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从挖铁开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958大国工匠》最新章节。

正常情况下,单人单次能够提供一个名望点。

如果他的所作所为特别震撼,一次能够收获多个名望点。

之前秦风用系统赠送的两千名望点做了些测试。

发现空间可以在睡觉的时候使用,第二天精神状态还特别好。

在空间之内学习,还会进入一种玄而又玄的空灵状态,学习效率极高。

不过在没有稳定获取名望点方法之前,名望点得省着用。

身为穿越者,又有系统傍身,秦风当然不会窝在村里蹉跎一生。

在这个年代,要把空间的作用最大化,最好的选择当然是走工业路线。

现在种花家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是大展拳脚获取名望的最佳舞台。

在秦风的记忆中,今年下半年种花家掀起大招工热潮,千万百姓从田间走进工厂。

他要的是这个进入工业体系的机会。

要是错过了这一次,短时间内不会再有下一个机会。

所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首选目标,是54年蓉城被列为重点建设城市后成立的蜀川轧钢厂。

随着全民大炼钢展开,作为下游产业的轧钢厂也纷纷在扩大规模,凭他初中文化,进厂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为了保险起见,他准备搞点钱,在靠自己无法进入轧钢厂的情况下用来疏通关系或者直接买岗。

现在票证还没有全面铺开,直接可以用钱买到的东西还挺多的。

比如烟,已经工作岗位。

于是他一边适应生产队的生活,一边想搞钱的法子。

只是这个年头,农村路边的枯枝野草都是有主的,哪有地儿搞钱啊。

互助乡地处蓉城平原,靠山吃山打猎行不通。

泥鳅鳝鱼倒是能抓,但只能卖国营饭店大厂食堂,卖不起价不说,还需要生产队的介绍信,公对公。

介绍信一开,一多半的收入归生产队,根本不赚钱。

要不开介绍信,只能去黑市,买主不好找风险还大。

唯一合法的来钱路子,只有割野草晒干后卖生产队。

但草被放学的学生承包了,青草才巴掌深就会被收割,为了一片草打架的事情也没少发生,没有他的份。

秦风想了好几天,也没找到赚钱的路子。

直到京城搞了一次“废品回收利用展览会”,全民日报以《“废物”不是废物》为题,发表了专题报道。

合作社组织大家学习全民日报精神,树立变废为宝的理念。

废书报纸、剩骨头、牙膏皮、废铜烂铁什么的,都能去废品站换钱。

农村生活艰苦,尤其是起了土高炉,除了必须工具一个生产队都凑不出二斤铁,哪有废品卖。

这个会议,传达的意义,大于学习。

但秦风却是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赚钱的法子。

一个在十年之后才逐渐兴起的职业——挖铁。

由于工艺水平水平不足,炼钢厂废炉渣中含有不少的铰钢与生铁。

一米多宽、二米多长、二三十公分到四五十公分厚的炉渣砣,铰钢或生铁含量多的有一、二千斤,少的也有几百斤。

将炉渣砣敲打、清理干净后余下的铰钢和生铁,国营废品站给会以每斤2分的价格收购。

这就是挖铁。

蜀川炼钢厂倾倒废炉料的地方,离互助乡不远。

城乡结合部正好有一家国营的废品站,离废炉料倾倒点不过三公里。

现在废品站刚刚成立,大家都还没注意到这个机会。

而且这还是相应国家号召,不是投机倒把。

说干就干,学习完精神的第二天他就去做了现场考察和咨询:倾倒点的铰钢和生铁比想象中的还要多,废品站只要拉来就收。

条件齐备,那就开整,尽快开整,不然别的人反应过来,倾倒点绝对人山人海,一天最多也就搞点烟钱。

不过一个人只能挖些边边角角的零碎,又要自己运去废品站,效率太低,想要真正赚钱,还是得多些人一起干。

然后秦风用了两天时间来筹备,联系了十来个关系比较好的小伙伴,一再强调必须严格保密。

又搞了一辆板车,以及锤子绳子之类可能用得到的工具。

在学习后的第四天,正式开始挖铁。

大家一起把有价值的炉渣砣从废料堆中搬出来,各种材质的工具齐上阵框框敲掉附着在上面的杂质。

等铰钢生铁达到一定量,再一起拉去废品站称重,过磅,拿钱,分钱。

第一天没有经验,被站长除掉了30%的皮,每个人分到了2块8毛钱。

第二天,大家清理得更干净,在给站长塞了盒3毛5的大前门之后,除皮就变成了10%。

除了花掉的成本,每个人分到了3块7毛。

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整个队伍的人数维持在20人左右。

每天的收入,稳定在4块多。

从挖铁开始到现在一个半月,秦风已经存下了小两百块。

这收入比八级工都高。

在农村收入全靠年底的工分结余分钱,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见不着这么多钱。

半个月前,他们刚刚从废品站出来,一个个灰头土脸的,被队里一个来卖鸡毛的婶子看到,秦风一群人掏垃圾的流言当天就传开了。

于是大家一变用鄙视的眼光看他,私底下又在询问秦风在哪掏垃圾,能不能赚钱。

秦风没有解释,也没有回答,流言愈演愈烈。

什么秦风在城里挨家挨户给人磕头要垃圾,什么投机倒把马上要被拉去打靶,应有尽有。

甚至还有人说秦海去了岛上,现在秦风也要带人投敌,借着掏垃圾打探蓉城情况当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