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时空交汇的中兴之约(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最新章节。
朱见深连连点头:“孙儿明白,定会妥善安排。”
朱瞻基环顾四周,感慨道:“此次穿越至此,亲眼见证了大明的中兴之象,也算是不虚此行。只是,我们在这时空停留的时日已到,不久便要离去。”
朱见深和朱佑樘听闻此言,神色顿时黯淡下来。朱见深不舍地说道:“祖宗们这就要离去?孙儿实在舍不得。还望祖宗们能再多留些时日。”
朱棣微微摇头,目光中带着一丝眷恋:“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的使命已然完成,是时候回归属于我们的时空了。但你们要记住,无论何时,祖宗都会在冥冥之中护佑着大明。”
徐妙云走上前,轻轻抚摸着朱见深和朱佑樘的脸庞:“你们要好好守护大明江山,莫要让我们失望。”
朱佑樘眼眶泛红,哽咽着说:“祖宗放心,孙儿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
片刻后,一道奇异的光芒在殿中闪烁,穿越门缓缓开启,光芒中隐隐可见往日的时空景象。朱棣、徐妙云和朱瞻基缓缓走向穿越门。
朱见深和朱佑樘快步上前,跪地行礼。朱见深声音颤抖地说道:“祖宗慢行,孙儿定会铭记教诲,永志不忘。”
朱棣、徐妙云和朱瞻基回头,最后一次深情地看了看朱见深和朱佑樘,以及这繁华的宫殿。然后,他们毅然踏入穿越门,光芒渐渐消散,只留下朱见深和朱佑樘在原地。
随着朱见深年龄增长,后来直接退位成为太上皇,朱佑樘即位后,秉持着祖宗的教诲,励精图治,开创了 “弘治中兴” 的盛世局面。他减免税赋,兴修水利,大力整顿吏治,广开言路,使得大明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朱佑樘处理完朝政后,漫步在御花园中。他看着满园盛开的花朵,思绪不禁飘回到多年前与朱棣、徐妙云、朱瞻基相聚的场景。
此时,内阁首辅李梦阳前来求见。朱佑樘回过神来,说道:“李爱卿,有何事要奏?”
李梦阳恭敬地行礼后说道:“陛下,如今我朝国泰民安,百姓富足。但臣近日听闻,有一些地方官员在推广新作物种植时,出现了一些操之过急的情况,引起了部分百姓的不满。”
朱佑樘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朕当初推行这些高产作物种植,本意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出现这样的问题,定要妥善解决。李爱卿,你可有什么建议?”
李梦阳抬头,目光坚定地说:“陛下,臣以为可派遣得力官员前往各地巡查,实地了解情况。对于那些执行不力的官员,要进行批评教育;同时,要加强对百姓的宣传和指导,让他们真正了解新作物的种植好处和方法。”
朱佑樘点头称赞道:“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吧。一定要让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新作物带来的福祉。”
李梦阳领命而去。朱佑樘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祖宗们带来的种子,是大明的希望,绝不能因为下面官员的失误而毁了这大好局面。”
没过多久,朱佑樘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太监前来通传:“陛下,太医院院使求见。”
朱佑樘放下手中的笔,说道:“宣他进来。”
太医院院使匆匆走进御书房,跪地行礼后说道:“陛下,臣今日前来,是向陛下禀报一件喜事。太上皇龙体康健,如今的身体状况比以往还要好。这都得益于陛下对太上皇的悉心照料和太医院的精心调理。”
朱佑樘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好事。太上皇一生为大明操劳,如今能够安享晚年,也是他应得的。你们太医院还要继续用心,不可有丝毫懈怠。”
太医院院使连忙应道:“陛下放心,臣等定会竭尽全力。”
待太医院院使离开后,朱佑樘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默默念道:“祖宗们,你们看到了吗?大明如今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我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会将这盛世一直延续下去。”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远处宫殿传来的悠扬钟声。朱佑樘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书桌前,继续投入到繁忙的政务之中。他知道,守护好这大明江山,是他一生的使命,也是对祖宗们最好的报答 。
数年后,朱见深在安详中离世。朱佑樘悲痛万分,但他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在朱见深的葬礼上,朱佑樘身着素服,神情哀伤却又透着坚定。
葬礼结束后,朱佑樘回到宫中,召集众臣。他神色凝重地站在朝堂之上,目光扫视着群臣,缓缓说道:“太上皇一生勤勉,为我大明付出了无数心血。如今他虽已离去,但他的教诲和功绩,我们绝不能忘记。诸位爱卿,我们更应齐心协力,将我大明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
