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开始拍摄!(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娱话事人》最新章节。

此后两天,秦扬一边进行剧本围读,一边还要抽空做其他准备。

包括但不限于招聘摄像,采购拍摄时所需要用到的道具,去青影厂备案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还要去跑一些有关部门,将工作室开起来。

如果没有工作室的话,他连合同都没办法签订,片酬同样也发不出来。

所以这两天他确实有些心力交瘁,好在只是过程麻烦了些,结果倒还是不错,专属于他个人的工作室终于开张。

和各位演员签订了合同之后,秦扬又拿着一份合同走到了薛晓璐面前。

“不,这老师可不能要。”薛晓璐看完了合同,立马表示拒绝。

这份合同前半部分是聘请薛晓璐成为电影的监制,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薛晓璐并没有意见,但酬劳部分却写的是整部电影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分成。

“为什么不能要?老师,如果没有您的支持,这部电影怎么可能推进到现在这一步?您这忙前忙后的,这不是您应得的吗?”

“我帮助你,是因为我是老师,可不是冲着钱。”薛晓璐说道。

“我知道啊,老师,但您付出了这么多时间精力,我总不能一点儿都不表示吧,更何况这部电影还不一定赚钱呢,老师不签,我实在于心难安。”

“这...好吧,不过这比例改一下,最多百分之十,你也别讨价还价,可以就签,不行的话老师现在就走。”

秦扬确实拗不过薛晓璐,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

2007年10月12日。

《彗星来的那一夜》正式开始开机拍摄。

本来就是个小剧组,秦扬也懒得搞什么开机仪式,那些什么斩鸡头,掀红布之类的东西秦扬压根儿不信,演员们自然也没啥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这个时间点,胶卷拍摄和数字拍摄是处在一个并行的阶段。

胶卷拍摄在色彩还原,影调变化等方面还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导还在坚持使用胶卷拍摄的原因。

不过秦扬还是选择了数字拍摄,没办法,胶卷拍摄实在太费钱了,他根本遭不住。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梦里他经历的拍摄大多都是数字拍摄,对这方面他的经验很足,但胶卷拍摄他就两眼一抹黑了。

好在这是一部科幻片,对于色彩方面并没有太大要求,眼下数字拍摄技术虽然还没成熟,但也足够了。

一开始是一个腌肉的镜头,雪白色的盐粒不断落下,还有一个男声说道:

“需要撒多少盐?要再多一点吗?”

女声:“多一点,再来一点。”

而在背景中,则是一个男人撑着桌子,随后两人又进行了一些对话。

“咔!”

第一个镜头完成,秦扬看了看并没有什么问题。

这里原片中是倒橄榄油,但在国内聚餐的时候基本不吃沙拉,橄榄油啥的基本也用不到,所以秦扬进行了本土化的改编。

接下来是第二个镜头,秦海路扮演的妻子李梅出现在镜头里,而郭浩伦扮演的丈夫杨珂则是在切肉。

随着对话的进行,镜头则是一直对准着切肉的场景。

“咔!”

“过了!”

第二个镜头完成。

前期在厨房的场景会拍的比较零碎,因为这时候时空切换得相当频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