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南城(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青春里的那座城》最新章节。
冬天的南国,总是那么的含蓄,文雅!细雨常伴,但又不长久,自然路人常因为不带雨伞而被其欺凌,刺痛!
2017年的冬天也一样,今天尤其特别的明显,湿冷弥漫着整个中国的南国,细雨稀稀疏疏的下着,中间也有停顿,但这雨还是完全停不下来,这样的雨一下就是大半天!
幸好,我的工作不用经常外出,天气对我来说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我是一位网络作家,写写小说,文字什么的,空闲时间很多。自然,我经常在家发呆,偶尔也去外面走动走动,交些新的朋友,听听他们讲的生活中的故事。以此来找找我写作中的灵感。但我依旧很讨厌这样的鬼天气,讨厌它的不受控制,不明事理。
不知过了多久,我通过我书房的窗口,望见雨中走来一位年纪轻轻的小伙子。1米65的身高,撑着一把破旧的黑色双人雨伞,但在雨中他不急不躁,缓缓的向我的小房子走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我看见了他,他就是我的朋友——何明。
其实,我认识何明小朋友的时间并不长。那是我在2015年网上聊天时认识的好友,他和我一样是个文学爱好者,一个有梦想的青年,这是我个人对他的评价,也许不全面。那时他23岁,刚从大学毕业,还在中国华中地区的一个省的省首府南城实习。那时的他还没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南方城市东莞来。他在那实习半年后,才来的东莞。总之,后来我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知己。
紧接着就是何明的敲门声,和他那温柔如女人般的叫门声:“静德!我来了!开下门。静德,我来了……!”
我笑嘻嘻的向大厅走去,边走边说:“来了,来了!不要再崔了。”
这还没等我完全把门打开,外面的何明已经冲进了我的房子,如强盗一样冲了进来!看来外面天气的确太糟糕了。
小伙子嘴里还不停的说着:“外面好冷!你咋才开门,冻死我了。”
他一边换着鞋,一边朝我的书房走来。完全不当他是外人。
“最近在写什么?让我看看,可好!”
“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好,要不写你。”我半开玩笑的说。顺便邀请他在我的茶桌边坐下,我们面对面的坐着。我随手在我茶桌下拿了包“西湖龙井”开始泡茶,也开始了我们之间的聊天谈心。
“好啊,可以啊!我最近正想写一部关于我自己的青春自传体长篇小说做纪念呢?最近我又没时间,就麻烦静德兄了。”
“还等什么,那就开始呗!”我把泡好的茶倒上,开始听那个精彩的故事!我知道何明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平时都不太愿意跟人讲,看来我今天有耳福了。
每一个故事的开始总会有一个源头,要么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时间,要么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地点。南城就是我要讲的这个故事的源头,也是这个故事的尽头。何明开始了他的讲述:
那是2012年的9月夏末秋初,我和小姑父坐上了前往省城南城的
车。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那个遥远的地方,一个我并不熟悉的地方求学。
旅途500多公里的美景,我无暇欣赏。内心有的只是彷徨和恐惧。
当车停下来的时刻,也意味着我们已经踏上了南城的土地。500多公里的路程终于始于足下,6个小时的距离往往让人忘却一切,包括忘记自己。我们是包的一辆小轿车过来的,司机大哥的心挺善良的,直接把我们送到了省城的 A号车站,也是离我们学校最近的一个大型车站。(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事情。)
即使如此,对于我这个小学没有出过村,初中没有出过镇,高中没有出过县,当大学被录取到南城这个大城市时,我还真有点分不清东南西北了。陪同我来的小姑父也一样,一生也没到过几次大地方,只是社会经验比我好些。对于这个有成千上万学生的大城市来说,他也是束手无策。毕竟我们不是和大家一样坐着长途大巴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的,没有所为的学长学姐们把我们接到我们所录取的那所大学去。
