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都是寡人的子民(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有一座乱世皇朝》最新章节。
“孝恭,别像看犯人一样看着他们。把你的兵撤下来。”
李孝恭正欲领命,李道宗先插话了。
“君上,他们可是昨夜袭营的山匪......贸然放开,恐生变故。”
李瑜怒了,声音提高数倍质问。
“山匪?有这样的山匪吗?他们哪里是袭营?他们是想找一口吃的,只想活下去而已。你们告诉寡人,有这样的山匪吗?你......你......你......还有你。谁来告诉寡人?”
他说着话,伸指指向李道宗、李孝恭、还有户部司农刘汉弼、刑部寺卿樊敬等人。
李瑜这话像是在质问下属,其实是在质问自己。
“寡人告诉你们。他们不是山匪,他们都是寡人的子民。”
“让子民穷困于饥荒,这是寡人之过。孝恭,撤下你的兵,给他们松绑。从难民中找出德高望重的长者,寡人有话要问。”
“刘汉弼,组织民夫,增加土灶,抓紧熬粥给他们喝。粥不得浮筷,筷子浮起就是人头落地。”
李瑜一番命令,掷地有声。
众难民听见有粥充饥,眼神中都泛起了光,看向李瑜的表情,仿佛看向了救世主。
这就是温良恭顺、身具反骨,天性极具矛盾的异世战国华族人。
只要能苟且地活着,他们能将头埋到土地,卑微无限;
但凡是饿得活不下去,他们也能拿着木棍、瓦片,用那瘦骨嶙峋的身躯,去对抗镇压的军队,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晨曦之中,寒露颇重。
李瑜没回帐中,就在帐前踱步......
看着冷得瑟瑟发抖的难民,他正准备下令升起篝火。
就见到李孝恭那小子带着人将火升了起来。
这一幕让李瑜很是欣慰。
很快,李孝恭就带着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来到了李瑜面前。
老人眼神有感动、有害怕,更多的是畏首畏尾。
离着李瑜还一丈多远,老人就惊惶跪倒。
“草民杨黑大参见君上。”
“老丈,坐下说话。”李瑜坐在篝火边的椅子之上,语气平静。
杨黑大虚弱地挣扎着想站起身,却有心无力。
仿佛一阵风都要将他吹倒、埋入黄土。
一旁的李孝恭忙将杨黑大扶在下手一根木桩上坐下。
不用李瑜吩咐,李孝恭就掏出身上的行军肉干,递给了杨黑大。
这杨黑大,也是饿得急了,甩开腮帮子、撩起后槽牙,风卷残云,很快就将肉干啃了个精光。
喝了李孝恭递过来的水壶,老汉算是回了魂。
他看向李瑜的眼神越发感激和敬畏,隐约之间还流露出一丝淡淡的仇恨。
似乎有话要说,一时间却不知所措。
“老丈,你这左手,是战阵所伤?”
李瑜刚才就发现了杨黑大左手手掌被直接斩没,只剩下一个杵子,断口伤疤一看就是一刀斩断。
“回禀君上。这是六年前和齐国濠州之战丢掉的。这年二儿子死在了濠州。”杨黑大平静地说着,仿佛说的不是自己的事。
接着他伸右手指着左边的脸颊,一道醒目的伤疤,拉到耳后,整个耳廓都被削掉了。
“这是四年前和梁国的陈川之战丢的。这一年,老大和老三死在了陈川。如今就剩老头和孙子相依为命了。”
一道道疤痕,三个殉国士卒,是底层军士的军功章,却也在控诉着先君李渊博的穷兵黩武。
这让李瑜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对于这些军人,唐国有负于他们。
李瑜早早就有个思路,要将军队制度进行改革,让军士无后顾之忧。
这样能提升底层士兵的士气和向心力。
只有进行深化的改革,才能打造一支属于唐国的强军劲旅。
“老丈哪里人士?怎么会流落至此。”
“回君上。我们乃是安州人士。这些都是我的族人。唐国建立十五年,我杨家村杨家,从鼎盛时的三千人,到现在只剩下这一千二百多了。”
杨黑大这话说出来,心痛至极,其中不乏对唐国的不满和控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