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永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最新章节。

见此,朱元璋不再犹豫,也不管朱雄英的意思究竟是严重还是不严重,转头看了眼马皇后,发现后者的目光并未在两人的身上后,伸手拉着朱雄英朝着院外走去。

因为自己本就是要同朱元璋说这件事情,因此,他便没有任何的犹豫,由朱元璋拉着,一步步朝着院外的方向走去。

不过,两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在两人转过身去,朝着外面走的时候,本一直看着朱高炽几人的马皇后,目光却是转到了两人这一大一小的背影之上。

那平淡无波的瞳孔中,浮现更多的,无奈的情绪。

“雄英,你有什么话想要说,就在这里说吧,你皇奶奶的身体不太好,若是什么不好的事情的话,就别让你皇奶奶知晓了。”朱元璋在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极其的沉重。

因为今日朱标的事情,马皇后的心情还不错,可若是因为朱雄英说出来什么话,让马皇后情绪不对后,朱元璋心中也不会好受。

而听到朱元璋这一沉重的话语之后,朱雄英瞬间便明白了过来,明白了自家皇爷爷为何如此,什么都没有说,就直接带着自己过来了。

“唉。”

朱雄英心中暗叹一声。

他丝毫没有想到,本在朱元璋看到他神情犹豫的时候,朱元璋的心中便已经是有了决断,并不是因为他那没有及时回应出来的话语。

想着,他抬起头来,认真的看着面前的人,到。

“皇爷爷,白叔说让我等着父王的这件事过去之后,便跟着他离开一段时间。”说着,朱雄英不知是想到什么,顿了下之后,便继续开口道。

“皇爷爷,具体的时间,白叔虽然没有说,但我还是能够看出来,没有个一年半载的话,我们应该是不会回来,甚至是还会在外面待更多的时间。”

一句话落,朱雄英无比认真看着朱元璋,那一认真的神情之外,还有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一情绪,让人看不懂。

朱元璋听着自家大孙的这番话,看着他看向自己那带着复杂情绪的目光后,瞬间,他便明白了什么。

转而,微微摇头,叹息道。

“既然这样,你便跟着去吧。”

“那臭小子虽然说是性格有些“冒失”,不过他既然说想让你跟着出去,那便对于你来说,不会有害处的。”

说着,朱元璋再度叹息一声,之后这才看着面前朱雄英,继续开口道。

“而且,你这一年纪,虽然不是很大,但也应该出去看看了,去看看大明的江山,去看看大明的百姓,看看大明的风土人情。”

朱元璋后边说出的这一番话,显然已经大概的猜出来,陆白棋想要带着朱雄英去哪里了。

而同样,在听到朱元璋最后嘱咐的这一番话后,朱雄英的心中不由变得明了了几分,也大概明白,陆白棋想要带着自己去做什么了。

不过,当现在,他真正的“知晓一个大概”陆白棋想要带着自己去做什么之后。

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不悦的情绪,反倒是带上了些许的向往,带上了些许的期待。

此刻,他都没有注意到,刚刚他那还带着异样的情绪,这时,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良久,朱雄英重重朝着面前朱元璋点头,语气无比坚定道。

“皇爷爷,雄英知晓了。”

话闭,他的脸上却是不由带上一丝犹豫的神色来,道。

“那皇奶奶那边.......”

随之,一只大手落在了他的肩膀之上,接着一道沉声随着拍打声响起。

“放心,你皇奶奶那边,咱去说,而且,你皇奶奶不是那么不明事理的人,会‘明白’的。”、

闻言,朱雄英微微点头,表示理解。

依照马皇后的性格,陆白棋自然是能够看出来,这件事,在没有什么危险的条件之下,马皇后是绝对不会阻拦的。

见朱雄英的情绪恢复正常,朱元璋微微点头,也不再说些什么,收回手来,抬脚离开朱雄英的身旁。

听着脚步声的离去,朱雄英下意识的转头就要跟上,但在抬脚的瞬间,他不知是想到什么,眼中闪过一丝犹豫的情绪,接着只见的他无奈的笑了声,微微摇头,不再转身离开。

站在原地良久,朱雄英这才抬脚离开。

不知是过了多久,当朱雄英再度出现的时候,来到御书房之前停下。

可当他看到此刻殿内空无一人的时候,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愕然的神情,十分不解,为何此刻殿内会空无一人。

就在这时,一道喊声响起。

“殿下。”

听到声音,朱雄英有些疑惑的转头看去,当看到发出声音的身影之后,他本疑惑的情绪不由更甚了几分。

不过,他却并未展露出什么情绪来,转头看去,沉声道。

“朴过昌,我父王呢?”

听着询问,朴过昌的脸上并未展露出意外的神情,笑看着应道。

“殿下,太子殿下跟秦王殿下几人离开了。”

“嗯?”

朱雄英不由微微蹙眉,心中暗暗呢喃道。

“跟二叔他们离开了?”

他只是稍稍感到一丝疑惑,之后很快便回过神来,看着朴过昌,看着他这一脸笑容的看着自己,他微微点头,道。

“嗯,我知道了。”

说着,朱雄英却是没有多说些什么,转身离开。

而看着朱雄英离开的背影,朴过昌转身回到原来的位置。

至于朱标同朱樉几人一起离开,朱雄英既然是知晓了其他们的意思后,他自然是不会多说些什么。

毕竟,他明日还能够同朱标做些交谈,但朱樉几人的话,等到明日朱标继位后,就有些.......

......

洪武十七年年初。

朱标继位,虽还未年底,但年号,朱标已然想好。

【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