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修真群像文(五)(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快穿之改写命运》最新章节。
“呜哇——”孟蓁蓁刚从外面跑回来,就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孟良连忙把孩子抱怀里给他顺气,他是知道的,家里两个孩子从小就懂事,日子太苦没有享过多少福,这好端端突然哭起来了,必定是有事的。
孟灼华跟在妹妹身后进来,小姑娘这会儿也在努力憋泪,吸气呼气,鼻头红红地想把眼泪水憋回去,看到家里的大人就没忍住,吧嗒吧嗒掉小珍珠。
比起哭得说不出话来的孟蓁蓁,小灼华好歹还能说话,委屈吧啦地给家长说了遇到的事情。
原来,这浔阳府城城东燕子巷里有个小霸王,家里开了一家酒楼,自生下来起就是呼奴使婢、千娇百宠,燕子巷的大小孩子更是无一不敢听从他的命令,谁不跟他好,他就不跟谁玩,可谓是在这小小的街头巷尾“一手遮天”。
这小霸王时不时就要从那些一起玩的女孩子里挑一个做新娘,乃至于会让他家里人去把看上的“新娘子”买下来,那些女孩子后面如何他就不管了,女孩子家里要是爱孩子的还会等他过了这个劲再退钱把孩子抱回家,那等不爱孩子的,过个一年两年,家里的女儿都不知道上哪去了!
而他新看上的新娘子,就是才搬来没几天的孟蓁蓁。
“这巷子里难道就没有人可以治治那家人吗?”孟良和孔知文一边拿手帕给孩子擦眼泪,一边给她们拍背顺气,孟良心里一气,就问道。
还真没有,燕子巷里的百姓虽然不是什么穷苦人家,却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开了酒楼的小霸王家里就是这附近最有钱的人家,听说小霸王的姑姑还是知府的小妾,本朝又不禁人口买卖,如何管得了他们?
只是他们虽然行事霸道,孟灼华和孟蓁蓁姐妹俩也不是什么娇弱的小白花,如何就哭成这样呢?事情还要从孟家刚租下这间小院说起。
浔阳府地价贵,但是世间许多事不平,平民百姓家里住地价贱的住所要三五个孙辈住一间屋,富贵人家一间屋子都雕梁画栋,子孙却能一人住一个小院。
孟家租住的院子就是城里一户有钱人家在燕子巷的宅院,只租给读书人家,租期不定,不足一月就要付一个月的租金,足足一两银子,但是内里布置清雅,用的木料砖石都极好,据说售卖要千两银子,这样的一进院可以说是极贵的。
孟灼华听街上林账房的小女儿说,小霸王一家跟曾经在这个院子租住了十年的李举人一家闹过不愉快。
那会儿李举人还是李秀才,一家子热热闹闹高高兴兴搬到府城,结果一来就被那家故意打骂,只为宅院主人不愿降价出售给那一家,他们没法对更有钱的人家出手,却偷偷在这边动手脚,还在大门上私自加了一把锁,被李秀才告到了官衙,连带得酒楼都关门一个月。
两家你来我往动了真格,也算结下仇怨,那会小霸王还没出生,酒楼一家原本相看好的儿媳得知他家如此霸道,干脆退亲另嫁,生下的儿子比小霸王大了好几岁,三年前测出来三灵根同仙人走了。
那小霸王自出生起就和李举人家的几个孩子不合,他家又只有这一个孩子,幸亏李举人家的孩子自幼多半拘在家里读书识字,少有在外玩闹的时间,即使如此,李家搬走之前也搅合得酒楼家里鸡犬不宁,小霸王还因为摔到烧火棍上留下了颈侧黑印,无形中断了科举之路。
小霸王五岁时李举人一家搬去了京城,此后这座小院又来来往往五六户读书人家,一直到一个月前胡秀才一家才搬走,每户人家或多或少都会因此跟他们家起了冲突,更何况两边的院墙里头都是酒楼他们家的三进院子,对面才是旁的邻居,这怎么可能不吵起来呢?
这里头的恩恩怨怨,以至于小霸王下意识就喜欢盯着这院子里住的人家欺负,要不是读书人家和小院主人家都不好对付,都要被他给欺负死了!
相比之下,才来没几天的孟蓁蓁姐妹俩第一天就因为长得漂亮被看上——孟家过去是地主,男女老少都容貌不俗,孔家是县上的富户,家里的孩子最少都读过三百千,容貌也最次是秀丽,两家生出来的闺女即使过了三年乡野生活,看上去依旧皮肤白嫩,长相可爱,只是一双小手略微粗糙,因为年纪小很容易便能养回来,这样的容貌下自然小霸王一眼就瞧中了孟蓁蓁当新娘子。
这段时间孟良和孔知文想要弥补两个孩子的童年,自然不要她们做什么家务活,时常出去玩,那小霸王过家家酒又绝不会放人去玩别的,大人因为时间太短还没摸清没有动手,孩子之间的争斗简直触目惊心,辱骂殴打,还有得知姐妹俩丧父丧母跟着叔叔舅舅过活后骂她们没爹没娘的,比大人之间的不合更明显。
其他家的孩子大多数没有主动欺辱,因为家里长辈教育他们不要招惹读书人家,但是嘴上骂骂算是招惹吗?
再加上孟蓁蓁和孟灼华两个姑娘硬气,不愿意做小霸王的“新娘子”,遭到的各种恶作剧,这些实打实的拳脚要不是她们在乡下长大,很难躲开,仅仅五日就已经让两个姑娘受不了了。
这背后的渊源如此复杂,孟良听了都觉得此地不是久留之地,“如此恶习难改,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孩她舅,咱们得考虑考虑,不能再在这里住了。”好在租期只有十天,接下来的五天里,他准备做些反击。
趁着天还没黑,孟良让孔知文在家陪着两个姑娘,怕她们独自在家不安全,还把磨刀石找出来,让她舅把菜刀磨一磨,免得用的时候不痛快。
随即他就去城中的书店买了一支新笔,又花了比山阳县贵两倍的价格,买到两刀纸,他回来时正好遇上那帮孩子在巷尾堵着路,没有明着跟这帮孩子计较,而是故意在巷子外的集市上逗留了一会,有人问起他就说燕子巷的孩子们拉帮结派,党而不群,一把年纪的人了,总不能嚷嚷着要一帮孩子们让路吧?
多说几句,就自然而然地引到燕子巷是否宜居的问题上,连连感叹:主人家善待书生,院子文雅得体,但读书人在此住不长久,并不是院子不好,而是这个地方不适合读书人居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