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冷子兴,大幕拉开(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张煊含笑道:“正是宁荣贾家的人,贾家又出人才了。”

冷子兴笑笑不出声,写话本,似乎谈不上什么人才。

不过,“才”是真的有。

而且似乎相当自信。

很多文人写话本小说,不知反响如何,一般可都是用笔名。

贾芸这样上来就自曝家底的并不多。

虽是用的“贾二”化名。

但后街姓贾的子弟能有几人?

基本上算是和实名实姓没差别了。

另外,版权保护意识相当强烈。

若是没有背景的翻版必究,书商不会放在心上。

但人家一看是宁荣后街贾,料想知道这是贾家族人。

翻版之时自会有顾虑。

就如朱熹一样,这位理学大宗师一生着述无数,流行天下。

靠着版权收入,朱大师一生着述版权收入超过二百万贯,堪称南宋巨富。

朱熹是官员,当某地出现盗版朱子着述时,一封书信,抄家抓人。

谁还敢?

南宋嘉颐二年,朱熹特地请求两浙路转运使司与福建路转运使司颁发了榜文:“穷年硫吃,接手自抄录,寝食为废,乞行约束,庶绝翻版之患。”

文集序中还特意加上了“一旦发现,有权告发,追人毁版,严惩不贷”的字眼。

明朝陈氏《皇明文集》一书,在版权页上便是刻有“敢有翻刻,必究”字样。

可以说开后世先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这种警告,还是看人。

朱熹的不敢翻,别的普通文人的笔记小说话本,照翻不误。

贾芸的警告和身份标识,也算是相对有用。

一般的书商掂量一番,估摸着多半就放弃了。

“此子倒是有趣,用心颇深啊……也不知道是族中哪个哥儿?”

冷子兴顺手翻开书页。

从第一眼开始的不经意,到沉溺其中。

等书店要上板关门时,冷子兴堪堪看完一半不到。

正是郭靖开始学艺之时。

大戏徐徐开始。

“心痒难熬啊,这本书写的太好了。”

冷子兴忍不住道:“现在一共两集,不知多少钱一集,我买了。”

张煊笑道:“不值什么,就送冷兄好了。”

“不可不可,在商言商。”

“那两本冷兄给三两好了。”

正常售价也得一两六七一本。

这个时代的书就是这么贵。

一则,纸贵。

二来,雕版贵。

三来,运输贵。

四来,保存不易。

古代的防火,防虫,防潮功夫都不到位。

所以大户人家要建专门的藏书楼。

诸多原因,导致射雕这样三万字一本的闲书,也能卖近二两银的高价。

“好好,便宜的很,愚兄谢过贤弟好意。”

冷子兴取了两本射雕在手,给了三两碎银,急步走了。

看来今晚要挑灯夜战。

不把书看完不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