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败涂地司马越(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乱三囯归墟》最新章节。

回到东海国后,司马越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思考自己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究竟走错了哪一步。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沉沦下去,必须重新寻找机会,东山再起。

就在司马越感到绝望的时候,太宰司马颙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封他为太傅。

然而,司马越却心如明镜,他清楚地知道,这并非真心的赏识,而是一种政治手段。

“此时并非贸然出头的恰当时机,我需要如潜龙在渊般耐心等待更为有利的时机,方能一飞冲天。”

他婉言拒绝了司马颙的封赏,决定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不久之后,张方挟持惠帝的事件给了司马越重新崛起的机会。

他抓住这个混乱的时机,毅然起兵。

司马楙见势不妙,内心被恐惧填满,只得乖乖投降。

司马越精心筹谋,部署自己的弟弟分别据守重镇,自己也被众人如众星捧月般推举为盟主。

这一刻,他的心中不禁有几分得意,仿若春风拂过心头。

但他也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河间王司马颙见司马越势力渐大,心生嫉妒和恐惧,下诏罢免司马越等人。

司马越佯装顺从,假意返回东海,心中却在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途中,他与豫州刺史刘乔之子遭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起初,司马越的军队处于劣势,他的心中焦急如热锅上的蚂蚁。

“难道我就要这样一败涂地,永无翻身之日吗?”

就在他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幸运之神眷顾了他,他得到了援助,最终反败为胜。

司马越屯兵于温县,部将祁弘如虎狼之师攻入长安,大肆抢掠,还挟持惠帝回洛阳。

司马越因此获得封赏并得以增封。

此时的他,表面上感恩戴德、诚惶诚恐,内心却在如棋局般不停地算计着如何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他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要想在这权力的漩涡中长久立足,必须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势力。

晋惠帝不幸中毒身亡,皇太弟司马炽继位,司马越手握权柄,处理政事。

吏部郎周穆等人利欲熏心,劝说司马越废黜皇帝,司马越怒发冲冠。

“尔等竟敢如此胆大包天,妄图左右我的重大决策,真是不知死活。”

他深知废黜皇帝是大逆不道之事,一旦失败,将万劫不复。

他果断地将周穆等人斩杀,以儆效尤。

同时,他上表废除夷三族法令,试图以此收买人心。

晋怀帝开始亲政后,司马越心中满是愤懑与不满。

“这皇帝竟然要亲政,岂不是要大大削弱我的权力,如断我臂膀?”

他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威胁,开始谋划如何应对。

他心怀叵测地请求引退,试图以退为进,却惨遭拒绝。

无奈之下,他心怀怨恨地出镇许昌。

在许昌期间,司马越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

他讨平在河北作乱的汲桑,封苟曦为将军。

然而,后来因为想要独揽兖州而撤销苟曦的官职,二人因此结下血海深仇。

“这苟曦竟敢违抗我的命令,我定然要让他知道我的厉害,如雷霆之怒,不可阻挡。”

司马越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决心。

他知道,苟曦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但他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

怀帝下诏让司马越担任丞相等要职,司马越在感激之余,心中却充满了忧虑。

他担心司马覃成为储君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将其杀害。

“绝对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我的地位,哪怕不择手段。”

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曾有过一丝犹豫和愧疚,但对权力的渴望最终战胜了一切。

司马越多次迁徙,颠沛流离,征召乞活军不成便恼羞成怒地加以征讨。

后来回到洛阳以太学作为自己的府第。

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敏感和多疑。

他诬陷王延等人犯下重罪并将其无情处死,又心怀鬼胎地奏请罢免宿卫。

“这些人是否都在暗中算计于我,如群狼环伺?”

他常常在夜晚惊醒,冷汗湿透了衣衫。

北方胡族如恶狼般频繁侵扰,司马越看到了一个重振声威的机会。

他请求征讨石勒,并获得了怀帝的应允。

他留下家人和部将守卫京都,自己率军东屯项县。

司马越心中期望能够借此机会东山再起,却发现自己的声威日益衰落。

苟曦请求征讨他,司马越又急又怒。

“这苟曦真是我的心腹大患,如芒刺在背,不拔不快。”

他感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四面楚歌的困境,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决定拼死一搏。

然而,命运却没有再眷顾司马越。

怀帝下诏讨伐他,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司马越急火攻心,最终病入膏肓,含恨离世。

在临终前的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不甘。

“我这一生机关算尽,拼命追逐权力,却落得如此悲惨凄凉的下场,如秋叶凋零。”

他回顾自己的一生,那些曾经的荣耀和权力如今都已化为泡影。

他意识到自己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失去了太多宝贵的东西,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太尉王衍为保其身后之名,决定秘不发丧。

石勒率军如狂风般击败司马越的部众,焚烧了他的灵柩。

天下之人纷纷将罪责归咎于司马越,怀帝将其贬为县王。

至此,那场惊心动魄、风云变幻的八王之乱终于尘埃落定,彻底终结。

司马越的名字,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充满争议和悲剧色彩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