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快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978从长影厂开始》最新章节。

李家的日常生活节奏被打破了。

以往都是李子成做好了饭菜,等着父母回来一起吃。现在却是一家三口同时回来,于是屋子里冷冷清清的,伴随着的是三个人咕咕响的肚子。

“我去下点疙瘩汤,对付一口吧。”

李庚积极的很,放下包就直奔厨房。

李子成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在乎的是贝聿成饿不饿,而不是自己。

幸好贝聿成还惦记着自己。

“成子,稿费单呢?快让妈看看。”

“哦,这儿呢。”

一边将稿费单递给贝聿成,李子成一边对谢缙腹诽不已。

姓谢的也不是什么好人。

明明稿费单贝念书托他送到,结果他藏着掖着,就是不拿出来。一直等李子成把《风声》的剧本写完了,他才装作忘记了刚想起来的样子物归原主。

看那架势,李子成不写完剧本,他就不给了。

跟这帮老渣皮打交道,今后得多留几个心眼。

贝聿成没那么多的复杂心思,拿着稿费单,越看越是欣喜。

“真是想不到,我儿子也能赚稿费了。”

上海文艺给的稿费,标准是千字四元,略高于当下的千字三元。

贝念书在信里说了,这是巴老特批的。

因为佳作难得,也是为了鼓励李子成再接再厉。

可即便标准提高了,也不过一百零五元而已。

原版的《灵与肉》大约两万多字,而李子成的《伐木人》进行了扩充和完善,字数突破了三万。

不过这可是1978年的一百多元啊,绝对的一笔巨款。

要知道李庚和贝聿成每个月的工资才七十元而已。

哦,对了,这回他俩升为导演了,工资应该可以达到八十五元。

当下工资最高的导演是谢铁丽,每个月一百五十多元。

可不管怎么说,李子成只靠一篇文章就收入一百多元,贝聿成这个当妈的岂能不高兴?

“这钱妈给你存着,等将来……”

没等说完,就看见李子成的眼角立起来了。

不是,古今中外、大江南北、书里书外,就不能换换说法吗?

贝聿成要把稿费单揣怀里的动作停下,想想这段时日李子成的表现,明白他已经是个大人了。

明明前段时间发现李子成长大了还很高兴,可今日不知道为什么,总让她有些唏嘘。

她讪讪地将稿费单还给李子成。

“钱虽然不少,也要省着点花。”

兜里终于有票子了,李子成点头如捣蒜。

“妈你放心吧,我就算想花钱也没地儿花去啊。”

李庚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对李子成私自存留钞票的行为十分不屑。

“你说你一个孩子,你拿着钱干啥?人要有眼光,要看的长远,岂能被区区钱财蒙蔽?”

这义正言辞的话语,让李子成备受震动。

“那您的鞋垫底下藏着五十块钱干啥呀?”

贝聿成的眼里立刻开始迸发火星,危险地看向某个张口结舌的男人。就在男人瑟瑟发抖的时候,她已经娉娉婷婷地走了过去。

“你看你,忙的都忘事了,是吧?”

李庚的语气里充满了悲欢离合。

“是是是,是我忙的忘记了。等会儿吃完了饭,不不不,我现在就去拿来给你。”

完成了孝道的李子成没去管夫妻俩的恩恩爱爱,转身回了自己的屋子。

现如今《伐木人》终于发表了,稿费也到手了。至于后续影响如何,一时半会儿这遥远的东北也接收不到。

最大的好消息,就是通过这篇小说,成功地让李庚和贝聿成晋升为了导演。

不过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成为导演还不够,还得成为名导。

而要成为名导,就得需要实打实的成绩。

这一切,都要从剧本开始。

他摊开纸笔,开始将小说改成剧本。这一写,就是笔耕不辍,直到贝聿成来叫他吃饭。

“你已经动笔了?”

站在身后,看着李子成的桌子上堆着一叠稿纸,贝聿成哪怕素来端重,都有点破防。

什么时候创作剧本这么容易了?

之前李子成谈笑写《风声》,贝聿成并不在场,只是有所耳闻。加上只是故事梗概,所以感触不深。

现在可是亲眼所见。

就这么一个小时的功夫,剧本已经写出五百多字了?

“本来就是我的小说改编的,剧情都在脑子里,改起来不难。”

李子成找了一个理由。

其实他也没有说错,写剧本确实不算很难。对于影视制作来说,最难的其实是拍摄脚本。

“真没想到,你这么快!”

吃饭的时候,李庚也知道了情况,随口发出了赞叹。

咳咳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