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19.1章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知否:奋斗在广陵侯府》最新章节。

台下的相公们,百官们还巴巴的看着官家,

一大早的大家过来陪您上朝也不容易,有点新闻您倒是快播啊,不带这么延时的。

官家捧着奏疏的手微微颤抖,合上第一份匆匆放回托盘,竟然罕见的没有安置规整,

迫不及待的取出第二份,动作之大之剧烈,将第一份没有安置规整的奏疏刮下了托盘,

清脆的文件落地声在大殿中清晰可闻,也惊醒了官家,语气凄惶

“拾起来,给大相公们传阅”

百官们心中闪过许多种可能,是不是灵州打败了,为了安稳人心,故意讳败为胜,只是将实情写在奏捷文书中?

文官们对这种掩耳盗铃的操作相当有天分。老都监将书匣交给一位小侍者,

自己捡起第一份奏疏给章得象送去,章得象点头致意接过奏疏展开阅读,

很快就脸色一变,深深地吸一口气把奏疏交给晏殊。

由于大相公们站在最前面背对着大家,百官们得不出更多的信息,

只好耐心等待相公们吃完头汤,然后由内侍省都监当堂公开全文。

第二份厚重的奏疏就是韩章采编第一线信息,历时一夜呕心沥血创作而成的灵州战记,详细描写了决战当日发生的场景,

期间几易其稿,比如有的军官本来没有消息,就要写还在搜寻,

写到中途的时候传来消息已经发现了,是死是活,活的话伤到什么程度,又要改写。

也有的将官军官傍晚的时候还在昏迷,快写完的时候人去世了,又得改笔。

一片混乱之下仅仅是一份描述战情的文字,韩章写的是既艰难又深情,

比当年科考连作九天的文字还要痛苦艰辛。

第二份奏疏,韩章写的艰难,官家看得同样艰难,奏疏中一个个熟悉不熟悉的将官名字,在韩章的笔下仿佛活了过来,

坐在这大殿之中龙椅之上,官家的眼前仿佛穿越时空进入到那一场大战之中,

勋臣子孙奋力前行而孤立无援,热血义勇力挽狂澜却敌众我寡,

广陵侯府,江都侯府,曹国公府,襄阳侯府,魏国公府符家,鲁国公府曹家等等勋臣之家这一次损失尤其惨重。

看着看着,热泪止不住的盈眶而出,竟然失态到当场哭泣。

这时候第一份奏疏已经给到佥书枢密院事顾偃中的手上,

终于升入枢密院四相之一的他此刻牵挂的只有前线的儿子们,

迫不及待的从参政王俭手中接过奏疏,一目十行的浏览开来,连御座上已经失声痛哭的官家都不管了。

顾偃中不管,其他官员可不能干看着官家哭,章得象带队下纷纷下拜“请陛下节哀”

是的,必须由看过奏疏的宰相们先定调子,

其他官员才知道官家是失声痛哭还是喜极而泣,

毕竟这段时间压力太大了,来的是个大好消息,官家高兴的哭起来也不是不可能。

官家还沉浸在悲痛之中,顾偃中却领先一步直接晕倒了。

一个丞相倒下可吓坏了众人,宰相们纷纷叫嚷着,宣御医,快宣御医。

周围的官员纷纷上前要搀扶委顿于地的顾偃中,襄阳侯一马当先冲了上来抱住弟弟。

官家被吓了一跳,赶紧发话“快把顾相送到后殿安置,命御医一并诊治。襄阳侯也跟着进去吧。”

襄阳侯顾不上虚礼,将弟弟抱入后殿。

朝会开成这样,显然是不成了,官家就命都监将第一份奏疏公开念出,众臣才一片哗然,原来是这么个胜局。

“散朝吧”官家无力的吩咐结束了这个纠结的上午。

总得来说灵州军的大胜是毫无疑问的,群臣们一路走一路念叨,

有些官员还公然向那些给灵州派出子弟的公侯道贺,公爷侯爷们神色勉强,他们才后知后觉有哪里不对劲。

也有官员在互相探讨“你说顾相也是久经历练之人,怎么看一份奏疏就瘫了呢?他与广陵侯府的关系未免太好了”。

旁边经过一位枢密院的官员没好气的回头道“少说两句吧,你把四个嫡子送到灵州打仗,你也晕”,

几个低级官员深吸一口凉气“怪不得,怪不得,顾相这是破家为国,令人感佩”

消息如同旋风一般随着官员们下朝而疯狂传播,很快就刮进了广陵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