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第一位晋升者(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塑灵箓》最新章节。
仇衣嘴角勾起一抹谦逊的笑意:“可能吧,倒是你,晋升之后有什么打算?”
竹柳七的眼神中闪过一抹期待:“我打算先去内院报道,正式拜入一位导师门下。听说内院有更多的修炼资源,更重要的是有了出城历练的资格,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了。”
赵轩在旁边插话道:“那你可得好好挑个导师,内院的导师们各有千秋,找个适合自己的很重要。”
“那是当然。”竹柳七语气认真的点了点头。
转眼间,竹柳七晋升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圣玄东城。
竹家府邸更是在第二天放出请柬,打算在三日后宴请城中各大有名家族,以及圣玄月内院的众多导师,让竹柳七进行拜师典礼的同时,为竹家造势。
第二天,晌午时分。
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
仇衣沿着石阶缓缓而上,当他来到内门的大门前时,却被一人拦住。
“站住,外院学徒不可入内,来此有何事?”
他抬头一看,只见一名身着正式元素师长袍的守门青年正倚站在门侧,目光锐利地盯着他。
这名青年身材挺拔,面容俊朗,一头乌黑的短发在微风中轻轻飘扬,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身着的学院服饰,居然是黑色的。
“有袖长袍,是暗系法师,在圣玄月倒是不多见。”
仇衣微微一愣,随即想起了邢封给他的令牌。他缓缓从腰间取出令牌,双手递到青年的面前,恭敬地说道:“我是邢封导师的学生仇衣,特来内门拜访。”
青年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对邢封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他接过令牌,仔细端详了一番,只见令牌上雕刻着邢封的名字,材质和工艺都透露出不凡的品质。
显然,这枚令牌是真货。
“邢封导师?他居然还能有学生?”青年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可思议。他抬头看向仇衣,眼中闪过一丝审视的光芒。
仇衣点了点头,神色坦然:“是的,我是邢封导师新收的学生。”
青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心中权衡着什么。片刻后,他轻叹一声,将令牌递还给仇衣,脸上露出一丝歉意的笑容:“抱歉,是我唐突了。邢封导师在内门中颇有名望,他的学生自然也是非同小可。请吧,仇衣学弟。”
说着,他让出了通道。
仇衣朝他点了点头,表示感谢,然后迈步走入。
穿过内门后,凭借着记忆,仇衣花了近半个烁时来到了那座熟悉的院落前。
院内中央,一位身着紫蓬的老者正闭目凝神,双腿微曲,扎着马步,周围环绕着淡淡的雷元素光泽,那是冥想至深境界的标志。
这位老者脸庞的皱褶透露着饱历沧桑,但却有着一双犀利矍铄的眼神,如闪电一般。
仇衣轻手轻脚地走近,不敢打扰这份难得的宁静,但他心中急于分享的消息让他最终还是轻声唤道:“老师,学生仇衣求见。”
邢封缓缓睁开双眸,眼中绽放紫芒,他示意仇衣坐下:“何事让你如此急切?”
仇衣端正坐姿,正色道:“老师,外院的竹柳七已于昨日成功凝雾,成为我们雷系学区第一位晋升的正式元素师。
竹家为此决定三日后将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城中各大家族及内院导师。”
“竹家小子,是他啊。”
邢封闻言,摩挲着下巴,沉吟片刻后道:“他确实是个不错的苗子。不过,竹家的这番举动,怕是不止为了庆祝那么简单。
他们或许想通过此次宴会,进一步提高在城内各势力中的影响力,同时也为竹家小子未来的修行之路铺路。”
“那老师觉得,学生是否应该出席这场宴会?”仇衣虚心求教。
邢封目光深邃,望向远方:“出席与否,取决于你自己的考量。参加宴会,你能借此机会结识更多同道中人,拓宽视野,但也可能陷入不必要的社交纠葛中。
不过,既然竹家有意借此机会展示实力,我们圣玄月作为圣玄城的主持者,保持适当的关注也是必要的。你若去,记得保持谦逊,多听多看少言,这对你的成长大有裨益。”
仇衣点头,心中已有计较:“学生明白了,我会谨慎行事。”
“另外,老师,我已按照你的吩咐,将神窍凝雾进度中止在最后一步,而现在最为瞩目的第一位晋升者已被竹柳七夺得,我是否可以继续推进我的修炼,尝试凝雾了呢?”
邢封闻言,轻轻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与期待:“时机已至,你确实可以开始尝试凝雾了。”
“记住,凝雾是元素师修行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起点,更是元素师与凡人之间最后的鸿沟,一旦跨越,便不可回头。”
“在凝雾的过程中,你需要将神窍内的所有精神力吸入神窍内壁。但与平常冥想不同,你这一次需要在神窍内壁中不断将它们压缩至极限,直到全部形成独特的元素之雾。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如有不慎,可能导致凝雾失败。因此,你必须保持绝对的专注与冷静。”
邢封顿了顿,似乎是觉得自己站着有些不合适,也来到仇衣身前缓缓坐下。
“不过放心,凝雾的难度并不高,哪怕是最差的三等资质的人,凝雾的成功率也有十之七八。”
“以你的资质…我完全不需要考虑你凝雾失败的可能性。”邢封姿态惬意地后靠在椅背上。
仇衣恍然地点点头:“噢,这样啊。那…要是失败了呢…”后一句话,他的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
邢封眯起眼睛:“要是失败了,我不介意把你的头拧下来,好好研究研究超一等资质的神窍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
仇衣干笑两声,连忙正色道:“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负老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