩师,相信恩师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希望这追封和祠堂,能让更多人了解恩师的一生。”
与此同时,蓝玉陪着刘琏、刘璟兄弟回到刘家。蓝玉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如今先生已逝,但你们的人生还长。你们要好好努力,继承先生的遗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开口。”
刘琏感激地说道:“蓝将军,多谢您一直以来的关照。我们兄弟二人定会努力奋进,不辱没家门。”
刘璟也坚定地说:“我们会以家父为榜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京城的刘伯温祠堂顺利建成。百姓们纷纷前来祭拜,缅怀这位传奇谋士。而刘氏兄弟在各自的道路上努力前行,蓝玉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为大明的稳定和繁荣贡献力量。朱棣则在朝堂上,以刘伯温的教诲为指引,用心治理国家,大明在一片祥和中继续发展,而刘伯温的传奇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口中永恒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