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乾坤骨董集杂项: 宋瓷官窑的微观鉴定分析(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乾坤骨董集》最新章节。

第74章:乾坤骨董集杂项:宋瓷官窑的微观鉴定分析

宋瓷官窑的微观鉴定分析需结合胎质、釉层、开片、气泡等特征进行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一、胎质特征

1.胎色与胎骨

宋官窑瓷胎色以黑、灰黑、香灰、灰白为主,黑胎较少,胎骨细腻温润,部分精品胎质如古笋砚,打磨后呈现细腻滑润的玉质感。胎体厚度分厚型(约5mm)与薄型(约3mm),采用紫金土混合瓷石烧制,氧化铁含量高,形成“紫口铁足”特征。

2.胎釉结合

胎釉中间层呈白色或黄色,胎釉结合紧密,断面可见环状纹路,表明成型时可能使用轮制工具。

---

二、釉层与釉质

1.釉层特征

釉层厚度差异显著,最厚可达1.8mm,采用多次施釉工艺,釉质失透润泽或莹润如玉,呈现乳浊效果。釉面常见缩釉、棕眼及斑点(黑、黄等色),部分釉面有熔蚀痕迹。

2.玉质感表现

釉中含大量钙长石晶体和气泡,形成散射光源,产生类似丝绸光泽与羊脂玉的质感。真品釉面亚光乳浊,击之声音低沉,仿品则玻璃质感强且声音清脆。

---

三、开片与纹片

1.开片形态

分文武片(大小片混合)、全大片/中片/小片、冰裂片三类。开片纹路弯曲回旋,形成蟹爪纹、牛毛纹等,裂纹中可见自然生成的鳝血色或土沁花斑。

2.纹片特征

宋官窑纹片短而密集,呈弯曲状;明清仿品纹片稀而长、直且弯曲度小。部分器物可见斜开片,为出窑后形成。

---

四、气泡特征

1.气泡形态

以“聚沫攒珠”为典型,分为细密形(30倍镜下如针尖密集)、雾态形(难见气泡,80倍镜下可见少量)和密集形(气泡阵列排列)。

2.气泡分布

宋官窑气泡直径多在30-180μm,每平方厘米含70-800个,明清仿品气泡直径偏大且分布较规则。

---

五、科学鉴定辅助

1.元素分析

宋官窑釉含7.55% CaO和4.33% K₂O,属钙釉,烧成温度约1200℃;明清仿品釉料配方与真品差异显著。

2.显微结构

釉中可见絮状白色物质及未熔釉料,胎体断面可见断裂纹路,部分器物釉面有熔蚀痕迹。

---

总结

宋官窑微观特征的核心在于胎釉原料的独特性(如紫金土)、厚釉工艺及自然开片形成的玉质感。鉴定时需结合气泡分布、纹片形态及科学检测手段,与明清仿品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