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巡城兵马司(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葬明1644》最新章节。
这个顾虑,韩复也是早就想到了,当下不慌不忙的说道:“在下虽到襄京城时日不长,但也听闻如今襄京城内城外,有唤作拜香教的歹人,买卖人口,劫掠百姓,乱得厉害。在下愚见,杨大人既为襄京县父母大人,保境安民,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韩千总说的不错,拜香教最近确实闹得厉害。杨大人也责令县衙三班胥吏,清查过几次,只是那些歹人既狡诈又凶悍,因此收效甚微。”张维桢若有所想的点了点头,接着又道:“不过事因有了,但是名头还需要细细思量,总不能让韩大人的部属,去当三班快手吧?”
韩复不动声色的说道:“我大顺永昌天子,改襄阳为襄京,在此建制,以为根本之地,足见我襄京城亦是大顺的都城。依照前代制度,都城当有兵马司的设置。杨大人可以拜香教扰乱治安为由,报牛、李两位大人知道,顺势设立兵马司,此则名正言顺。”
杨士科和张维桢两个人齐刷刷的看向韩复,同时眼前一亮。
兵马司这个名头太好了。
明朝的时候,在南北两京都有五城兵马司的设置。
这个衙门虽然名字当中有“兵马”的字样,但实际上负责的是城中的治安、巡捕盗贼、维持市面秩序、防火救火等事务。
兵马司也不归兵部管,是由巡城御史统领,勉强也可以算作是官府的组成部门。
襄京城名字里面带有一个京字,李自成又是在这里建制的,说襄京是大顺的首都,可能有点夸张,但说襄京是大顺的都城之一,绝对没什么毛病。
正好,最近拜香教闹得厉害,以这个由头,设立巡城兵马司,问题应该不大。
况且不论是对府尹牛佺还是防御使李之纲来说,设置巡城兵马司,不仅扩张了他们的权力,同时也让他们有了名正言顺的“武装力量”,几乎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杨士科和张维桢两人,各自在心中做了一番思量,都觉得韩复的这提议,简直是完美无缺,很有运作的空间。
两人对视了一眼,杨士科难得开口说道:“韩千总部属现在驻扎在何地?”
“在下在进襄京之前,途径兴化县一大户家中,从该大户手上购得鱼市街一处宅院,在下部属如今都住在此处。”韩复说道。
杨士科又看了张维桢一眼,见后者轻轻点头,又说道:“我明日要和张先生到你那里看一看。”
韩复听他这么说,知道事情多半是成了,站起来表示会恭候杨大人和张先生大驾。
杨士科再没有多余的话语,又略略坐了一会儿,起身就要离席。
走到雅间门口的时候,杨士科忽然回头向跟在后头的韩复问道:“韩千总见过我大顺官军中的……家丁没有?”
韩复知道杨士科说的家丁,就是大顺军中那些老营子,但他这话问得没头没脑,韩复一时吃不准杨士科是什么意思。
想了一下说道:“在下在夔州时候,见过秦王大军的精锐。”
“韩千总之武勇,比之那些老……家丁如何?”
韩复知道杨士科想要问什么了,笑了一笑,说道:“等闲三五人近不了身。”
杨士科又看了韩复一眼,不再说话,噔噔噔下了楼。
等到这位父母大人坐着轿子离去之后,韩复、王宗周陪着张师爷回到了二楼的雅间。
这三人都是人情练达的主儿,没了杨士科在场,席间的气氛比刚才就热闹多了。
韩复前世29岁就提了实职正科,工作能力强是一方面,酒精考验自然是另外一方面,此时明朝这种低度的米酒,对于韩科长来说,酒量只取决于膀胱的容量。
他各种带颜色的小段子讲得飞起,席间又频频敬酒,酒到即干,惹得张师爷连呼好汉!
一桌酒席吃了一个多时辰。
吃完之后,王宗周提议再去眠月楼再来一场,张维桢连连摆手,表示要回杨大人处覆命。
王宗周又劝了几句,见张维桢不是在客气,冲着韩复打了个眼色。
韩复知道戏肉来了,忙从胖道士那里拿来一个银袋子,不动声色的说道:“杨大人为我襄京百姓朝乾夕惕,不辞辛劳,在下铭感五内,不胜敬仰,特备些薄礼献给杨大人,万望海纳。”
张维桢推辞了一番,也就坦然受了。
他接过银袋子,手中一沉,估摸至少有二百两,脸上露出笑容,看韩复是越看越顺眼。
杨士科虽然是县令,但他这个父母官,当得实在是憋屈的很,比小媳妇还要受气。
在襄京城内,主要的任务就是替南北两营筹措粮草,其他事情他说了也不算,平常也没多少收银子的机会。
更不要说,这银袋子里面,可是足足二百两银子,这礼相当可以了。
“张先生为杨大人幕友,襄赞杨大人处理公务,在下也是佩服得很。”韩复说话间,握住张维桢没有拿银袋子的另外一只手,将笼在袖中的四碇银元宝递了过去。
那四碇银元宝都是成色极好的官银,每碇足重五两,张维桢不动声色的将银子笼到了袖中,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他现在看韩复,已经不仅仅是顺眼那么简单了。
张维桢将韩复往自己跟前拉了拉,低声说道:“杨大人虽为父母官,但乃是少年人心性,秉性刚烈,又重情义。今日在南营中时,因粮草之事,与路大人手下有些不愉快,是以胸中有郁塞之气。明日杨大人到贵府的时候,韩千总可预先将贵属稍稍整备一二,看起来雄壮些,则事可谐矣。”
二十两银子,买了这么几句话,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韩复道了谢,将张维桢送到了青云楼门口。
有一个书童,牵着一头青驴在那里等着,张维桢坐在驴子上,对韩复、王宗周拱了拱手,于“踏踏踏”的声音里,渐行渐远。
韩复又提议请王宗周去眠月楼吃酒,王宗周笑说早上出门之时,家中糟妻耳提面命,令自己今天必须归家,眠月楼的酒,改日再吃。
韩复也就没再多劝。
王宗周既无书童,也无青驴,迈开大步,潇潇洒洒的去了。
韩复来的时候也没有骑马,这时看了眼门神一般站在自己身后的胖道士,笑道:“石大胖,走吧,咱们也回家!”
两人沿着学前街往西而去。
在他们的身后,隐藏于各处的身影,同时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