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襄阳府(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葬明1644》最新章节。

相比较于在石花街的时候,现在的韩千总更加人多势众,看起来也更像是那么回事,敲诈……不,以德服人起来,也更加容易了不少。

加上他也不多要,乡间的大户就五百两,祖上当过官的或者有功名的,就一千两,嫌高的话,韩科长这边还贴心的提供了多种金融服务,接受用白银等价物,襄阳府的地契、门面,以及粮食等方式付款。

但不接受分期和用小妾付款的玩法。

随便拉出个涂脂抹粉的女人,说是之前在秦淮河上过班,开口就值一千两,你娘的,到底是谁敲谁的竹杠?

不过,实在囊中羞涩的话,还可以适当的讲价,主打一个和气生财。

由于大顺军追赃拷饷的威名在外,韩科长的队伍价格公道,说话和气,全程微笑服务,不满意的话可以再来第二次。

加上只要期背调发现,大户家里的护院超过二十个,韩科长就绕道而走。

种种因素叠加之下,韩科长的爱国助饷运动搞得还算是风生水起。

这几天的时间里,韩科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反复横渡汉水,到第五次穿过汉水,再度来到汉水南岸的时候,不算石花街那两次,总共搞了十二次爱国助饷运动,共计得银6700两,粮食一百一十三石,襄阳府城地契两处,门面一处,战果还是相当丰盛的。

不过襄阳府乡下到底还是穷地方,之前又多次被兵,除了本地的土财主,稍微有点门路的基本都跑了,韩复心说,要是在北京的话,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京官,都不止这个数了。

根据后来的史料记载,大顺政权在占据北京的时候,追赃拷饷所得,有说7000多万两的,也有说3000多万两的。

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数字。

汉水南岸的渡口边,韩复遥望北方,即便是远隔千里,他也不禁为此时此刻,北京官绅轰轰烈烈的爱国热情所感染,流下了感动的口水。

……

“千总爷。”

赵老汉沟壑纵横的小脸蛋,出现在韩复面前,西贝货垂着头跟在后面,眼眶通红。

韩复心有所觉,开口问道:“赵船家可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唉。”赵老汉未语先叹了口气:“麦冬她娘死得早,也是怪小人平日疏于管教,当年家里还没有破落,麦冬她弟弟上私塾的时候,每次放学归家,麦冬便缠着她弟弟教她认字念书,这女人一念了书,心境和眼界就全都变了……”

不等赵老汉话说完,韩复往后跳了一步,惊讶道:“赵公子竟……竟然是个女公子?!这……这……赵船家,你何不早说?”

他两眼瞪大,不可思议地上上下下的打量起赵老汉身后的西贝货。

韩老汉看了韩复两眼,也不好当面戳穿韩千总的表演,只是摇着头说道:“小人不说,便也是不想惹出事端来,谁成想……”

说到此处,韩老汉又摇了摇头:

“现今世道不太平,小人在汉水上撑船,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不论是原来朝廷的官兵,还是大顺的官兵,对百姓来说都是祸害。”

“大军所经过之处,不是征粮,便是拉壮丁,大军走后,经常整村整村的人沦为流民,只得出去讨饭。”

韩复点了点头。

他所招募的小队队员里面,就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

这个年代的军队,对于社会秩序的破坏,几乎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赵老汉继续说道:

“这几日小人跟在队伍当中,观韩千总所作所为,确实和小人平生所见的,大明官军也好,大顺官军也好,都不一样。”

“这不是小人奉承韩千总,小人撑着一艘渡船,也能吃饱,也能过活。”

他的意思是说,他不是故意说些好话,来讨韩千总赏钱的。

听到这里,韩复已经明白赵老汉要说什么了:“赵船家,本职以后打算就驻扎在襄阳府左近,要用船的时候很多,赵船家不如就跟着本职一起到襄阳,月钱按三两银子算,如何?”

实际上,韩复早就动了要招揽赵船家的心思,不过一直没有开口。

接下来的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襄阳府,乃至整个湖广一带,将会有大变,有一个信得过的人替自己守着一条船,别的不说,关键时刻跑得也比别人快不是。

赵船家摇了摇头:“千总爷的好意小人心领了,小人是均州人,家里还有一个不成器的小子,小人老了,不想远离乡土,只是这个……”

说到这里,赵船家又叹了口气:“韩千总将来是要干大事的人,手下虽然人多,但身边毕竟缺少一个洒扫、缝补的体己之人。麦冬这丫头大了,小人也不能硬留,韩千总若是不嫌弃,还望看在小人这几日还算勤恳的份上,把这丫头也带上吧。”

不等韩复推辞,赵船家又道:“韩千总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我们乡下草民的闺女,自然不敢奢谈什么名分。惟愿麦冬跟着千总爷能吃得饱,穿得暖,小人便是知足了。”

韩复视线越过赵船家的肩头,落在了西贝货的脸上,只见她双目通红,眼窝中泪光闪烁。

他不是那种有着道德洁癖的人,作为在体制里面混出来的人,他很清楚,什么样的条件说什么样的话,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在如今这样的世道,讲究人人平等是不现实的,不仅毫无号召力和感染力,反而会把别人吓一跳。

现在快要到四月间了,最迟到六月份,李自成兵败的消息传来,湖广一带立刻将会陷入到战火当中,并且在往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都南明、农民军和满清反复拉锯交战的地点。

到南明政权失败以后,还有大量不愿意投降满清的汉族将领,盘踞在离均州不远的茫茫大山中坚持抗清。

可以说,如果放赵麦冬回去,作为一个女人家,随便找个人嫁了,结婚生子,都是最好的结果了。

大概率会在一轮又一轮的兵灾当中,遭遇不忍言之事。

所以,韩复其实也早就打定主意,将赵麦冬带在身边,赵老汉说的也有道理,自己一个堂堂的千总,身边没个侍女什么的,也实在不太像话。

绝对不是有其他想法!

他只是没有想到,赵老汉只是把赵麦冬留下来,而自己要回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很理解赵船家身为老父亲的心情,麦冬是个聪明的姑娘,她愿意留在我身边,我自然欢喜之至。”韩复握着赵老汉的说道:“如今身处乱世之中,别的我也不敢保证什么,但麦冬留在我这里,绝对不会只是生孩子和造大粪的机器。”

赵老汉和西贝货都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表述,前者叹了口气,后者则是经不住眼前一亮。

“罢了罢了。”

赵老汉摆了摆手,让出了位置,把西贝货推了过去,然后独自跳上了渡船。

韩复连忙招手让丁树皮拿了个银袋子过来,赵老汉无论如何不要,说老汉再穷,饿死也不会干卖女儿的事情。

韩复好说歹说,说这是赞助赵公子读书的,赵老汉才勉强收下。

望着一人一船,朔汉江之水西去,渐行渐远的身影,西贝货鼻头一酸,两行清泪无声流了下来。

这个地方叫茨河镇,离襄阳府只有六十多里路了,大顺官府的力量比兴化县和谷城县加强了许多,韩千总下令,爱国助饷运动就此暂停。

全军到襄阳府去吃皇粮。

大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初一日,韩复伪装成客商,抵达了大顺政权起家的襄阳府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