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论禅体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最新章节。

<div class="tt-title">第一百九十五章 论禅体验

````

午后的阳光透过古树枝叶,在清云禅寺的禅院中投下斑驳的光影。一位身着简朴唐装、约莫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独自在竹林间漫步。他神情专注,时而停下脚步,凝视某处景致,时而轻轻点头,仿佛在与自然对话。

这位男子名叫林教授,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佛学研究专家,着有多部佛学着作,在学术界颇有声望。今天,他是专程来清云禅寺考察的。

林教授走到一处僻静的茶亭,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正在那里煮茶。老僧面容慈祥,双目炯炯有神,手中的动作行云流水,一看就知是久经修行之人。

&#34;阿弥陀佛,&#34;林教授双手合十,恭敬地行礼,&#34;冒昧打扰了。&#34;

老僧抬头,微微一笑:&#34;施主来得正好,老衲正欲品茶,不知可愿同坐?&#34;

&#34;不胜荣幸。&#34;林教授在老僧对面坐下。

老僧将一杯清茶推到林教授面前:&#34;此茶名为&#39;禅心&#39;,采自本寺后山,有清心明目之效。&#34;

林教授接过茶杯,轻轻啜了一口:&#34;好茶,清冽甘甜,回味悠长。&#34;

&#34;施主懂茶。&#34;老僧点头赞许。

&#34;略知一二而已。&#34;林教授谦虚地说,&#34;不知大师法号?&#34;

&#34;老衲法号&#39;明澈&#39;,是这清云禅寺的住持。&#34;

&#34;原来是明澈大师,久仰大名。&#34;林教授恭敬地说,&#34;在下林远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佛学多年。&#34;

此时,几位游客注意到了这边的情景,好奇地靠近。他们看到一位学者模样的人正与寺庙住持对坐论茶,不由得放慢脚步,想听听他们在谈什么。

明澈大师看了看围过来的游客,微微一笑:&#34;看来这些施主也对佛法有兴趣。既然如此,不妨一起听听。&#34;

林教授环顾四周,发现已经有十几位游客围了过来,其中不乏年轻人。他点点头:&#34;正好借此机会请教大师几个问题,也让大家一起参与。&#34;

&#34;请说。&#34;明澈大师双手合十。

林教授思考片刻,开口道:&#34;大师,我一直对&#39;禅&#39;的本质有疑惑。何为禅?&#34;

明澈大师微微一笑,不急着回答,而是拿起茶壶,重新为林教授斟了一杯茶。

&#34;教授,您看这杯茶。&#34;

林教授低头看着茶杯,只见清澈的茶水中,一片茶叶缓缓沉浮。

&#34;茶叶在水中沉浮,不执着于上下,这便是禅的一种体现。&#34;明澈大师缓缓说道,&#34;禅不在言语中,不在思维中,而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当下。饮茶时只管饮茶,行路时只管行路,这便是禅。&#34;

围观的游客们听得入神,有人拿出手机开始录像。

林教授若有所思:&#34;大师的意思是,禅在于专注当下,不被过去未来所扰?&#34;

&#34;这只是禅的一个方面。&#34;明澈大师轻轻摇头,&#34;禅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智慧。有无、善恶、美丑,这些都是人为的分别。当我们超越这些分别,直指本心,那便是禅。&#34;

一位年轻游客忍不住问道:&#34;大师,那修禅的目的是什么呢?&#34;

明澈大师看向那位年轻人,慈祥地笑了:&#34;你问得好。修禅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放下。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放下自我,回归本来面目。&#34;

林教授接着问:&#34;大师,《金刚经》中说&#39;应无所住而生其心&#39;,这与禅有何关联?&#34;

明澈大师点点头:&#34;&#39;应无所住而生其心&#39;是禅的精髓。&#39;无所住&#39;是不执着于任何境界,&#39;生其心&#39;是在不执着中保持觉知。就像这杯茶,我们品味它的滋味,但不执着于这种滋味。&#34;

此时,围观的人群已经扩大到三四十人,大家都安静地听着这场即兴的佛法开示。有人拿出笔记本记录,有人闭目思考,气氛庄严而祥和。

一位中年女士举手问道:&#34;大师,我们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禅呢?&#34;

明澈大师微笑着回答:&#34;很简单,做一件事时,全心全意地做那件事。吃饭时只管吃饭,洗碗时只管洗碗。不要让心随着妄念奔跑。当你能够安住当下,不被过去未来所扰,这就是在修禅了。&#34;

林教授点头赞同:&#34;大师说得极是。禅不是高深莫测的玄学,而是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的智慧。&#34;

&#34;正是如此。&#34;明澈大师看向林教授,&#34;教授研究佛学多年,想必对&#39;明心见性&#39;有自己的见解?&#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