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此人有何功绩?不过是种点粮食?(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开局带曹操去幼儿园门口》最新章节。
朱元璋看向身边的朱标,“我儿朱标啊,你说这个袁老爷子,最后会不会成功呢?”
朱标思索了一番,开口说道,“父皇,儿臣认为,他一定会成功的,毕竟有志者,事竟成嘛!而且,父皇也听到刚才杨先生说了,这个人既然被称为稻神,那么必然是功盖千秋的存在!”
朱元璋微微的点了点头。
儿子说的也有些道理。
若非如此。
怎么敢以稻神之称谓呢?
其实,朱元璋也是相信的,他之所以这么问。
不过是不敢去相信。
粮食提升产量,说起来简单,但是他作为皇帝,非常清楚有多问题。
华夏几千年来。
粮食的产量,其实一直都是在提高的。
但是再怎么提高,也是有限的。
明朝时期的水稻产量,就已经很高了,难以有什么突破。
先秦时期的时候。
有文献提到过。
“十亩之田,不过四十石!”
相当于说。
一亩田的亩产量,不过是4石而已。
秦朝时期,一石大概就是今天的14公斤。
那么产量就是96斤一亩地。
而隋朝的时候,南方得到了开发。
有文献记载:一顷百亩,出米五十余石。
但隋唐的1石是42公斤,一亩地是0.8亩左右。
所以,隋唐粮食产量,也仅仅是157斤一亩。
宋朝之后。
农业的重心,开始彻底的南移。
文献有提到:每亩出米二石!
南北宋时期,一石就是49公斤,一亩是现在的0.9亩左右,那么他们的粮食产量,就是200斤一亩地。
到了大明朝时期。
湖广熟,天下足,已经成为了大家的观念。
也就是两湖和广地的稻米,只要成熟,那么全天下都够吃了。
明朝那个时期,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小农经济时代的最高峰了。
他们的亩产量,已经跨越惊人的300斤一亩。
从先秦的96斤一亩,到157斤。
花费了历代先辈,六百年的时间。
从157斤亩产量,到220斤亩产量,又花费了先辈们五百年的时间。
再从200多斤到300多斤的亩产量,再次花费了100多年。
“这后世,距我大明,已经有六百多年的时间了!朕想,这六百多年,或许真的可以把粮食产量,提高高一个新高度!”
“具体是多少呢?朕猜想,应该不低于四百斤?或者更多?是五百斤?”
朱元璋喃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