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内关之行,北岳之誓(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之重开日月》最新章节。
八月初六,易州,易水河畔,王青云与阔别数日的李青山一行人完成了汇班。
逃离了京城漩涡,王青云心情格外的舒畅:“青山,咱们游山玩水去。”
李青山疑惑的问道:“师兄,咱们到底要干啥啊?”
“过几天我会告诉你们的,现在咱们只有一个任务,玩!”
王青云打了个哈哈,爬上马背,高喝一声:“出发!”
“哦,去玩喽!”
“去玩喽!”
……
近一年丰衣足食的生活,这帮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一说游玩,格外的开心。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是他们最后的悠闲时光,是他们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点。
作为人均反王的穿越者,王青云怎么可能会做无缘无故的无用之事?
游玩只是他用来哄骗小孩的借口,都说醉翁之意不在酒,王青云当然也不可能免俗,考察实际地形才是此行的最终目的。
太行八陉,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王青云哪里能不上心?
穷山峻岭之间,掩藏兵峰的绝佳之地,在后世那个枪炮相对先进的近代,这片区域还能藏兵,更不要说资讯还不发达的明朝了。
用游玩的名义,跟当地老乡打听当地地形,再骑马实地考察,一路晃晃悠悠,王青云一行人就转悠到了紫荆关。
利用锦衣卫的身份威压,强行参观了一下紫荆关,索要了份地图,王青云就带着队伍继续前行。
在广昌县(今涞源县),停留两天。
又继续向西,在蔚(yu)州卫(后世张家口蔚县),稍作考察,尝了尝绝里香的地方小吃。
队伍转弯南下,直奔灵丘县。
一边考察地形,一边了解当地民生。
不知不觉间,一行人踏上了平型古道,在乔沟路段,王青云触景生情,不由想起了一个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的传说。
相传那场大战之后,先烈们浴血奋战不屈的呐喊,被此地的铁矿石刻录下来,战后几十年都没有消散。
微微叹息一声,王青云收起心思带着队伍穿过平型关,转道向东,沿着大沙河,途径关堡抵达神堂堡(bu)。
在神堂堡休整一夜,王青云一行人沿着山路继续前行,进入阜平境内。
看着建在崇山峻岭之间的敌楼,李青山实在是忍不住,拉住王青云问道:“师兄,这都一旬有余了,咱们到底要干啥?就为了看这些敌楼?”
王青云哈哈一笑,照旧依然打着马虎眼:“再有三四天咱们就到地方了,师兄自然会告诉你们。
师弟咱们都走了这些天了,你看出来点啥不?”
又打马虎眼!
对王青云的避重就轻,李青山没有丝毫办法,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不都是关堡吗?有啥区别?”
“比之辽东如何?”
面对王青云的循循善诱,李青山认真想了想说道:“这内长城多建设于崇山峻岭之间,关隘众多,且易守难攻,比之辽东犹有过之。”
指着山顶的敌楼,王青云问道:“这茨字十七号敌楼给你一百兵,你有信心打上去吗?”
瞅了瞅周围的大山,李青山沮丧的说道:“人上去都费劲,咋打?”
王青云适当批评道:“让你好好看兵书,你不好好看,这会傻眼了吧!”
“师兄你给我说说不就得了。”
“你啊!”在李青山头上点了一下,王青云故作高深:“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不战而屈人之兵。”
低头琢磨了一会,李青山豁然开朗:“师兄,你的意思是不打,让他们投降?”
指着路旁的大山,王青云意味深长的说道:“要不然咋滴?你看这山,要是强攻得死多少人啊?练一个兵不容易,没必要这么折损。”
指着山顶的敌楼,李青山好奇道:“师兄,山势如此陡峭,这敌楼如何修建的啊?”
面对好奇宝宝的提问,王青云却卖起了官司:“你知道这里的墙砖有多重吗?”
李青山没好气的说道:“我哪知道?”
“一块四十斤呢,你能背几块上去?”
看着似笑非笑的王青云,李青山嘟囔道:“空手上去都费劲,能背一块就不错了!”
捋了捋自己不存在的胡须,王青云宛如诸葛在世:“师兄我啊,夜观天象,早已知其中之道。
这敌楼修的时候,不是人背上去的,是羊背上去的。”
“羊背上去的?”
“然也。”
李青山低头思索了一会,一拍脑袋:“难怪能修这么多敌楼呢,这法子妙啊!”
……
一路说说笑笑,王青云带着队伍赶到了此地最具传奇色彩的寺院,仙人寺。
参观完仙人寺,坐到仙人石下,李青山好奇的问王青云:“师兄,真有仙人在上边下过棋啊?”
看着俊美的景色,王青云心不在焉的敷衍了一句:“人们都这么说,我哪知道真的假的?”