礼部尚书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太上皇的功绩,我等铭记于心。臣等定当辅佐陛下,不负太上皇的期望。”
朱佑樘微微点头,接着说道:“朕近日一直在思考,我朝如今虽处于盛世,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边疆地区仍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国内也存在一些民生问题。我们要居安思危,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提升国家的实力。”
兵部尚书出列,奏道:“陛下,关于边疆防御,臣以为可加强军事训练,更新武器装备,同时与周边各国保持友好往来,以威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朱佑樘听后,赞许地说道:“爱卿所言有理。此事就交由兵部负责,务必尽快落实。”
接着,户部尚书也上奏道:“陛下,为了更好地发展国家经济,臣建议进一步鼓励商业发展。如今各地商业虽有繁荣之象,但诸多关卡税赋繁杂,限制了货物的流通。可适当简化商税流程,降低部分商品的税率,如此既能吸引更多商贾往来,也能促进不同地区间的物资交流,充盈国库。”
朱佑樘沉思片刻后说道:“爱卿此建议甚好。商业繁荣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朕准了。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控尺度,不可让不良商贾借机扰乱市场秩序。相关衙门要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稳定。”
户部尚书领命退下。此时,工部尚书上前禀奏:“陛下,近日京城及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等,因年久失修出现了一些状况。臣建议拨出专款,对这些设施进行修缮和维护,这不仅关乎百姓的出行便利,也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朱佑樘点头道:“基础设施乃国家之根基,此事刻不容缓。你可制定详细的修缮计划,尽快组织人力物力开展工作。所需款项,朕会命户部全力支持。”
工部尚书谢恩后退回队列。朱佑樘目光望向众臣,继续说道:“朕深知,一个国家的繁荣,不仅在于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在于人才的培养。诸位爱卿,你们对我朝教育之事有何见解?”
翰林院大学士躬身说道:“陛下,教育乃国之根本。如今我朝学府众多,但教学内容和方式仍有可改进之处。臣以为可在传统经史子集的基础上,增添一些实用之学,如天文、地理、算学等。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熟知圣贤之道,更要能学以致用,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朱佑樘面露赞同之色:“爱卿所言极是。可命各地学府逐步推行教学改革,选拔优秀教师编写相关教材。此事交由礼部和翰林院共同负责,务必将其办好。”
众臣纷纷应诺。这时,负责监察的御史站出来说道:“陛下,在推行各项政策之时,臣等监察部门定会恪尽职守,严格监督各级官员的执行情况,防止出现贪污腐败、阳奉阴违等现象,确保政令畅通。”
朱佑樘欣慰地说道:“有你们监察百官,朕便放心许多。但你们自身也要清正廉洁,秉持公正,切不可滥用职权。”
御史连忙跪地叩首:“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负圣恩。”
朝会结束后,朱佑樘回到后宫。皇后迎上前来,关切地问道:“陛下今日朝堂之事可还顺利?”
朱佑樘微微一笑:“一切顺利。众爱卿皆能各抒己见,提出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良策。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必将更加繁荣。”
皇后微笑着说:“陛下一心为国,实乃大明之福。但陛下也要注意身体,莫要过于操劳。”
朱佑樘握住皇后的手:“朕明白。只是祖宗们交付于朕的使命重大,朕不敢有丝毫懈怠。”
夜晚,朱佑樘独自坐在书房,回想着白天朝堂上的讨论。他铺开纸张,提笔写下自己对未来国家发展的规划。烛光摇曳,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延续大明盛世的重任,而他也将沿着祖宗们指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让大明的光辉照耀千秋万代。
在之后的日子里,各项政策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商业税赋改革后,各地商业活动愈发活跃,城市中店铺林立,贸易往来频繁。道路和桥梁的修缮工程让交通更加便利,百姓出行不再受困。教育改革也初见成效,学府中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有着扎实的学识,还对实用之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