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非遗(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云自无心水自闲》最新章节。
接下来,他们去参观古建筑,倒是没叫上水月这个向导一起。
一方面是因为水月还要上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水月公感觉自己有些多余,不好意思赚这个黑心钱,就婉拒了。
不过在乔回国前,水月带他逛了一圈青云村。
青云村虽然不是什么富裕的村子,而且之前因为交通不便利,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发展,村子剩下大部分中老年人以种植为主。
但它依然是一个依山傍江的美丽古村落。
村里,除了富丽堂皇的庙宇和祖祠外,还有很多座皇宫起风格的古建筑。
这些建筑都融合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与地域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红砖文化区”风貌,建筑形式以“皇宫起”官式大厝为核心,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青云村里最具代表性“皇宫起”建筑就是云厝。
它是典型的轴线对称与合院结构,以中轴线对称布局为主,纵深三落,横向扩展护厝,形成“五间张”等格局。
主体建筑由下落(前厅)、顶落(正厅)、后落(后堂)组成,两侧配以护厝(厢房),形成围合式院落。
院落中央设天井(深井),既保证采光通风,又象征“四水归堂”的聚财寓意。
典型特征:“光厅暗屋”——正厅宽敞明亮,用于祭祀、会客;
两侧大房较暗,作居住之用,体现礼制与实用结合。
建筑前设石埕广场,用于晾晒谷物或举办仪式,后厝依山傍水,注重风水选址,如“坐北朝南、枕山面水”以顺应自然。护厝内设厨房、储藏室等辅助空间,满足大家族聚居需求。
红砖白石与出砖入石墙体以红砖砌筑,墙基与勒脚采用白色花岗岩,形成“红砖白石”的鲜明对比。
独特的“出砖入石”工艺将砖石混砌,砖缝如线,石面为点,形成韵律美感,兼具抗震与防盗功能。
承重结构为穿斗式木构架,屋顶采用硬山式或悬山顶,屋脊两端高翘如燕尾,称“燕尾脊”,象征飞燕归巢,寓意家族兴旺。脊身饰以剪瓷雕,用彩瓷碎片拼贴龙凤、花卉等立体图案,色彩绚丽。
门廊、窗棂、柱础则是青石浮雕,题材涵盖花鸟、戏曲人物、吉祥文字。木雕有梁枋、斗拱、屏风透雕细腻,贴金箔显华贵。砖雕有墙面嵌万字纹、古钱纹等拼花砖,红砖烟熏形成的“烟炙纹”增添纹理层次。
红砖象征喜庆吉祥,白石代表纯净,青石寓意稳固,蓝绿色剪粘装饰呼应海洋文化。檐下“水车堵”以泥塑彩绘山水人物,门楣悬“天地灯”祈福。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月一介绍起云厝,就变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她对云厝是发自内心的钟爱。
小的时候,还不懂得这些古建筑的精美和内涵,只觉得稀松平常。
直到后来有一天,下雨,头家坐在顶落厅里,看着天井的四水归堂景色,问她看到眼前这情景,想到什么。
当时她一脸茫然,她只看到下雨,只想着上下学不方便,其他什么都不想不到。
头家笑了,趁着闲暇跟她介绍起云厝的一砖一瓦,一进一落,屋前院后,每一处设计的精妙之处以及用料之巧。
没有了解前,只觉得习以为常。
真正走进它,了解它后,水月愈发喜欢上云厝。
只不过头家还没介绍完云厝,就走了。
不过她一直记着头家跟她说过,
“云厝如果只是一座建筑,它装修得再精美,造价再昂贵,也不过是个空壳而已。
它只有成为一个家,成为传承,历经百年,见证几代人的起起落落,才能体现出它的底蕴和内涵。
我不是没想过将它改名为程厝,以后就是我程家的祖宅,一直传承下去。
以后我的孙子曾孙子不再姓云,而是跟我姓程,将我们程家发扬光大。
但现在再回想起来,不管它叫云厝,还是程厝,它都能将我们都送走,依然屹立在这,
看着我们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
真正的价值不是它叫什么,而是它承载着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