“师……”李青山张口还想说什么,却被王青云伸手制止:“别问了,此地景色怡人,仙气飘飘,安心悟道吧。”
搞定了聒噪的师弟,看着飘荡于山间的云彩,王青云思绪飘远:
仙人石下仙人寺,银河山下金银窝。
先有仙人寺,后有五台山。
历史比五台要早,是五台的起源之地。
山西总督王崇古,曾经在这里屠戮过非法开采。
留下了东山到西山,金银十八锅的传说。
更有野史相传麻子因未参拜仙人寺,国运从五百年减到了三百年。
这里曾经养过虎,后山峡谷还有巨蟒。
历史山水金银都占,唯独缺少一点耕地。
在往前是曾经出过吴王的吴王口,那里耕地还可以。
……
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王青云就开始快马加鞭,极速奔往此行的目的地,北岳恒山。
连续两天的山间疾驰,又爬了多半天的山,站在山巅之上,一览众山之小,王青云心潮澎湃,撤下了所有的伪装:
“你们不是一直都问我要干什么吗?今天我就全部告诉你们。”
李青山咧嘴一笑:“师兄,你就快说吧,我们早就等不及了。”
抿了抿嘴,掏出从县衙要来的邸报,扔给李青山,王青云开口说道:“你先看看再说。”
李青山接过邸报粗粗的瞅了一眼,脸色一变,失声道:“师兄!……”
“你没看错,皇帝死了!”王青云淡淡的回了一句话,眼神扫视着众人,静等众人反应。
瞅着邸报再次确认了一下,李青山感觉天都要塌了,失红落魄的喃喃道:“皇帝真死了?那咱们以后咋办?”
两人的对话,引得众小孩面面相觑:
“圣上比咱们也大不了多少啊,怎么就死了?”
“得病了就死了白!”
“死了就死了,关咱们什么事?”
……
“皇帝死了,就跟咱们以前死了爹娘一般,现在没了爹娘咱们以后咋办?”
“皇帝是皇帝,爹娘是爹娘,咋能一样。”
“你说的不对!”
……
众小孩也是见过死人的,起初虽然诧异,也没太放在心上,跟后世老百姓讨论时政新闻热点一样,各抒己见,直到读书最多的陈守业反应过来,说出了事件本身与他们的关联。
众小孩这才反应过来,结合这一年来的见闻,把两者关系相互关联一番,一个个的脸色都变得难看了起来。
看着经过自己一年悉心教导的孩子们终于开了窍,王青云原本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嘴角微微一扬,总算不用强行灌输了!
将来的政治正确有保障了!
一直等到十几双迷茫而又希冀的眼睛都看向自己,王青云才老神在在的说道:
“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一如往日训练时一般,众小孩子下意识的回答道:
“撕开无尽的黑夜,让遍体鳞伤的生灵沐浴光明和温暖!”
扫视了众人一眼,王青云满意的点了点头:
“有谁知道我为什么这几个月总是让你们喊这个口号吗?”
一群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从对方眼中找到答案。
可惜都还是半大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虽然最近学了一点文化,但王青云其中的深意他们也是懵懵懂懂,说不出个所以然。
沉默良久,见无一人回答,王青云才自行解释道:“还记得你们朝不保夕的日子吗?”
“记得!”
王青云满意的点了点头:“都记得就好,现在我也不跟你们藏着掖着了,就直接告诉你们吧。
咱们这些人中有辽东的难民,有边军的逃丁,有村里的逃户,有做工的工匠,还有做小买卖的小商户。
你们有想过咱们为什么都会成为孤儿吗?”
李金狗没有丝毫犹豫,率先开口道:“因为鞑子。”
丁大年也不甘示弱:“俺们几个的父母反抗盘剥被打死了。”
陈二毛紧随其后:“俺们的爹娘都饿死了。”
马千里说道:“俺爹娘被炸死了。”
“俺也一样”
“俺也一样”
陈守业兄妹几个也抢着回答道。
“好,既然都说完了,我也好好给你们说道说道。
先说鞑子,我和青山在辽东可没少跟鞑子厮杀。鞑子什么情况我们比你们了解,青山,鞑子厉害吗?”
面对王青云的提问,李青山挠着脑袋想了想:“不是很厉害。”
“那咱们为何打不过他们?”
“咱们粮饷不足,吃不饱,力气不行,训练少,装备差,还有缺马。”
“为何会粮饷不足?”
“呃~”
这次把李青山问住了,王青云没了捧哏,只好自己回答:“朝廷不是没有给拨付粮饷,据我所知,朝廷一年要给辽东拨付五百多万两的钱粮。
可这钱啊,还没出京城就被当官的贪掉三成,到了地方上,那些主官要拿两成,下边的主将要拿两成,等到了当兵的手里最多只有三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