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方水土,两根长线(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之重开日月》最新章节。

面对王青云的诱惑,刘汉武想了想说道:“你这都是花架子,孟杜学。”

……

还不好骗!

莫得办法,王青云只好站起身,对李青山说道:“师弟,咱让人看不起了,来咱哥俩比划两下,给他们开开眼界。”

“好。”

李青山挽起袖子,就和王青云比划了起来。

一时间街边尘土飞扬,飞沙走石,俩人高超的武学造诣,惊呆了两小儿!

跟李青山点到为止,王青云拍打了一下身上的尘土:“这回呢?怎么样?要不要学?”

“要,要!”

“既然如此,还不快过来磕头?”

“哎~”

两小孩跪到王青云面前,拿头便拜:“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起来吧,师父明天就教你俩学艺。”

……

干平了五台武学宫的总瓢把子,王青云硬是把高山和刘汉武抢出来了几天。

在刘汉武家里现场教学,用棒子矫正了他们两个的缺点。

教授了他们两个从东方不败那里学到的一种练功方法。

“呼气~吸气~对,手上用力。”

“把腿伸直!”

“不许偷懒!”

……

当着人家爹娘的面,用棒子招呼人家的儿子,简直不要太爽!

一顿棍棒之后,王青云这个师父舒坦的做到太师椅上,端起茶杯灌了两口茶水。

心疼儿子的刘老爹献媚的走上前:“先生,你要的药买回来了。”

王青云笑着说道:“拿下去熬了吧,一会给你儿子和高山喝。”

刘老爹激动的说道:“啊,这是给孩子用的啊?孟替他们谢过先生了。”

王青云摆了摆手:“谢就不必了。”

把手里的药交给丫鬟,刘老爹搓了搓手:“那个先生,你看快晌午了,要不咱们先吃饭?”

王青云点了点头:“也行。”

刘老爹围魏救赵的策略起到了奇效,两个被摧残的娃子逃出生天,窜到饭桌上就要开喽。

啪!

刘老爹一巴掌打掉刘汉武手里的筷子:“先给你师父敬饭。”

“哦!”刘汉武端起一个比他脸还大的饭碗,走到王青云面前,高高举起:“师父,哈(喝)面。”

王青云双手接过,对刘汉武夸奖道:“汉武真懂事,你也哈面去吧。”

“哎~”

刚把碗放在桌子上,面条还没挑到嘴里,王青云身侧又想起一道声音。

“师父,哈面。”

抬头一看,原来高山也有样学样,给端过来了一碗面。

这小子心眼不少!

居然会借花献佛!

腹诽一句,王青云接过饭碗,露出慈祥的笑容:“你也懂事,哈面去吧。”

一碗一斤面条,王青云倒也不怵,先端起一碗。

嗉~嗉~嗉~

咚!

一碗见底,再端起一碗。

嗉~嗉~嗉~

又是一碗!

没感觉!

再来一碗!

并不伟岸的身躯,远超陈小二,足足装了四碗半!

呃~

打了一个饱嗝,稍微晾了晾食,王青云眼皮子就开始打起了架!

麻蛋,老子也他娘的晕碳了。

……

享受了一下山西特色,神清气爽的王青云捧了一把地方上特有的小吃小麻,又当起了他的授业师父。

嘎~

呸~

“你俩给我用点力!”

嘎~

呸~

“不对,姿势不对,你要这样。”

嘎~

呸~

王青云一边教学,一边嗑着小麻。

一把嗑完,感觉舌头都快累死了!

麻蛋,这玩意一般人还真享受不了!

“师兄,都搞定了。”

李青山风尘仆仆的从外边冲回来,打断了王青云的感叹,接过李青山手里的地图,王青云认真的看了看。

“这些地方你都去看过没有?”

李青山回道:“都去看过了。”

把地图还给李青山,王青云背着手说道:“那应该没有什么差错了,你回去准备准备吧,咱们该走了。”

打发走李青山,王青云找来刘老爹:“刘哥,我有事要走了,不能再教他们两个了,一会我给你列一张单字,你给他们按着方子抓药吧。”

“哎~,先生何时回来啊?”

“也没准,少责两三年,多则七八年。”

……

一边闲扯,一边列清单,吹了吹纸上的墨迹,把它交给刘老爹,王青云掏出两千两银票:

“这个是给俩孩子练武的,一人一千两,你可别贪财舍不得啊!”

刘老爹忙推辞道:“先生,这使不得,使不得!”

把钱硬塞到刘老爹手里,王青云严肃的说道:

“以你的身价,供养两个孩子一起练武已经负担不小了,要是再喝药的话,你负担不起。

他俩已经给我嗑了头,我就得管,总不能教的徒弟不成财吧。”

“那也不能收。”

“收下”

“不能!”

“收下”

……

刘老爹推辞不过,只得叫来自家儿子和高山,过来给王青云磕头。

给两个小家伙画了一会饼,讲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好好的增进了一下感情。

天色将黑的时候,王青云才在俩人的不舍中回到了五台县城。

“都准备好了没有?”

“都准备好了!”

“那就回屋睡觉,明天一早出发。”

……

晚上躺在客栈的炕头上,睡不着的李青山捅了捅王青云:“师兄,你真给那俩孩子留了两千两银子?”

“是啊。”

“为啥?”

“那两个好苗子将来说不准用的上。”

“哦,放长线,钓大鱼是吧。”

“你可以这么想,但是啊,也别抱有什么希望。”

“为啥?”

“投资这东西不一定个个都有的赚,赔钱的时候居多,以后你再大一些就会懂了。”

“哦,那师兄,你觉得这俩孩子咱们能有的赚不?”

“我哪知道,一切顺应自然吧,好了,不要问了,早点睡吧,明天还要赶路呢。”

……

注1:

高鼎,本名山,五台西雷村人。少凶悍无赖,雄勇多力,为恶少魁。

顺治五年,大同总兵姜琅反,代州刘迁纠众应之,鼎亦聚众,据下峪曹家寨,四出剽掠。

顺治六年宣府总兵李延寿以大兵至,鼎乃效顺,随大兵征剿,积功至参将,寻擢甘肃总兵。王辅臣叛,被羁,知贼中虚实,密遣人间道归报。

大兵西讨,率众来会,关陕平,从征吴三桂,以功授四川松潘镇总兵。鼎既贵,移家大同。圣祖幸大同。驻跸其家,赐匾旌之。(据《一统志》新补)

注2:

刘汉武,绰号刘“长腿”,擅长箭法和枪法,五台县城东刘家庄村人,与高山(鼎)既是同学,又是朋友,曾资助过在逆境中学武的高山,高山反清期间为高山副将。

注3:

曾在五台山某石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龙泉关把手(守将)刘汉武捐白银一百两”。断此文字,疑为刘汉武考中武庠生后,于明代末期曾任五台县重要关隘龙泉关守将。

注4:

五台地方方言,我说孟,我不饿,说孟肚(不)饥。

注5:

小麻的籽炒制成的地方小吃,当地人统称为小麻,球状,约为一粒大米一半大小,食之与瓜子一样,都要嗑,只是嗑法不同而已,果实甚小,主要用来品味,属于茶余饭后大家一起唠嗑的消遣物,犹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与之相同的还有大麻籽,简称大麻,食用方法相同,常有老太太言:我就这一把了(大意为咱们再唠五毛钱今天就散场吧)

科技在发展,好些东西都在消失,本人已有十多年未曾食用过此类小吃,甚是想念,特此做了赘述,希望能勾起食用过此物的读者儿时美好的回忆,致我们远去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