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院没好人(欢迎追读 投资 投票)(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960土鳖刨食党的四合院岁月》最新章节。

咱这是年代文,可不是有关钓鱼佬的生活文。

所以每次往上拉鱼的喜悦,以及中午一口二合馒头夹咸菜,就一口水的艰苦,这里都忽略不写了。

踩着黑夜,蒋大杰提着一条大鱼进了四合院。

当然不是最大的那条,蒋大杰还不想引起更大轰动。

不过也足够惊人了,一条成年草鱼,得有四斤往上。

如果不是有镜片挡着,闫簿贵的眼珠子都差点飞出来。

这家伙吃味地问:“大杰,你这是哪儿钓的呀?不会还是北护城河吧?”

“您觉得呢?回见了您嘞。”蒋大杰脚步不停,直接开溜。

“诶,大杰……”闫簿贵叫也没叫住,于是嘟囔了一句。

“这个嘎小子,这是报复我昨儿没告诉他我的窝子呢。”

闫簿贵也不望门了,直接回家生闷气。

那鱼可得有四五斤,如果是自己钓到的,一天就不用做菜了,还能省一半粮食。

如果跟人调剂,那得换回来多少票啊,闫簿贵越想越心疼。

对于不占便宜就是吃亏的闫老抠来说,怎么能忍受蒋大杰闷声发大财,自己却只能干看着呢?

杨瑞华瞥一眼老伴儿:“老闫,你这是怎么了?”

闫簿贵正想找人倾诉呢,就说了。

杨瑞华一听后院钓到一条那么大的鱼,立马不淡定了。

他们家老闫钓了半辈子鱼,也没见过那么大的呀?

“不行,我得䁖䁖去。”杨瑞华丢下手上的活儿就出了门。

“诶!”闫簿贵想要叫住老伴,让她问问蒋大杰在哪儿钓的,结果人已经没影儿了。

“怎么都跟毛兔子似的?”闫簿贵发了句牢骚。

抓心挠肝的在家实在待不住,他索性跟了出去。

闫簿贵表面一副文化人的清高,骨子里却是个脸大不害臊的。

不然也不能借着守大门的由头,成天偷窥各家了。

看大门是为了防止外人进来干坏事,你老盯着邻居的菜篮子是几个意思?

等闫簿贵赶到后院,发现已经围了好些个邻居。

天越来越热了,吃完饭,邻居们都好出来乘个凉,扯个闲篇儿。

这会儿出了新鲜事儿,那还不都来凑热闹啊。

就连刚和蒋家吵过架的贾家人,都远远的卖呆儿。

“蒋嫂子,这鱼得有四斤多吧?”闫簿贵挤进人堆问王兰芳。

“四斤六两高高的!”已经有人替王兰芳回答了。

虽然闫簿贵比王兰芳大了十多岁,但比蒋德财小两岁,所以依礼得叫嫂子。

至于蒋大杰偶尔管他叫三大爷,那是从他头衔论的。

反敌特那会儿,院里推选出三位大爷帮助街道管理院内治安,闫簿贵就是前院大爷。

易宗海是中院、刘海钟是后院大爷。

又以德高望重以及年龄排出一、二、三大爷。

这也是闫簿贵每天能站在门口望风的根由——反敌特!防小偷!

如果换做别人试试?不被街坊邻居的唾沫星子淹死才怪了!

说到管事大爷,就不得不再多说两句。

按说蒋德财可比刘海钟有牌面多了。

蒋德财是复转军人,黨员,还是车队副队长,相当于副车间主任。

刘海钟就一白丁儿,怎么能挤掉蒋德财当上二大爷呢?

很简单,因为选大爷那会儿,蒋家还没搬来呢。

蒋德财是53年负重伤,54年转业到地方进的轧钢厂,那会儿大爷早就选完了。

屋里静悄悄的,只有蒋大杰一边吃饭一边笑,为毛要笑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