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从村到城到国,到天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最新章节。

朱慈煊明白邓凯王启隆的担忧。

实际上他可不是瞎莽。

真是万人大军阵型稳固,排列严谨。

除非他有懂王聆听上帝之音的天命,否则才不会冒着枪林弹雨冲阵。

但永贵侯也不知人菜瘾大,还是想尽量多歼灭明军士兵。

看到三清军实力和洪沙军差不多。

主动拉开阵线,执行反包围。

将自己的中军暴露出来。

本来朱慈煊率禁军执行斩首,邓凯见机再以五千兵马围剿,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永贵侯的两万兵马。

可邓凯王启隆见他冲阵,慌了神,急于救援,白白多损失几百士卒。

当然,以一万军队全歼两万敌军,俘虏近万人,仅伤亡千余人,怎么说都是一场大胜。

“殿下。”王启隆脸色有些不好。

“臣的三清左军,伤亡八百人。”

“但臣乱了阵脚,一时没有指挥监督,足有上千三清军士卒趁着混乱,和洪沙军一起逃走。”

三清军本就是纯化教育殴打体罚,训练组建的临时部队。

就算在阿瓦城中,都不乏逃亡的。

短时间内还产生不了斯德摩尔综合征的认同感。

到了前线,只要看管不当,定然会找机会逃走。

朱慈煊一时间有些想念校长的微操大师。

玩游戏时,只要有这个天命,甚至能越级指挥前线。

说到底。

还是他在军队的威望不够。

换成李定国和亡故的刘文秀,他们部下绝对坚决执行命令。

不会像不知道他有挂的邓凯王启隆自以为是。

和昔日竹城内力劝他不要亲身临险时一样。

“从战俘中挑选两千可战之兵补充三清左军。”

朱慈煊又转首看向潘璜:

“和那些民夫说,蒲甘侯为东吁新王,分发土地给农民和奴隶,并且两年内不用纳粮。”

“让他们自己举荐头人首领,找一些人运送辎重,剩下的就留在央米丁郡,看管战俘。”

潘璜领命下去安排。

即将进入东吁郡,朱慈煊吩咐军队就地修整。

没过多久。

在后方平定地方村落土司的白文选带着三千骑兵赶来。

也带来了新的消息。

莽白一路水师北上抵进蒲甘郡,并没有顺势直趋阿瓦城,仅有两万军队在蒲甘郡下方的沙林郡驻防。

和东吁郡央米丁郡相邻的卑谬郡,则陈重兵在三郡边界,勃固山脉的波帕山一带。

知道莽白部署,朱慈煊让人给自己战车换一匹骏马,随口说道:

“再遣使告诉莽白。”

“我大军已经攻下央米丁郡,此时若投降称臣。”

“便不以此前瓜分央米丁郡沙林郡,而是以卑谬东吁二郡为分界。”

“若仍然负隅顽抗,作困兽之斗,待我攻下洪沙族复兴之地东吁郡。”

“他连城下之盟也签不了,下洪沙的勃固王也做不成。”

朱慈煊没期待莽白来信服输。

处理好俘虏,留下五百神机营驻守央米丁郡南部。

大军稍作修整两日,便继续南下,进入锡唐河谷。

勃固山脉坐落洪沙瓦底中南部,迫使大金沙江西转,和阿拉干山脉夹着大金沙江南下。

在山脉东面,又和麓川高原西麓的本弄山裹着锡唐河南下。

锡唐河谷作为洪沙族复兴之地,自然有极为优越的地利。

北依山势,南望平川。

在蒲甘王朝末期三国鼎立时,让偏安一隅的洪沙族很好的休养生息,积蓄实力。

等到莽应龙的兄弟莽瑞体得到掸族阿瓦国的皎克西,便率军南下勃固,统一下洪沙,北望阿瓦,西进阿拉干。

正如朱慈煊所说。

只要得到东吁郡,下洪沙就无险可守。

大军前进三十里地,在驱赶几支袭扰的小股军队,抵进锡唐河转弯处。

已经能隔河相望一座不小的城镇。

“平满纳,人口两万左右,是东吁郡第四大城。”

熟知洪沙瓦底诸事的潘璜作为临时参谋,开口介绍道。

“这座城起初是洪沙族躲入东吁山林时,修建与阿瓦国商贸交易。”

“东吁本意是山嘴,原为一个小村庄,指本弄山突出来的一块山脊,后来洪沙瓦底内乱,三国相争。”

“莽白平达力的祖先明吉瑜接纳逃亡的洪沙族故老移民,慢慢壮大。”

“便把东吁村庄建立成一座大城,孟族掸族人称其城为同古。”

“明吉瑜就慢慢北扩,占领平满纳后,相继得到良渊、密铁拉一带。”

“阿瓦国王为了拉拢复兴的东吁洪沙族,将自己的一个女儿许配给明吉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