我和小姑父只能在这个用混泥土构成的花花世界瞎碰,希望能找到一丝前往那所学院的信息和线索。吵闹声,已经把我们弄的晕头转向,不时还有一些人向我推销一些东西,周围的的士师傅不停的问我们要去哪里?等等一些。人挤人,太多人了,让我们感觉些害怕,担心。早就在家乡时,听人说过这些人的可怕。大家都说这些人有人是骗子,专骗我们这些外乡人的钱;或者把我们骗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麻醉我们,割走我们的人体器官卖钱;总而一句话,很恐怖。因此,我们不敢上前搭理他们,生怕被骗。南城的路面在这个时节实在是太烫了,完全可以把我们这两个外乡人融化。
大包小包的行李,弄的我们就像两个从异乡过来的乞丐一样。其实,我们此时就是乞丐,在向这个城市乞讨,乞求它们的收留。这完全和我当时,能够考入省首府的大学高兴心情不同。(我们这个家族读大学的人只有一,两个,所以能进入南城读大学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此时的我有点沮丧了,有点失望,更多的是无助。
不管怎样,该走的路还是要走,该去的地方还是要去。小姑父,在哪焦急的吸着香烟。不得已我只能打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来求援。在通知书里,查找有关能联系上这所大学的方式。还好文件里有一个大学入学求助电话,我向我考的那所大学的新生接待人员打了电话。
“你好!我是南城信息大学的新生何明,我现在在南城洛阳路,请您告诉我该怎么走!”救命的声音已经发出去了,渴望的眼神眺望着南城的四周。
在一声“小学弟,我也没听过这个地方!你问一下周围的人,201路公交车的站台在哪?坐201路车就可以直到我们大学!”简单的回答。小姑父静静的等着答案。
我还想问具体点,但对方已经把电话挂断了,可能是要接新生,大学那边比较忙吧!毕竟是开学的日子,这么多新生都等着帮忙。
没办法,我们还是得向他人求助。不过,世上的好心人,还是挺多的。这里的人没有哪些在珠三角打工回来的亲戚朋友说的那么恐怖。也可能是这里毕竟是省首府,一个省教育的中心。而不是工业城市的原因吧。在我和小姑父的不停问路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去往大学201路公交车的站台。离我们下车的地方不远。竟然让我们找了近一个多小时,真的是惭愧到家了。但在公交车上时,我们还是遇到了一点小尴尬。我们既然不知道要投币,我们一直认为会有一个漂亮的售票阿姨来收钱,像老家一样。我们可真成了南城唯一的两个乡巴佬,也是最后的两个乡巴佬。现在什么都智能化,简单化!只剩下了我们这群乡下人。还过着原始的生活。
在经过几站后,公交车广播播报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终于到了我所考大学的那站,我们下了车,还好大学就在旁边,一眼就能看到,百米左右的距离,在我们下车的路口位置,往里面走点。走到大学门口时,我还碰到了我小学时的两个同学王瑜和邓凯琳,还有他们的父亲。他们此时已经报完了名,正在忙别的,我们一起寒暄了几句。从他们的口中我知道了他们所在的系和我所在的系不同,自然专业也不同。王瑜是计算机系软件班的;邓凯琳电子系电路班的;而我是现代系房产专业。但我还是挺开心的,毕竟在这异国他乡从此有了伴,有了倾诉的对象。和他们寒暄之后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时间已经不早了。我此时什么入学手续都没办,只得告迟,去忙我们自己的活了,随便留了下我这两位老同学的新电话号码!
在进入学院不久,就碰到了一个来帮忙的学姐,他们是学校专门接新生的同学。学姐长的很漂亮,是我们系学生会的,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也是我之后的榜样。在这个学姐的友好帮助下,很快我们就把入学所有的事都办好了!学校规定学生家长不能住学校。幸好,小姑父刚才和我同学的家长们互留了下电话,和他们住在一起,我很放心。
我在找到我的宿舍后,寝室已经来了几个同学,可是他们都不在寝室。我也没管那么多。忙了一天,有点儿累,我把从学姐那边买来的生活用品放好,铺完床,忙完这一切之后,和大家一起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后。回到寝室,开始安静的享受着自己美梦。可能是自己太累了吧,一倒入床上,我就呼呼大睡起来。
这是我到南城的第一天,也是我成长的第一天。青春期真真开始的一天。何明叙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