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摄影术(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最新章节。
“红颜易逝,孩子成长迅速;唯有留下照片,才能抓住此刻美好”,类似这般的说辞与套路,都被她们想得出来。
被蓝营的这几位女子念叨了数日之后,忙碌一整天的司马枫来到文艺团看望岳艳娥。
然而,司马枫才刚走进门,手里的热毛巾都尚未放下,那位岳大美女便提及摄影拍照之事。
她在司马枫耳边不断催促,让他赶紧想法子解决。
为了达成目的,岳艳娥不惜换上一套崭新的小裙子,卖力地表演了一番。
*
话说科曼带来的摄影师,采用的还是一次成像的干式摄影。
这种摄影采用的是镜头直接底板上成像的办法。
要制作这种底板,先要制造蛋白涂层。
蛋白层的成分是蛋白(就普通的鸡蛋白)、氯化铵或食盐、纯净水和28%醋酸。
这些化学品混合后在静置一周以上,据说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把蛋白层涂在事先准备好的纯棉轻质纸上,第一步就算是完成了。
而第二步就是在蛋白层上覆盖硝酸银涂层。
这一层必要的成分是硝酸银和纯净水,而加入重铬酸钾用以控制反差。
硝酸银覆膜之后,硝酸银和蛋白涂层中的氯化铵或氯化钠反应,就产生了氯化银。
使用的时候,由于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底板上硝酸银分解出银,从而在相纸上产生出影像。
在暗室内取出底板,用定影液进行处理后,一幅照片就形成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蛋白相纸属于印相纸,因此不需要显影的过程,在曝光印相的过程中就完成银粒的还原,得到影像。
蛋白相纸法摄影,是第一种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摄影技术。
如今所能见到的19世纪照片,大多数都是蛋白相片。
这种工艺在1860-1890年达到高峰,20世纪以后逐渐被淘汰。
在高峰期,欧洲最大的德勒斯登蛋清相纸制造厂,为了制作相纸每天要消耗鸡蛋6万枚。
实际上有玻璃工厂、光学仪器车间、制镜车间这些工厂以及数百能够熟练制作望远镜、炮镜这些精密光学仪器的工匠,研制简易的照相机对司马枫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
同时还多个有机无机实验室这些基础条件,米其云管辖的化工研究所也具备研究照相技术的条件。
当然所有科技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是有这些基础条件,还有科曼带来的设备和材料做参考,化工研究所那边也是折腾了一年两年才捣鼓出个湿法拍照的底板。
而这段时间,科曼也往返了渝州和西洋好几趟。
于是乎,不断参考西方的技术,加上自己不断的琢磨,渝州的摄影技术很快发展了起来。
现如今,渝州城内外已经出现了几家照相馆,而摄影术也开始延展往军用、工业等方向发展。
这些初步的应用,也让司马枫对摄影术重视起来;一段时间冷静下来,他也想到军事摄影,测绘制图,甚至将来的X光检查都是在摄影的技术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早就有了制作火棉和赛璐璐的经验,司马枫让米其云下来的实验室,开始捣鼓起了摄影用的胶卷。