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兵贼各自有计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将造反进行到底》最新章节。

且说曹正乘上小船,一路疾行回到山上。

他唤来留守在家的头领,将刚才山下发生的事如实讲述。

当曹正说对方或许是来招安时,众人都觉得无比荒谬。

虽说如今山寨已有上万人,但外人却不知道这个实际情况。

经曹正刻意放出的消息,梁山只有七百人,而且经过火并之后,又被林冲带走了一半。

朝堂诸君只要不是昏了头,怎么可能招安一个三四百人的小山寨?

除非朝廷是得知了实际情况,但如果是知道了实际情况,那也就没必要来招安了,有张三在此做寨主,肯定是要直接剿灭的。

韩苍认为曹正既然如此怀疑,那肯定有他的理由。

遂问道:“能否辨别出对方何地口音?如果他们真是抱着招安的目的,那必定是东京来的。”

曹正肯定的点点头:“绝对是东京来的,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开封人士,不会听岔乡音。”

张教头摇摇头,还是觉得不可置信。

“那群人既然是开封口音,脚下还都穿着官靴,那你有没有看到他们马屁股上的纲印?若有纲印编号,或许能判断出对方身份。”

张教头口中的纲印,是在运输马匹时,用来做记号的。

王安石变法时期推行的“保马法”,在徽宗时虽还有部分延续,但实际效果已变的极为有限。

因此禁军所需马匹,皆来自河北、河东等地开设的官方营牧场。

前文说过,宋代陆运、水运的物资,大都编组为纲,战马便是以十匹为一纲。

禁军各部上报所需马匹数量,然后由天驷监安排运输,为了能更有效的分发马匹,营牧场在战马交接时,会给马匹烙上纲印。

听到张教头的问题,曹正努力回想了片刻,无奈道:“当时太过慌乱,没有注意这方面,记不起来了。”

“无妨。”张教头点点头,好好捋了下思路。

然后说:“不管如何,咱们当下要做的就是坚守山寨,老夫先提几点建议。”

“首先,我认为应该先派人下山,把守从外县到梁山的各处要道,见到寨主或林冲,便向他们示警,以防敌人留下监视者。”

“其次,侦听营严密监视郓城县衙,伺机查看那群人的马匹纲印,并侦查济州、兖州、郓州、单州、濮州各驻军的情况。”

“最后,阮氏三雄的水军在金沙滩扎营,以备不患,韩兄的天工营,以及老夫的新兵营都要做好战斗准备,为了避免出现混乱,就以寨主之前说过的演习为借口。”

张教头说完,又看了看其他头领:“诸位觉得如何?如此危机重重之际,不是谦虚的时候,你等若有好的想法,当速速道来。”

韩苍想了想,说道:“不管对方是何打算,都不宜提前暴露水军,我的建议是水军藏在芦苇荡和鸭嘴滩,只做好战斗准备,并派出小船扮作渔民,游曳四面水泊以作侦查。”

曹冲补充说:“如果寨主短期内不回来,我建议由宋万哥哥出马,带上阮氏三雄,去和那群人交涉,如若一直坚守不出,定会惹对方生疑。”

他指着新做出来的梁山舆图:“那群人应该没胆子上山,即使有也不能让他们过来,免得探到山寨虚实。后面若是会面交涉,那咱们也没必要涉险,可以邀他们乘船在水泊中商谈。”

张教头觉得这两点都不错,遂点头赞同,接着又看向其他人。

如今的山寨头领虽不少,但能挑大梁的着实没几个,余下的人大眼瞪小眼,都没什么好计策。

张教头见状拍板道:“那就照这么办,诸位各行其事吧,不管如何,一定不能让山寨出事。”

翌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